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08 Views
第五章 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第一节 分级存储器系统. 第二节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第三节 虚拟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第四节 高速缓冲存储器. 分级存储器系统. 第一节 分级存储器系统. 微机大都采用 分级结构 来组织存储器系统,如图所示。存储器从内到外分为四级: 内部寄存器组 、 高速缓冲存储器 、 内存储器 和 外存储器 。 它们在存取速度上逐级递减,在存储容量上逐级递增。. 内部寄存器组 : 对其读写速度最快,可减少微处理器访问外部的次数,但数量不可能很多。. 高速缓冲存储器 : 用于装载当前程序和数据,使微处理器能以最高的速度工作。.
E N D
第五章 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第一节 分级存储器系统 第二节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第三节 虚拟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第四节 高速缓冲存储器
分级存储器系统 第一节 分级存储器系统 微机大都采用分级结构来组织存储器系统,如图所示。存储器从内到外分为四级:内部寄存器组、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它们在存取速度上逐级递减,在存储容量上逐级递增。
内部寄存器组:对其读写速度最快,可减少微处理器访问外部的次数,但数量不可能很多。 高速缓冲存储器:用于装载当前程序和数据,使微处理器能以最高的速度工作。 内存储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都放在其中。 外存:如软盘、硬盘、光盘等,其存取速度比内存要慢得多。
第二节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一、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 了解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实质上是了解它有哪些信号线,以及这些信号线与总线的连接方法。 1、EPROM 的接口特性 典型的EPROM芯片有Intel公司的2716、2732、2764、27128、27256、27512等。
2、E2PROM的接口特性 E2PROM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在线进行以字节为单位的读写。 典型E2PROM产品有Intel公司的2816、2817和2816A、2817A、2864A等。
3、SRAM的接口特性 典型的SRAM芯片产品有2128、6116、6132、6232、6164、6264、3264、7164、61256、71256、5C 256、64C512、74512。
4、DRAM的接口特性(组合随机存取存储器IRAM IRAM是将刷新逻辑电路和DRAM集成在一起,具有动态RAM集成度,又不要刷新)
二、内存储器的设计 内存储器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三项工作:存储器结构的确定,存储器芯片的选择,存储器的连接。 1、存储器结构的确定 存储器结构的确定,主要指采用单存储体结构还是多存储体结构。 ●数据宽度为8位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的微处理器,其存储器只需用单体结构。 ●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的微处理器,一般需用两个8位存储体。 ●对于80486等32位微处理器,一般使用4个由字节组成的存储体。 2、存储器芯片的片选控制 根据对高位地址总线的译码方式,有线选法、局部译码法和全译码法三种片选方法。
3、存储器连接 存储器连接通常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系统实际装机存储容量,确定存储器在整个存储空间 中的位置。 (2)选择合适的存储芯片。 (3)根据地址分配图或表及选用的译码器件,画出相应的地址 位图,以此确定“片选”和片内单元选择的地址线,进而画 出片选译码电路。 (4)画出存储器总线的连接图。
(1)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000----07FFH 2K (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800----0FFFH 2K 共4K字节容量
例2:使用6264设计16k*16的存储器 6264为8k*8的SRAM
(1、2)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000----1FFFH 8K*16 (3、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0----3FFFH 8K*16 共16K字容量
例3:现有EPROM27128(16k X 8)若干,构成64kX8存储模块,需要几片?若要求地址范围为50000H_5FFFFH,请画出连接示意图
第三节 虚拟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一、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虚拟存储器由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组成,辅存作为主存的扩充。虚拟存储器的速度接近于主存,而价格接近于辅存,因此性能价格比较高。 1、地址空间及地址 虚拟存储器中有3种地址空间及对应的3种地址。 ●虚拟地址空间又称为虚存地址空间,是程序员用来编写程序的地址空间,与此相对应的地址称为虚地址或逻辑地址; ●主存地址空间又称为实存地址空间,是存储运行程序和数据的空间,其相应的地址称为主存地址或实地址或物理地址; ●辅存地址空间也就是磁盘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用来存放暂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空间,相应的地址称为辅存地址或磁盘地址。 2、工作原理
(1)80486有三种工作方式:实模式(实地址方式),保护模式(保护虚地址方式),虚拟8086方式,三种方式可以互相转换(1)80486有三种工作方式:实模式(实地址方式),保护模式(保护虚地址方式),虚拟8086方式,三种方式可以互相转换 (2)实模式下,段寄存器存放的是段基址,由该段基址×16再与偏移地址相加得到物理地址 (3)保护模式下,段寄存器存放的是段选择符,段基址存放在描述符表中,由段选择符(D15-D3)得到索引号去查描述符表得到段基址 描述符表分为全局表(GDT)和局部表(LDT),由D2选择,D1D0表示访问权限 查出的段基址与偏移量直接相加得到物理地址 全局表(GDT)和局部表(LDT)在内存中的位置由GDTR和LDTR决定.
