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3.1 切线速度及其变化率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3.1 切线速度及其变化率.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 1. 理解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物理意义 . 2. 掌握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 3. 会用导数的定义判断函数在一点是否可导 . 重点与难点: 导数与连续的关系 . 用导数的定义判断函数在 一点是否可导,尤其是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 . 课时: 2 学时. 一、引例. 1. 切线问题. 割线的极限位置 —— 切线位置. 切线 MT 的斜率为.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3.1 切线速度及其变化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3.1 切线速度及其变化率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理解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物理意义. 2.掌握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3.会用导数的定义判断函数在一点是否可导. 重点与难点:导数与连续的关系.用导数的定义判断函数在 一点是否可导,尤其是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 课时:2学时

  2. 一、引例 1.切线问题 割线的极限位置——切线位置

  3. 切线MT的斜率为 如图 如果割线MN绕点M旋转而趋向极限位置MT,直线MT就称为曲线C在点M处的切线. 极限位置即 设 割线MN的斜率为

  4. 2.瞬时速度 假设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 是时刻 物体相对于原点的位移(有向距离). 描述运动的函数称为物体的位置函数 . 在从 到时间 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5. 我们定义 时刻的速度(或瞬时速度) 为平均速 度的极限

  6. 二、导数的定义 定义1

  7. 即 若极限不存在,则称 在 不可导. 其它形式

  8. 1.左导数: 2.右导数: ★ 定义2

  9. 定义3

  10. 关于导数的说明: 注意:

  11. 例1 解 即

  12. 例2 解 即

  13. 作业:1、4、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