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王文权. 作者简介. 现代散文大家 ——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 被授予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等. 内容简介. 《 文化苦旅 》 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bro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文化苦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化苦旅 王文权

  2. 作者简介 现代散文大家——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 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等

  3. 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4. 苦旅 • 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 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 • 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道士塔 阳关雪 白发苏州 江南小镇 风雨天一阁 青云谱随想

  5. 道士塔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6. 阳关雪 •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7. 白发苏州 • 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

  8. 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悄,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9. 江南小镇 • 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 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又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10. 风雨天一阁 • 但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 • 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

  11. 天一阁变迁 • 公元1808年,阁内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 • 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 • 后又经历许多变故后,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 •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12. 青云谱随想 • 这原是座道士院。主持者当然是个道士,但原先他却做过10多年和尚,做和尚之前他还年轻,是堂堂明朝王室的后裔。不管他的外在身份如何变化,历史留下了他的一个最根本的身份:17世纪晚期中国的杰出画家。

  13. 朱耷 • 又叫八大山人 • 朱耷常把“八大山人”这个署名连写成“哭之”、“笑之”字样 • 怪异晦涩中隐含着痛苦

  14. 小记 • 此外,本书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 • 作者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人,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15. 目录 •   白发苏州 • 江南小镇 •   寂寞天柱山 •   风雨天一阁 •   西湖梦 •   狼山脚下 • 上海人 •   五城记 •   牌坊 •   庙宇 •   夜航船 •   吴江船 •   信客 •   酒公墓 •   老屋窗口 •   废墟 •   夜雨诗意 •   笔墨祭 •   藏书忧 •   腊梅 •   家住龙华 • 三十年的重 量 •   漂泊者们 •   华语情结 •   这里真安静 • 后记 •  自序 • 道士塔 •  莫高窟 •  阳关雪 •  沙原隐泉 •  柳侯祠 •  白莲洞 •  都江堰 •  三峡 •  洞庭一角 •  庐山 •  贵池傩 •  青云谱随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