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58 Views
學校教學與博物館資源. 教師利用博物館系列研習 主講人:謝文和 博士 2011.12.8. 假如教室像電影院. 假如學校像博物館. 博物館是什麼?. 博物館是奇怪的邊緣地帶. Harrison :「論及教育,他們並非學校;論及研究,它們並非大學;論及價值,它們並非商店或銀行;論及治療,它們並非醫院;論及休閒娛樂,它們並非遊樂場。如果博物館有意做到,博物館可以提供各類群體各類需求。 」 Harrison, 1967. 博物館 的定義.
E N D
學校教學與博物館資源 教師利用博物館系列研習 主講人:謝文和 博士 2011.12.8
假如教室像電影院 假如學校像博物館
博物館是奇怪的邊緣地帶 Harrison :「論及教育,他們並非學校;論及研究,它們並非大學;論及價值,它們並非商店或銀行;論及治療,它們並非醫院;論及休閒娛樂,它們並非遊樂場。如果博物館有意做到,博物館可以提供各類群體各類需求。 」 Harrison, 1967
博物館的定義 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係一個非營利的常設機構,為服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而為大眾開放,為研究、教育與娛樂目的,從事收藏、維護、研究、傳播,並展覽有關人類及其環境之具體證物」。
從展品中學習-物件學習 ( object-based learning ) 訊息的全貌與深度 量體 真實性 價值
博物館展覽存在特有的本質 展覽有其特定目的 以「實物」呈現給觀眾 展覽是三度空間的創作
Bruner的表徵系統學習理論 符號型式( symbolic mode ) 圖像型式( iconic mode ) 動作型式( enactive mode )
學習者的記憶多寡與其學習及參與方式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學習者的記憶多寡與其學習及參與方式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說過並做過90% 說過 70% 聽到並看到50% 聽過 20% 閱讀 10%
博物館之自由選擇學習環境( free-choice learning ) 自我導向 非直線的( nonlinear ) 個人動機的
博物館環境提供的要素 好奇心 自信心 興趣 愉悅與好玩 體驗 溝通
博物館疲勞現象( museum fatigue ) 30min 駐足展覽品通常少於30秒 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參觀的前30分鐘 博物館疲勞現象會產生在開始參觀後30分鐘
能從標示牌找答案就是好問題? • 為什麼恐龍滅絕? • 恐龍什麼時期滅絕? • 牠們多久之前存在於地球? • 牠們體積有多大? • 最大的恐龍是那一種? • 比較一下現在的人類與恐龍的體積? • 牠們是如何形成的? • 牠們是如何生殖下一代的? • 牠們主要住在地球的那一個地方? • 牠們的生命有多久? • 牠們吃什麼東西? • 牠們的牙齒有多大? • 牠們還活在地球上嗎? • 牠們是怎樣演變的? • 牠們有多少種類? • 在那時還有那些其他的物種? • 牠們有多少種顏色? • 牠們聰明嗎? • 牠們的聲音像什麼?我們怎麼知道是那樣? • 牠們的行動的速度有多快或多慢? • 火山爆發與牠們的滅絕有關嗎? • 牠們要睡覺嗎? • 如果牠們要睡覺,牠們是怎麼睡的? • 我們怎麼知道恐龍是真實的? • 恐龍是爬行動物嗎? • 鱷魚是恐龍嗎? • 恐龍會飛嗎? • 恐龍善良嗎? • 恐龍會從鼻子噴火嗎? • 有沒有曾經發現一隻完整的恐龍骨架呢?
從物件學習,不只是認識物件learning from objects, not learning about objects.
