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692 Views
跨國策略:豐田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案例. 指導老師: 簡俊成 翁瑞謙 49770049 葉文銓 49770908 陳協本 49790916 郭乃文 6A070002. 豐田進入中國市場. 合資企業數: 10 投資金額: 13.7 億美元 年生產數量: 260,000 輛 員工人數: 3,755 人 (2004) 2000 年 6 月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開始有合作關係。 2004 年 9 月與廣州汽車集團共同設立一家合資公司。. 豐田合資公司.
E N D
跨國策略:豐田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案例 指導老師:簡俊成 翁瑞謙 49770049 葉文銓 49770908 陳協本 49790916 郭乃文 6A070002
豐田進入中國市場 • 合資企業數:10 • 投資金額:13.7億美元 • 年生產數量:260,000輛 • 員工人數:3,755人 (2004) • 2000年6月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開始有合作關係。 • 2004年9月與廣州汽車集團共同設立一家合資公司。
豐田合資公司 • 日本豐田汽車對中國市場的經營並沒有如其他的競爭對手般的早,早期豐田集中在北京與長江三角洲,原因在於對市場不敢貿然輕舉妄動。2002年,豐田收購了大發公司,使得有了研發的技術在手,致使得以發揮所長。 • 天津豐津汽車傳動部件有限公司(TFAP)成立於1995年12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90%、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5.3%、天津市汽車底盤部件總廠4.7%。 • 天津一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TFTE)成立於1996年5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50%、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50%。
天津津豐汽車底盤部件有限公司(TJAC)成立於1997年7月,資金:10,400萬人民幣,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0%、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5.8%、天津市汽車底盤部件總廠44.2%。天津津豐汽車底盤部件有限公司(TJAC)成立於1997年7月,資金:10,400萬人民幣,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0%、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5.8%、天津市汽車底盤部件總廠44.2%。 • 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SFTM) 成立於1998年11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45%、豐田通商株式會社5%、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50%。 • 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6月,資金: 4億美元,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40%、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0%、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20%、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30%。
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FTMS)成立於2003年9月,資金:2500萬美元,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2%、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25%、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5%、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38%。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FTMS)成立於2003年9月,資金:2500萬美元,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2%、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25%、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5%、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38%。 • 一汽豐田(長春)發動機有限公司(FTCE)成立於2004年3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50%、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50%。 • 豐田一汽(天津)模具有限公司(TFTD)成立於2004年3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90%、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10%。
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GTMC)成立於2004年9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0.5%、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9.5%、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GTMC)成立於2004年9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30.5%、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9.5%、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 • 廣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GTE)成立於2004年2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57.6%、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2.4%、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 • 長春豐越公司 (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SFTM)成立於2005年7月,出資比例:豐田汽車公司45%、豐田通商株式會社5%、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50%。
日本豐田對大陸市場的佈局,是採取與大陸國營企業的「第一汽車」合作生產,經銷與售後服務體系建置全部由豐田的中國公司負責,採取徵選擇優方式授權經銷。日本豐田對大陸市場的佈局,是採取與大陸國營企業的「第一汽車」合作生產,經銷與售後服務體系建置全部由豐田的中國公司負責,採取徵選擇優方式授權經銷。 • 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FTMS),該公司直接負責豐田品牌國產車的銷售、售後服務和市場管理。主管豐田與一汽合資合作項目的三個工廠生產的各款車型的銷售及售後服務。
豐田獨資公司 • 天津豐田汽車鍛造部件有限公司(TTFC)成立於1997年2月。 • 豐田汽車技術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TCC)成立於1998年2月。 •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TMCI)成立於2001年7月。 • 豐田汽車倉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TPCS)成立於2001年12 月。
