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22 Views
诊断疾病的步骤. 搜集临床资料. 诊断疾病的步骤.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提出初步诊断. 确立及修正诊断. 搜集临床资料. 医 学 知 识. 临 床 经 验.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提出初步诊断. 确立及修正诊断. 搜集临床资料.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史 病史采集要全面系统、真实可靠,要反应出疾病的动态变化及个体特征 症状是病史的主体,但症状不是疾病,应透过症状,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正确,这样才能发现有意义的阳性和阴性体征 同时要核实并补充病史资料.
E N D
搜集临床资料 诊断疾病的步骤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提出初步诊断 确立及修正诊断
搜集临床资料 医 学 知 识 临 床 经 验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提出初步诊断 确立及修正诊断
搜集临床资料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史 病史采集要全面系统、真实可靠,要反应出疾病的动态变化及个体特征 症状是病史的主体,但症状不是疾病,应透过症状,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正确,这样才能发现有意义的阳性和阴性体征 同时要核实并补充病史资料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般在病史和体格检查基础上选择必要的相关检查 选择时要考虑:意义 时机 敏感性和特异性 安全性成本与效果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通过分析评价整理使获得的临床资料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才可作为诊断依据 分析检查结果时要注意:假阳性假阴性 误差 影响结果的因素 结果与临床资料是否相符
提出初步诊断 分析评价整理资料后结合医学知识及临床经验提出可能性疾病,通过鉴别形成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有主观臆断的成分
建立及修正诊断 初步诊断正确与否需在实践中验证 验证方法:进一步观察病情 复查一些检查项目 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 治疗中观察病情变化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的要素 临床诊断的几种思维方法 诊断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临床思维误区
临床思维的要素 临床实践: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诊疗操作 科学思维
思维方法 • 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 据发现的线索和信息寻找更多的诊断依据 • 拿病人的临床表现对照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条件 • 经验再现
应注意的问题 • 现象与本质 现象能反映本质,二者统一 • 主要与次要 主要资料与次要资料 • 局部与整体 局部病变与全身改变 • 典型与不典型 临床表现典型或不典型及不典型的因素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 先考虑常见病与多发病 • 考虑当地流行和发生的传染病与地方病 • 尽可能用一种疾病解释多种临床表现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 先考虑器质性疾病 • 先考虑可治性疾病 • 实事求是对待客观现象 • 以病人为整体,抓准重点及关键的临床现象
临床思维的误区 • 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失真 • 观察不细致,检查结果误差大 •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 其他 病情不典型,诊断条件不具备,社会原因
临床诊断的 内容和格式
诊断的内容 • 病因诊断 • 病理解剖诊断 • 病理生理诊断 •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 并发症 • 伴发疾病
临床诊断的格式 举例: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心房纤颤 心功能Ⅲ级 2. 慢性扁桃体炎 3.肠蛔虫症
诊断书写要求 • 病名要规范,书写要标准 • 选择好第一诊断 • 不要遗漏不常见疾病及其他疾病 • 疾病诊断的顺序:主要的、急性 的、原发的、本科的病在先,次要 的、慢性的、继发的他科的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