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92 Views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一 .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 超标拓展未有必要,内容提前容易混乱,一步到位违背规律”.
E N D
以研促教 有效教学 ――南京二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 一.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二.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研究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的形为发生在课堂,研究的结果也落实在课堂。
自己反复研读教材 ——参阅教参的思考方法 ——倾听主备者的发言 ——认真参与集体讨论 ——完成自己书面教案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
(1)对数学概念和原理是否能准确理解; (2)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3)对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中存在的困难是否有深入分析; (4)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留有“再创造”的空间; (5)技能训练、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是否有效。
“函数的定义”点评 课题:函数的定义。 开课时间:2008年9月19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 地点:南京市第29中学科报厅。 参加听课人员:鼓楼区全体高一数学老师,区教研室闻建华主任。 情境设置上,主要地是考虑学生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背景。因为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定义,那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给出的定义。但是在定义中已经明确了“单值对应”的本质属性,所以属于欧拉式的古典定义。而且初中也学习了三中具体的函数,即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 高一数学备课组 执 笔 人:孙 四 周
《数学归纳法》教学心得 徐 旭 2008-8-29 传统的数学归纳法教学,常常是先说明不完全归纳法的可误性,再举些多米诺骨牌游戏之类的例子作引子,然后就直接“抛”出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接着通过大量的例子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只是死记了数学归纳法步骤,机械地套用,尽管教师反复讲解,结果学生还是觉得方法出来得突然,不能深刻理解数学归纳法中蕴涵着的数学递推证明思想.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问题,但他不懂为什么这样能行.
数学教学常规 学生学习规范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听课。 2.养成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记住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学会基本的数学方法。 …… 教师教学规范 专业水平 1.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胜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2…… 教学规范 备课
复习课教案样式 §12向量的概念及运算(4号黑体) 双基复习、课前预习讲评 (5号宋体,体现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典型例题精析 题型一 向量的线性运算 如图:OADB是以向量 题型二 向量平行与垂直 2. 题型三 数量积 3. 4. 三.巩固练习 1. 四.作业 (5号宋体)
试卷讲评课教案样式 高三数学练习讲评01 (4号黑体) 典型错误分析 (周一,周三练习中典型错误分析,最好总结出几点,5号宋体) 重点知识、方法再现 例1 (两个例题,5 号宋体) 例2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三.反馈练习 (大约6小2 大,5号宋体)
高三数学五十天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备课组 2008.04.10 一.做好信息研究,力求有的放矢 …… 二.做好专题复习,争取有所突破 ……
高三数学备课组三十天计划 2008-5-6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回顾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 编写说明:按照实用、方便的原则,按江苏《考试说明》76个考点逐一列出本考点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方法和典型问题,供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回归基础时参考.每个考点后的A、B、C为考试能级要求. 1.集合及其表示(A) …...
校内听课反馈 表一(授课人自评) 授课人 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 ___________ 课题 教学内容 _____修____第_____页到第_____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讲评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设计思想 教后感 自我评价 自身功底和专业素养 A □ B □ C □ 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 A □ B □ C □ 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 A □ B □ C □ 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A □ B □ C □
校内听课反馈 表二(听课人评价) 听课人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 授课班级 _____ 授课人 ________ 课题 教学内容 _____修____第_____页到第_____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讲评 亮点 存在问题 意见和建议 综合评价 自身功底和专业素养 A □ B □ C □ 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 A □ B □ C □ 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 A □ B □ C □ 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A □ B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