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内蒙古民族大学 赵文海

尿糖、尿酮体检查. 内蒙古民族大学 赵文海. 一、尿糖检查 尿糖 : 健康人排出量 <2.8 mmol/24h. 出现糖尿的3个因素及形成机制 : 1 、血糖浓度 : A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G 可全部滤过,当滤过液糖浓度超过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时,未被吸收的糖,就出现在尿液中形成尿糖。 2 、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 肾糖阈: 3.9 - 6.2mmol/L ,超过 8.88mmol/L 时,出现糖尿。

brillia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内蒙古民族大学 赵文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尿糖、尿酮体检查 内蒙古民族大学赵文海

  2. 一、尿糖检查尿糖:健康人排出量 <2.8 mmol/24h • 出现糖尿的3个因素及形成机制: • 1、血糖浓度:A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G可全部滤过,当滤过液糖浓度超过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时,未被吸收的糖,就出现在尿液中形成尿糖。 • 2、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肾糖阈:3.9-6.2mmol/L,超过8.88mmol/L时,出现糖尿。 • 3、肾血流量:正常成人安静时约1200ml/min血液流经双侧肾,其中约94%的血液供肾皮质层,尿糖多少也取决于肾血流量.

  3. 1.尿液葡萄糖测定方法 • 糖还原实验:葡萄糖含有醛基在热碱性环境中可将Cu2+还原为低价的氧化亚铜。

  4. 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 葡萄糖+H2O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醛酸+H2O2 H2O2 +色原剂 过氧化物酶 有色物质 (常用的色源剂有邻联甲苯胺、碘化钾、氨基比林)

  5. 邻甲苯胺法: (O-TB法): • 葡萄糖与邻甲苯胺在强酸溶液中加热,葡萄糖的醛基与邻甲苯胺缩合形成葡萄糖基胺,后者脱水生成席夫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化合物,在630nm有吸收峰。 德国科宝十一项尿液分析仪

  6. 方法学评价: • 1、班氏法:属于非特异性试验。 • 2、试带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目视比色和自动化分析 • 薄层层析法:操作繁杂、费时,成本高,多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 • 质量控制: • 1、班氏法:试验前要检查试剂的质量。 • 2、试带法(1)避免假阳性:尿标本容器残留强氧化物质(漂白粉、次亚氯酸、低比密尿) (1)避免假阴性:酮体、Vic、阿司匹林;使用氟化钠保存尿液;标本久置,G分解等。 •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0.56-5.0mmol/24h.

  7. 尿糖测定结果分析: • 氧化酶试纸法阴性,班氏试剂(还原)实验法阳性 试纸质量问题 葡萄糖以外的其他还原糖 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还原性物质 存在少量葡萄糖伴有高浓度的还原物质 • 氧化酶试纸法阳性,还原实验法阴性 尿液标本被过氧化物或者次氯酸盐污染

  8. 2.尿液其他糖的检验方法 • 果糖:果糖与溶于强酸的间苯二酚溶液加热后显红色反应。 • 半乳糖:与硝酸共热,可被氧化为白色的粘酸 结晶。 • 粘多糖:甲苯胺蓝法、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实验。 • 戊糖:戊糖与盐酸共沸后生成糠醛,再与二羟基甲苯 作用形成绿色化合物。

  9. 3.尿液糖的纸层析法 在层析法中有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可做相对流动。当样品中各种糖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即反复发生吸附、脱附、解析或其他亲和作用,由于各种糖在上述性能上的差异而产生移动速度的差异,而相互分离。 Rf=溶质斑点中心与起始点距离:溶剂前沿与起始点距离

  10. 4.尿糖检查的临床意义 摄食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 神经精神性糖尿 妊娠性糖尿 葡萄糖尿 真性糖尿 病理性糖尿 糖尿 胰岛外性糖尿 半乳糖尿 果糖尿 非葡萄糖尿 戊糖尿 其他糖尿

  11. 二、尿液酮体检查 酮体: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 丙酮(CH3COCH3) 乙酰乙酸(CH3COCH2COOH) β -羟丁酸(CH3CH(OH)CH2COOH) 24小时排泄量: 丙酮<3mg;乙酰乙酸<9mg; β -羟丁酸<5mg