豐田汽車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TTRS-SH) 成立於 2003年12月。豐田汽車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TTRS-SH) 成立於 2003年12月。 • 豐田汽車技術研究交流(廣州)有限公司(TTRS-GZ)成立於2004年1月。 • 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TMFCN)成立於2005年1月。
2012年豐田正投資6.89億美元建設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ToyotaMotorEngineering&Manufacturing(China)Co.,Ltd.)。2012年豐田正投資6.89億美元建設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ToyotaMotorEngineering&Manufacturing(China)Co.,Ltd.)。 • 該中心位於江蘇,從去年開始動工,預計明年建造完成,投入運營。 • 《日本經濟新聞》稱,豐田計劃將最新設備用於TMEC研發中心,將其打造為重要的大型研發基地,逐步推進研發本地化。
豐田在中國概況 • 日本豐田汽車的進入模式與其他大廠相比,是比較特殊的。「低調進入」一直是日資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特徵之一。 • 豐田汽車專注於控制成本、保持高品質、庫存管理是豐田的優勢所在。所以在進入中國市場也格外謹慎,豐田進入模式一開始是僅用出口,所有在中國境內的產品都是由海外直接進口至中國銷售,其次是採用授權、合資零部件廠的方式進入,並非如其他的競爭對手般是以整車廠進入。
當所有的條件具備、佈局也差不多完整時,直接與市場佔有率高的一汽合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透過合資50%,致使豐田在中國市場的認同度很高,和一汽達成全面的合作使豐田可以在中國市場如魚得水。當所有的條件具備、佈局也差不多完整時,直接與市場佔有率高的一汽合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透過合資50%,致使豐田在中國市場的認同度很高,和一汽達成全面的合作使豐田可以在中國市場如魚得水。 • 豐田在中國的策略導向是: • 建成轎車生產基地。 • 加快與一汽實施其他合資合作項目。 • 保持四川豐田高檔中型客車定位。 • 按照豐田標準建設銷售網路。 • 統一使用豐田品牌,進而能奪得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豐田生產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成立於1937年8月,由在日本有發明大王之稱的豐田佐吉(曾發明自動織布機等80多項專利)及豐田喜一郎父子所創辦,創立時的資本額為1200萬日幣,當時的設備投資,約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的八分之一。經過將近七十年的努力,到了2004年,其獲利達到110億美元,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獲利的總和,並於2008年超越通用,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 • 精實生產模式是源自美國學者研究豐田生產方式後所訂立的名稱
精實生產模式的理論架構 資料來源:Toyota way (Jeffrey K Liker, 2004)
長期的理念(philosophy) • 精實生產企業非常重視長期的理念,從顧客及創造社會價值出發,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而改變長遠的策略。 • 基於此一理念,管理決策也是以長期理念為基礎的,即使為了維護長期理念而造成短期的財務成果受到影響,也不會改變既定的決策。
建立正確的流程(process) • 精實生產模式是一種流程導向的思考模式,認為有正確的流程才能產生期望的結果,精實生產企業對此深信並且奉行。 • 流程建立在低成本、高彈性、高品質與高安全性的基礎上,並且從經驗中不斷的改善、可以讓流程更卓越。
發展員工與事業夥伴 • 精實生產企業始終將員工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招募與訓練認同企業理念的人員,並且栽培這些人成為各階層的領導者,再由這些領導者教導其它員工,逐漸的讓整個企業的人員思想一致、認同企業理念與目標。 • 從尋找好的合作夥伴開始,就以長期互利、互惠的方式隨時協助事業夥伴以共同成長,提升改善的意識與改善的能力。
從根本解決問題 • 精實生產的最高境界是學習型組織,整個組織上上下下,持續學習、辨識問題的根源、深入分析、省思,以預防問題的再發生。 • 在豐田,持續解決根本問題的重點與工具為:現地現物、大野圓圈與五個為什麼。
豐田生產方式理論框架 • 理論框架包含「一個目標」、「兩大支柱」和「一大基礎」。 • 「一個目標」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生產,最大限度地使顧客滿意。 • 「兩大支柱」是準時化(JIT, Just in time)與人員自主化。 • 「一大基礎」是指改善(Improvement)。改善是豐田生產方式的基礎。
改善(improvement) • 持續改善是TPS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改善就沒有TPS。 • 從局部到整體的改善。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永遠存在著改進與提高的餘地。在工作、操作方法、質量,生產結構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 消除一切浪費。不能提高附加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產過剩、庫存、等待、搬運、加工中的某些活動,複雜的動作,不良的返工等)都是浪費,都應通過全員行為不斷加以消除。 • 連續改善。這也是當今世界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以消除浪費和改進提高的思想為依托,對生產與管理中的問題,採用由易到難的原則,不斷地改善、鞏固、改善、提高,以求長期的結果,獲得預期成效。
豐田生產方式的四大規則 • 蘊涵在豐田生產方式之中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可以用四條基本規則來概括: • 所有工作的內容、次序、時間和結果都必須明確規定。 • 每一種客戶-供應商關係都必須是直接的,發送要求和得到回應的方式必須明確無誤,非“是”即“否”。 • 每一種產品和服務的流轉路線都必須簡單而直接。 • 所有的改進都必須在技術的指導下,按照科學的方法,在儘可能低的組織層面上進行。
推廣和應用豐田生產方式的思考 • 豐田生產方式是當今國際上最為成功的集約型管理模式之一,歐美各國紛紛對該生產方式進行了研究和推廣,並已取得顯著成效。 • 推行豐田生產方式,最高管理層一定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一定要給予系統持續的、有力的、與可見的支持。 • 推行豐田生產方式的基本原則就是杜絕一切形式的浪費。因此,「無浪費」就成了豐田生產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核心。 • 豐田生產方式不滿足於生產系統的正常和平穩,相反,它總是試圖打破已有的正常和平穩,而進入到更高水平的運行狀態。
推行豐田生產方式,必須尊重人性,調動人的積極性。推行豐田生產方式,必須尊重人性,調動人的積極性。 • 豐田生產方式嚴格地要求其承包協作企業準時地、頻繁地交送其所需要的零部件,所以公司本身沒有多餘的庫存,因而不需要倉庫投資,也不用花保管費用。 • 設備的快速裝換和調整被日本視為提高工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實現準時化生產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技術支持。
參考資料 • 王巨集亮、黃志剛(2007),「豐田生產方式的特點及其應用分析、物流技術與應用」。 • 石滋宜,「豐田式生產管理的9項關鍵原則」。 • 「破譯豐田生產體系的DNA」,《哈佛商業評論》。 • 楊柳(2005),《豐田汽車攻略》,242,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 JeffreyK.Liker, “Toyota Culture: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Toyota way”,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7) • Jeffrey K.L, “The Toyota Way:14 Management principles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manufacture”,McGraw-Hill Company. (2004) •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http://www.toyota.com.cn/index.html
報告完畢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