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9 Views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可行选择 —— 问题串. “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 ” 研究成果. 余杭高级中学 吴寅静. wuyinjing@163.com. 教学设计的内容:. ( 1 )教什么:.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等。. ( 2 )怎么教:. 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把握等。. ( 3 )教的怎么样:. 课堂教学目标检测、教学评价等。. 一、什么是数学问题串. 二、如何设计数学问题串. 1 .问题串设计的依据. 2 .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三、如何用好问题串. 四、用问题串进行教学的不足之处.
E N D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可行选择 ——问题串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研究成果 余杭高级中学 吴寅静 wuyinjing@163.com
教学设计的内容: (1)教什么: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等。 (2)怎么教: 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把握等。 (3)教的怎么样: 课堂教学目标检测、教学评价等。
一、什么是数学问题串 二、如何设计数学问题串 1.问题串设计的依据 2.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三、如何用好问题串 四、用问题串进行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什么是数学问题串 • 什么是数学问题 • 什么是数学问题串 • 问题串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如果把一个数学问题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中至少有一个要素是学生还不知道的。数学问题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障碍性;二是可接受性。 数学问题串指的是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一般3个以上)问题。
问题串在教学中的作用 • 达成教学目标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过程是知识的构建过程,这个过程最佳方案是让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构建,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知识 基础的不完善,许多的知识障碍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如果教师直接对这个概念进行讲解,那就无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欲望,成为被动的接受,对概念的建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你还记得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吗?”陶维林
二、如何设计数学问题串 1.问题串设计的依据 • 教学目标的定位 • 教学的重、难点 • 围绕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的达成 问题3 问题2 问题1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必修3 第三章:(整数值)随机数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值)随机数及伪随机数的概念; (2)会用信息技术工具产生(整数值)随机数; (3)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法),能针对 具体的随机事件建立概率模型,并通过随机模拟方法估计 概率,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1)引入随机数的概念; (2)学会用计算器产生伪随机数; (3)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构造概率模型、进行模拟试验、 得出估计值)。
问题串1 学生已有的基础: 学生曾用随机数表进行过随机抽样,但对什么是随机数、随机数(表)怎么产生的没有体会。 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值)随机数及伪随机数的概念;
问题串1: 在一个盒子中装有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但分别标有0,1,2,3,4,5,6,7,8,9的十个球。 (1)从盒子中随机摸一个球,球上所标的数字是什么? 体会随机数的概念。 (2)从盒子中随机摸10次球,出现球上所标的数字为3的次数大约 是多少?如果摸1000次,出现数字为3的次数大约是多少? 复习古典概型,体会频率估计概率的意义。 (3)如果通过试验的方法,要估计出现数字3的概率,你会怎样做? 体会用计算器(机) 产生伪随机数的意义。
问题串2 学生已有的基础: 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常规的操作,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计算器 产生随机数很陌生。 教学目标: (2)会用信息技术工具产生(整数值)随机数;
(2)如果计算器屏幕上出现 ,然后反复按 , 你估计会出现什么范围内的数? = Ran#×9 问题串2: (1)利用计算器你会产生整数值随机数0,1吗? 介绍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3)如果要产生2001~2009的整数值随机数,又该怎么办? (4)任意给定两个整数a,b,如何用计算器产生a~b之间取整数 值的随机数呢? 熟悉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为模拟试验作铺垫。
问题串3 学生已有的基础: 学生基本没有随机模拟的体验和认识,对于建立什么样 的概率模型来进行模拟,通过哪些步骤来进行模拟试验都没 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目标: (3)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法),能针对具体的随机事件建立概率模型,并通过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概率,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
(3)种植某种树苗的成活率为 ,若种植这种树苗2颗,你能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近似求恰好成活1棵的概率吗? 问题串3: (1)现在你能设计一个利用计算器模拟刚才摸球的试验吗? 初步体验随机模拟方法。 (2)种植某种树苗的成活率为50%,若种植这种树苗2颗,你能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近似求恰好成活1棵的概率吗? 逐步形成随机模拟的步骤和方法。 (4)天气预报说,在今后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大概是多少? (5)你认为随机模拟有什么好处吗? 学会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 难点: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作为一次试验出现;建立概率模型。 问题串的目的: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体现概率的思想
1.问题串设计的依据 • 教学目标的定位 • 教学的重、难点 • 围绕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
2.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必修1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函数零点的概念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必修1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了解零点的 概念。 2、通过方程的根、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 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 思想。 3、正确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了解图象连续不断的 意义及作用;知道定理只是函数存在零点的一个充分条件; 了解函数零点可能不止一个。 4、能利用函数图象和性质判断某些函数的零点个数。
问题串4: 问题串5: 问题串设计原则1:要体现问题的驱动性。
气温/℃ 问题串7: 8 问题1:如图是某地0~12时的气温变化图,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图形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这段时间内, 是否一定有某时刻的气温为0℃?为什么?(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O 时间/h 12 -4 问题2:……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问题串6: 问题1:如图是某地0~12时的气温变化图,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请将图形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这段时间内,是否一定有某时 刻的气温为0℃?为什么?(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问题2:函数存在零点的关键是什么?
气温/℃ 气温/℃ 气温/℃ 气温/℃ 气温/℃ 8 8 8 8 8 图2 图1 图3 O O O O O 时间/h 时间/h 时间/h 时间/h 时间/h 12 12 12 12 12 -4 -4 -4 -4 -4 图4 图5 问题串7: 问题1:如图是某地0~12时的气温变化图,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图形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这段时间内, 是否一定有某时刻的气温为0℃?为什么?(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气温/℃ 8 O 时间/h 12 -4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问题串6: 问题1:如图是某地0~12时的气温变化图,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请将图形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这段时间内,是否一定有某时 刻的气温为0℃?为什么?(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问题2:函数存在零点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串7: 问题1:如图是某地0~12时的气温变化图,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图形补充成完整的函数图象。这段时间内, 是否一定有某时刻的气温为0℃?为什么?(假设气温是连续变化的) 问题串设计原则2: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3:有位同学画了个图,认为这个 “定理”不成立,你的看法呢? O 问题串8: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串设计原则3:要有层次性,体现内在逻辑。
必修4 1.2.1 任意角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 三角函数;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 来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知道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 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 集合)的对应关系,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 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3、在借助单位圆认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过程中,体会数 形结合的思想,并利用这一思想解决有关定义应用的问题。
必修4 1.2.1 任意角三角函数 问题串9:
学生出现的障碍: 1、学生在理解用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时 出现障碍,学生已经习惯直观地用有关边长的比值来表示锐角 三角函数。 2、学生在理解将终边上任意一点取在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这一 特殊位置上存在障碍。 3、学生在将单位圆定义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定义任意角的三角 函数时,还会出现障碍。
核心概念: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概念 上位概念: 符合函数定义 先行组织者: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核心概念: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坐标化 单位化 下位概念: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下位概念: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α的度数=40.6927 P:(1.84,1.59) y xp=1.84 yp=1.59 P O x T 问题串10: 问题1:随着角α的大小变化,有没有什么量跟着变化?
问题串9: 问题串10: 函数的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核心概念:函数的概念 问题串设计原则4:体现核心概念和概念的核心
2.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 体现问题的驱动性 •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 要有层次性,体现内在的逻辑 • 体现核心概念和概念的核心
三、如何用好问题串 • 关注提问的时间。 • 重视提问的技巧。 •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有预估。 • 要有提炼、概括、引申、发展的过程。
四、问题串教学的缺陷 • 过于线性 • 对于生成的把握要求高 • 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难以平衡
如有偏颇之处,请及时指出! 谢谢! wuyin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