说明:80286保护模式,段描述符48位:24位段基址,16位段边 界,8位访问权限 80486保护模式,段描述符64位:32位段基址,20位段边 界,12位属性
某段选择符为: 0000 0000 0100 0000 13位描述符索引值优先级:0 该描述符在GDT表中 目标描述符位置=描述符表基地址+索引值x 8 =描述符表基地址+08H x 8 =描述符表基地址+40H 即:所查找的描述符在GDT表中,从000040H开始的8个单元中。 若在保护模式下,DS寄存器内容为0040H,则哪一个全局描述符表项会被访问? DS=0040H
80486保护方式下中断/异常处理程序进入过程 乘8是因为每个IDT占用8字节
线性地址的生成 二、80486的段式存储器 1、地址映像与变换
段描述符格式 2、段描述符与段描述符表 段描述符格式 段描述符:在段式存储器中,一个程序的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描述符,用来描述模块的基本状况,其内容包括基址(32)、界限(20)和访问控制(12)等,共64位。
段描述符表 段描述符表:一个程序全部模块的段描述符集合构成的表。 段描述符表分全局段描述符表(Global Descriptor Table,GDT)和局部段描述符表(Local Descriptor Table,LDT)。 GDT和LDT在主存中的位置由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GDTR)和局部描述符表寄存器(LDTR)决定。 选择符 在保护模式下,段寄存器中的内容也称为选择符。选择符不直接确定存储器地址,而是选择(指向)一个段描述符。 三、80486的段页式存储器 80486的分段功能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分页功能将线性地址转换为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 段式存储器的模块性能好,但主存利用率不高,辅存管理比较困难; 页式存储器的主存利用率高且辅存管理容易,但模块化性能差; 段页式存储器对多用户系统非常有用,逻辑结构特别清楚。
第四节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位于CPU与主存之间的一种存储器,容量比主存储器小,但速度比主存快。 cache中的内容是主存某一部分存储内容的副本,而这一部分是CPU当前正在使用的指令和数据。 采用cache 减轻了主存速度比CPU速度慢而产生的瓶颈问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 一、cache的工作原理 cache地址与主存地址:cache和主存分成容量大小相同的块,其地址由块号和块内地址组成。 cache的工作过程(p151) cache的物理位置(p152)
二、地址映像 cache的地址映像:cache的容量远远小于主存,一个cache块要对应多个主存块,按某种规则把主存块装入cache中,称为cache的地址映像。 ●全相联映像: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可装入cache中的任意块位置称为全相联映像。
二、地址映像 cache的地址映像:cache的容量远远小于主存,一个cache块要对应多个主存块,按某种规则把主存块装入cache中,称为cache的地址映像。 ●直接映像:主存中每一块只能装入到cache中唯一的特定块位置的方法称为直接映像。
二、地址映像 cache的地址映像:cache的容量远远小于主存,一个cache块要对应多个主存块,按某种规则把主存块装入cache中,称为cache的地址映像。 ● N路组联映像:在直接映像中只有一个cache(或称一路cache),如果把cache增加到N路,且在主存的区与cache的路之间实行全相联映像,在块之间实行直接映像,这就是N路组联映像。 cache的地址变换:主存块装入cache后,还需要把主存地址变换为对应的cache地址,即cache的地址变换。 Cache地址变换只涉及全相联映像和组联映像 有多种替换算法,最主要的有FIFO方法
三、80486微处理器的片内cache 片内cache的结构:80486微处理器的片内cache既可以存放指令代码,又可以存放数据,采用4路组联结构。 片内cache的一致性问题:当CPU向cache写入数据时,主存的内容跟不上相应的变化,就造成了不一致。 ●写回法:在CPU进行写操作时,只把数据写入cache,仅当需要把已被写过数据的cache块替换出去时,才把该块送回主存,再调入新块。 ●写直达法:利用微处理器与主存中的直接通路,在向cache写入数据时,把数据同时写入主存,这样,在进行块替换时,cache块就不必写回主存了。 80486微处理器的片内cache采用写直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