390 likes | 563 Views
轴对称图形复习 (1). -----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 轴对称全章分4个部分.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3.三角形的对称性. 4.梯形的对称性. 一 . 三角形 , 梯形的对称性. 1. 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 等腰三角形 ,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对称性 :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 角 : 等腰三角形的 2 底角相等 ;. 3. 边 : 等腰三角形的 2 腰相等 ;.
E N D
轴对称图形复习(1)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
轴对称全章分4个部分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3.三角形的对称性 4.梯形的对称性
一.三角形,梯形的对称性 1.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 角:等腰三角形的2底角相等; 3. 边:等腰三角形的2腰相等; 4. 三线合一:底边上高,底边上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角:等角对等边; 2. 边: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二线合一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不可当定理使用) 4.对称性: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不可当定理使用)
四.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条对称轴. 2. 角:3角相等,都等于60度; 3. 边:3边相等; 4. 三线合一:每边上高,这边上中线,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五.等边三角形的判定(4种) 1. 边:3边相等的三角形是へ; 2. 角:3角相等的三角形是へ; 3. 角:2角为60度的三角形是へ; 4. 边与角: 1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へ;
六.梯形的判定(2种) 1. 定义法: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へ; 2. 补充: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へ;
七.等腰梯形的性质(4方面) 1. 边:两腰相等,两底平行; 2. 角: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 同一腰上的两个角互补;对角也互补; 3. 对称性: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1条对称轴; 4. 对角线: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八.等腰梯形的判定(2方面) 1. 边: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 角: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角: 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补充,了解) 4. 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补充,了解)
九.辅助线 E F 平移一腰 延长两腰 平移对角线 作梯形的高 平移底
十: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大题不可用)十: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大题不可用) A D. B C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遇到30度角或60度时,一定要添加斜边上的中线.
B O A C 十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13,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英才月考题 A.26B.35 C.27或35 D.26或27或35
第15题 A D B E C 第17题 第16题 2.如图,梯形ABCD中,若DC∥AB,AD=BC=16,∠A=600,BD⊥AD,那么DC=.英才月考题
D A C B 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8,BC=15,∠B=60°, 则AD=.
A D C B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AD=3,BD⊥CD (1) 求∠DBC的度数;(2)求B C的长.
A D B C G 5.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 ∠DBC=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D,折痕为EF,若AD=2,BC=3,求BE的长. 连DE, 正DE垂直BC; 作AG垂直BC F E
A D F B C E 5/.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 ∠DBC=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D,折痕为EF,若AD=2,BC=3,求BE的长.
D A E F C B 6.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C⊥BD,AD+BC=10,DE⊥BC于E,求梯形的高.
A B C D 6/. 在梯形ABCD中,AB∥DC,AD=BC,AB=1,DC=5,AC⊥BD,求梯形的面积. E F
7.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B+ ∠C=90°,请说明EF=(BC-AD). G H
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7cm,且底边长与一腰长的差是3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 . 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的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底边长为cm.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和21cm两部分,则其底边长为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和21cm两部分,则其底边长为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底边的一半,则它的顶角为__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6°,则它的顶角是°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6°,则它的顶角是° 6.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46°,则它的顶角是°
A 2 1 C B D (第2题) 7.如图,在△ABC中,AB=AC=BD,其中D为BC边上的点,则∠1与∠2的大小关系是( ) A.∠1=2∠2 B.2∠1+∠2=180° C.∠1+3∠2 =180° D.3∠1-∠2=180°
8.下列说法:(1)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腰一定大于其腰上的高;(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16,那么它的周长是32或40.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A F E 9.如图,在△ABC中,CF⊥AB,BE⊥AC,M为BC的中点,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B C M
10.如图,在ABC中,AB=AC=10,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已知BEC的周长是16,则ABC的周长为.10.如图,在ABC中,AB=AC=10,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已知BEC的周长是16,则ABC的周长为. 第16题 第17题
能力提升 A B C 11.在△ABC中,AB=AC,∠BAC=1080 , 点D在BC上,且△ABD是等腰三角形, 求∠ADB的度数. D D
A B C E D 能力提升 12.如图,△ABC中,AB=AC,AD=AE. 求证:BE=CD. F
A P′ P C B 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ABC内部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ˊ重合,如果AP=3,求PPˊ的长.
A F E C B D 12.如图,BE、CF是△ABC的高,D是BC的中点,请你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A E F P C B M D 13.如图,在等边△ABC中,P为△ABC内任意一点,PD⊥BC于D,PE⊥AC于E,PF⊥AB于F,AM⊥BC于M,试猜想AM、PD、PE、PF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教学反思 ●我会了… ●我对了… ●还有… …
预习指南 轴对称全章复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