物件教學活動的規劃 環繞精采物件 主動探索勝於被動聆聽 鼓勵接觸物件 適當運用問題或提示 營造學習情境 小組分享互動
博物館與多元智慧的發展 身體-動覺智慧 語言智慧 人際智慧 邏輯-數學智慧 內省智慧 空間智慧 自然觀察者智能 音樂智能
博物館的教育活動 導覽服務 知性之旅 諮詢服務 示範表演 影片欣賞 視聽欣賞 主題展示 出版品 劇場節目 虛擬博物館 線上課程 • 座談會 • 探索活動 • 動手做 • 比賽活動 •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 研習課程與研習營 • 博物館之友聯誼活動
輔助學校的教育活動 展示參觀活動單 學校教育推廣 教學資源手冊 學生實習 到校服務 教師專業發展 教具教材製作開發 教育人員座談會 教具教材外借服務
社會服務的教育活動 巡迴演示與 巡迴展 節慶及假日 特別活動 關懷社會 公益活動
博物館資源與學校課程 單一領域課程 跨領域課程
博物館尋寶的工具學習單(活動單)的運用 博物館現成的活動單或手冊 • 組合類似或相關單元的現成活動單 • 配合特展使用現成的相關活動單 • 現成活動單,添加自行設計的參觀教學活動 • 結合活動單與參觀機構提供的學習活動 • 利用研習營手冊配合活動單 • 改編現成的活動單或參觀手冊
學習單(活動單)的運用 自行設計的活動單或參觀手冊 • 單一的活動單使用 • 自行設計的活動單與參觀機構的活動單合併使用 • 常態性的活動單結合特展活動單使用 • 搭配連續性的活動單使用 • 完全按自行設計的主題學習手冊使用
學習單(活動單)的設計原則 鼓勵體驗與培養觀察力為主 選擇適合的主題 用題組發展一個概念 避免一次含太多概念 避免有迷思概念 掌握展品最有特色的學習資源
進階討論 • 如何區別史前與歷史? • 火對史前人來說為什麼很重要? 〔C〕長濱文化 • 以下是長濱文化人說的話,有三個地方他故意說錯了,你能找出來嗎? 我是一個長濱文化人,我和我的家人(1)喜歡住在茅草屋中,我們(2)用魚叉捕魚來吃,(3)烤魚的滋味真是不錯呢!不過有時我們也會(4)用陶罐煮魚湯來喝,我們也會(4)採一些野果野菜來吃。我們的(5)石器是用敲製的方式製成,有了石器當做工具,我們今年(6)耕種的稻米一定可以豐收。 答案:、、
〔C〕古臺北湖的人與生活 • 如果你搭時光機回到圓山文化人的時代,圓山文化人可能會招待你吃什麼呢? □山豬 □雞肉 □米飯 □雞蛋 □魚 □咖啡 □貝類 □芋頭 □羊肉 □牛肉 □山羌 □玉米 □牛奶 □鹿肉 □蘋果 • 看一下這個「圓山貝塚」,在這個貝塚裡你發現了什麼? □手機 □陶片 □鐵罐 □獸骨 □塑膠袋 □石器 □玻璃杯 □貝殼 • 請你找一件「有肩石斧」,將它畫下來 進階討論 • 史前人吃什麼東西以及如何取得食物,與那些因素有關?取得食物方式的改變會對史前人的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 如果貝塚是史前人的垃圾堆,為什麼貝塚裡以貝殼的數量最多,而其他的東西較少? • 繩紋的經常出現說明了史前人製造及使用繩子是很普遍的事,如果再進一步推理你會想到什麼?
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合作的可能性 就教育目的而言 就教育人員而言 就教育對象而言 就課程與方法而言
博物館與學校關係之型態 • 孤立封閉型 • 夥伴關係型 • 供應消費型 • 附屬關係型 • 博物館學校型
博物館與學校成為教育夥伴的合作事項 教育活動的合作計畫 館校人員的在職訓練計畫 建教合作計畫 共同拓展觀眾與學生來源
博物館與學校成為教育夥伴的合作原則 • 遵守法規 • 權責分明 • 溝通共識 • 平等互惠 • 相互尊重 • 資源共享 • 共同參與
博物館像是一座土地公廟 在地化 有求必應 富有生命力 熱情洋溢 多采多姿 資源豐富
享受博物館3e + E experience Enjoy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教師利用博物館資源教學研習座談題綱 1. 學校校外教學參觀博物館實施現況。 2. 學校教學利用博物館之可能性。 3. 學校教師利用博物館資源自編教材之現況。 4. 教師利用博物館資源指導學生之現況。 5. 博物館可以協助學校那些事? 6. 師資培育之職前教育與在職進修,修習博物館 利用教育課程之情形。 7. 未來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校與博物館合作共同發展課之可行性。 8.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