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63 Views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公開考試與校本評核 建議諮詢.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主要內容. 試題設定原則 試卷設計構想 樣本試題剖析 評卷安排 校本評核. 試題設定原則. 參考目前通識及綜合人文等科的性質和形式 反映本科特質,例如議題探究 、 解難、批判性和多角度思維等 切合不同考生能力 試題深淺並設 貫串某些主題 、 單元或學習範疇 著重知識和共通能力的運用 評分等級反映考生能力. 考評對通識科 內容知識 的要求. 內容知識是重要的,因為同學由此可有效地:. 明白議題的本質、其複雜性和相關事項 提出以事實為基礎的論據 運用恰當例子來說明
E N D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公開考試與校本評核 建議諮詢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主要內容 • 試題設定原則 • 試卷設計構想 • 樣本試題剖析 • 評卷安排 • 校本評核
試題設定原則 • 參考目前通識及綜合人文等科的性質和形式 • 反映本科特質,例如議題探究、解難、批判性和多角度思維等 • 切合不同考生能力 • 試題深淺並設 • 貫串某些主題、單元或學習範疇 • 著重知識和共通能力的運用 • 評分等級反映考生能力
考評對通識科內容知識的要求 內容知識是重要的,因為同學由此可有效地: • 明白議題的本質、其複雜性和相關事項 • 提出以事實為基礎的論據 • 運用恰當例子來說明 • 探討與其它議題的關係 • 針對問題,作出分析或建議等
考評對通識科能力的要求 • 辨識(立場……) • 比較(觀點……) • 解釋(現象……) • 描述(情況……) • 申論(看法……) • 選擇(方案……) • 建立(論據……) • 認知(限制……) • 體會(感受……) • 評估(影響……) • ……
試卷設計構想 卷一:資料回應題(40%) • 以議題作切入點 • 配合不同類型的資料 • 題目難度切合不同考生的能力 • 運用所學知識來探究議題或解難等 • 思考題目所列出的資料來回答問題 • 著重共通能力的發揮
試卷設計構想 (續) 卷二:論述題―延伸回應(30%) • 為資料回應題的延續 • 分為「短答題」和「長題目」兩部分 • 短答題:提供簡單答案,考生對課程內容須有所掌握 • 長題目:提供空間,運用所學,作較深入的分析 • 進一步將知識和共通能力糅合並加以發揮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一 以下是一個虛構 的個案: 資料內容分點排列 資料互有關連 ,須作綜合分析
選取和綜合某些資料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一 (續) 四個分題 • 就以上資料,指出可能導致小雯與父母關係欠佳的其中兩個原因,並加以說明。 (8 分) • 就以上資料,指出小雯在交友方面可能面對的其中一個問題,並加以說明。(6 分) • 以上資料反映小雯有甚麼自我管理的能力?試提出其中一項,並加以說明。(6分) • 假如你是學校社工,試設計一個有助於小雯和她的父母改善關係的活動,並加以說明。(5分) 從另一角度探討問題 角色扮演,有發揮空間,但須就所問回答 單元一的三個主題
以數據為資料,顯示變化,蘊含某些問題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二 細閱以下有關內地人口和居民人均年收入的資料: 兩組資料互有關連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5。
閱讀和處理數據,例如選取並指出有關數據的變化閱讀和處理數據,例如選取並指出有關數據的變化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 二 (續) 指出轉變,繼而提出原因,顯出設問的層次 • 根據表一,農村和城鎮人口在上述期間有甚麼轉變?(4分) • 試提出一個原因,說明你在(a)題指出農村和城鎮人口兩者為何有此轉變。(6分) • 根據表二,比較農村和城鎮人均年收入在上述期間的轉變。(6分) • 假如國內農村和城鎮的人口和人均年收入按以上趨勢發展,內地農村和城鎮的發展差距將會引致甚麼社會問題?試指出其中一個問題,並加以說明。 (9分) 綜合和運用數據,分析與某方面 (發展差距) 的關係 單元三的主題一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三 細閱以下有關今年在長洲舉行的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的資料: 註:以上資料取材自香港政府新聞網,2005。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healthandcommunity/050426/features/html/050426tc05003.htm)
資料回應題:樣本試題三 (續) 供考生選擇 • (a) 參考以上資料,解釋停辦了廿六年的長洲搶包山比賽為甚麼仍然獲得不少長洲居民以至本港居民支持復辦。試從以下其中一方面加以說明﹕身分認同 或 商業價值 (7分) • 試以這次搶包山比賽為例,說明科技怎樣幫助保留和發展傳統習俗。(6分) • 假如你到外國做交換生,解釋你如何讓同學認識以下其中一個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或 農曆新年 (5分) • 試指出全球化對本土文化的一個影響,並加以說明。 (7分) 跨單元,多角度探討問題 單元二(主題四) 、單元三(主題二)和單元四
論述題―延伸回應:樣本試題 甲組:短答題 「農藥可控制害蟲對農作物的破壞。」 (a) 指出過量使用農藥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的兩種情況。(6分) (e) 列舉一個支持及一個反對「有機耕種」的理由。(6分) 評估考生對課程內容的了解,要求簡單的答案 延伸問題 提供填寫答案的地方,顯示所需答案的長度
論述題―延伸回應:樣本試題(續) 要求從不同角度探討,較全面地看問題 • 乙組:長題目 • 「外表能影響青少年建立個人自信。」 • 指出影響青少年建立個人自信的另外兩個因素,並加以說明。(10分) • 討論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在建立個人自信的影響。(15分) 延伸問題 正面和負面影響亦可申論
試題評改建議安排 • 製訂個別試題的評分準則表 • 以不同層級列出能力要求 • 分數多寡反映試題的難度 • 評分準則表在設題時一併製訂
試題評改 (續) 目前通識科通用的評分準則表
試題評改 (續) 評分等級表建議樣本 能力表現與所得分數
試題評改 (續) 評卷安排 • 專業老師參與 • 專業討論和共識 • 樣本試題試改 • 多次核卷 • 每位閱卷員只批改一條題目 • 雙閱卷員制:每條題目由兩位閱卷員批改 • 重改機制
校本評核建議 • 獨立專題探究(20 %) • 評核範圍包括探究的過程與成果 • 形式和安排有待稍後製訂和諮詢 • 課堂表現(10 %) • 多元化的持續評估 • 建議活動,例如:討論報告、辯論演辭、短文章、編寫流程圖、課堂習作和學校測驗等
校本評核(續) 獨立專題探究 • 考評局與老師協作 • 依賴老師的專業能力和判斷 • 主要工作(例如訂定題目、研究方法、討論和口頭匯報等)在課堂內進行(90個小時) • 「歷程檔案」記錄進展,為評分一部分 • 獨立專題探究報告接受文字以外的方式作表達,例如:聲音或影像 • 提供指引、評分準則、研討會和培訓課程 • 利益申報機制 • 採用統計方法調分 • 倘校本評核分數與公開考試分數相差甚大,考評局會作個別跟進和調查
你的回應 歡迎同工對試題樣本提供寶貴意見,你的意見可電郵至: ls-exam@hkedcity.net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