  12. 1.尿液酮体检查方法 • 1、试带法: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 2、湿化法: • Rothera改良法: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 • 尿中丙酮和乙酰乙酸在碱性溶液中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注意事项:1.标本新鲜;2.该法对乙酰乙酸的灵敏度最高, β -羟丁酸不反应。 • Gerhardt法:尿中乙酰乙酸的检测 • 试验原理: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与氯化高铁作用形成赭红色(酒红色)乙酰乙酸铁化合物。 • 片剂法: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13. Gerhardt法:尿中乙酰乙酸的检测: • 试验原理: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与氯化高铁作用形成赭红色(酒红色)乙酰乙酸铁化合物。 • 该法对乙酰乙酸测定的敏感度为700mg/L,尿液久置后乙酰乙酸可转变为丙酮,使结果偏低。 • 尿液中的酚类、安替比林、水杨酸盐和重碳酸钠等药物可呈假阳性反应。

  14. β -羟丁酸检测: β -羟丁酸+NAD 乙酰乙酸 +NADH (烟碱辅酶腺嘌呤二核苷酸 ) 在乳酸脱氢酶抑制剂存在下,加入β -羟丁酸脱氢酶和NAD,测定340nmNADH增加的速度。 β -羟丁酸 脱氢酶 意义:β -羟丁酸的肾阈值比较高,如尿中出现较多β -羟丁酸。表明酮血症加重。

  15. 方法学评价: • 1、试带法:简单快速,尤适于床边检验。Gerhardt法:该法对丙酮测定的敏感度为:700mg/L,乙酰乙酸:100mg/L,尿液久置后乙酰乙酸可转变为丙酮,使结果偏低。不与β-羟丁酸发生反应。Multistix Acetest只对乙酰乙酸反应,敏感度为:50-100mg/L;Acetest对丙酮的灵敏度为:20-250mg/L • 2、湿化法: • Rothera改良法:该法对丙酮测定的敏感度为:100-250mg/L,乙酰乙酸:10-50mg/L • Gerhardt法:该法只对乙酰乙酸反应,灵敏度:250-700mg/L尿液久置后乙酰乙酸可转变为丙酮,使结果偏低。不与β-羟丁酸发生反应。 • 3、片剂法:可检测全血、血浆、血清、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灵敏度分别为: 50-100mg/L; 200-250mg/L

  16. 质量控制: • 细菌在体内可致乙酰乙酸丢失,室温丙酮易挥发,丢失。 • 试带法:1.标本新鲜;2.该法对乙酰乙酸的灵敏度最高, β -羟丁酸不反应。注意防止吸湿、霉变,注意有效期和使用合格厂家的产品。 • Gerhardt法:尿中乙酰乙酸的检测: • 尿液中的酚类、安替比林、水杨酸盐和重碳酸钠等药物可呈假阳性反应 • 。

  17. 2.尿液酮体检查临床意义 • 健康人尿中酮体含量甚微。 • 尿中酮体增加时,称为酮尿。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 • 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急状态、运动、寒冷刺激、饥饿、禁食、高脂肪饮食、严重的腹泻、呕吐、痢疾、肺炎、伤寒、结核、败血症等。 • 妊娠酸中毒,尿毒症时。 • 乙酰乙酸是酮尿的主要成分,且在以亚硝基铁氰化纳反应为基础的检查法中反应率最高,故尿中酮体定性即为乙酰乙酸定性。 • β -羟丁酸的肾阈值较高,如尿中出现多量β -羟丁酸,常说明酮血症加重。 • 中毒:氯仿、乙醚 、磷中毒或乙醚 麻醉时;服用双瓜类降糖药物等。

  18. 思考题: Ⅰ Ⅱ Ⅲ Ⅳ 葡萄糖(试纸法) + - - + 葡萄糖(邻甲苯胺) + + - - 葡萄糖(班氏法)+ + + -

  19. 学校靠我来发展 我靠学校来生存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20. 谢谢大家! 即将完工的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