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16 Views
艾滋病防治知识. 好生镇初级中学 2011-6-9. 我国艾滋病的冰山形势. 一、艾滋病的概念 二、 艾滋病的传播 三、艾滋病的 预防措施. 一、艾滋病的概念. 1、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 HIV) 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也无有效疫苗预防,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2、什么叫艾滋病病毒? 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艾滋病病毒。它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破坏 -1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病毒分类: HIV-1 ; HIV-2 两型。我国主要为 HIV-1 型感染。. 艾滋病病毒.
E N D
艾滋病防治知识 好生镇初级中学 2011-6-9
一、艾滋病的概念 二、 艾滋病的传播 三、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一、艾滋病的概念 • 1、什么叫艾滋病? • 艾滋病(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也无有效疫苗预防,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 2、什么叫艾滋病病毒? • 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艾滋病病毒。它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1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病毒分类:HIV-1;HIV-2两型。我国主要为HIV-1型感染。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带毒者或携带 者。(表面正常,有传染性) • 4、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 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 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的分期及表现 • 急性期(窗口期)1-6月 • 无症状期(潜伏期)8~10年 • 艾滋病期(临床期)1-2年
5、什么叫“窗口期”? 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能马上检查出来(既体内查不出抗体),一般在两周至三个月后才可检查出来。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出来的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身体中已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6、HIV感染急性感染的症状(窗口期) • 50%-70%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2周到2个月出现。 • 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咽痛、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 • 通常在2-4周内自行缓解。但一般不被注意。
7、无症状期(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这段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8—10年。短的几个月就可发病,长的可达十几年都不发病。
特点:无临床症状,时间长。(传染性) 病毒每天大量产生、抵抗力逐渐下降。感染者无任何表现。
潜伏期长。感染者在较长的潜伏期内,无任何表现,继续引起配偶、子女和他人传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估计有感染者70多万,每年新增感染者20多万。)潜伏期长。感染者在较长的潜伏期内,无任何表现,继续引起配偶、子女和他人传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估计有感染者70多万,每年新增感染者20多万。)
8、艾滋病期 • 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化
主要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等。
呼吸系统:主要有反复的咳嗽、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往往伴有发热。。呼吸系统:主要有反复的咳嗽、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往往伴有发热。。 消化系统: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疼痛、困难、恶心、食欲下降、反复持续的腹泻。
神经系统:患者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的无力、活动障碍、甚至抽搐和痴呆的表现。神经系统:患者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的无力、活动障碍、甚至抽搐和痴呆的表现。 皮肤和黏膜:主要表现为口腔反复的白膜和溃疡、反复的皮疹和皮肤的瘙痒以及肿瘤、皮肤感染。 眼部:视物模糊和视力进行性下降。
艾滋病发展示意图急性感染期(窗口期) 潜伏期 发病期 (1-3月) ( 8-10年) (1-2年)注:整个病程阶段均有大量病毒存在,有传染性。
老人的儿子死于艾滋病,孙子也是 病毒携带者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1.1血液途径 • 经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主要传播途径有: • 1)、共用注射器吸毒; • 2)、采、供血传播; • 3)、输血及血液制品; • 4)、组织器官移植; • 5) 、整容、纹身、拨牙等组织损伤行为。
1.2性接触传播 1)同性性行为传播(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
2)、异性传播(男女性行为) ①夫妻间的传播: • 配偶一方感染艾滋病,另一方在双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 ②性伴侣间传播(第三者、卖淫嫖娼等)
1.3母婴传播感染病毒的怀孕妇女,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子女,造成婴儿感染。(无辜、可悲)1.3母婴传播感染病毒的怀孕妇女,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子女,造成婴儿感染。(无辜、可悲)
艾滋病传播示意图 配偶 男同 性伴 子女 吸毒者 吸毒者 女性服务人员
2、人们的易感性 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普遍(男女老少)易感,只要有感染的机会就有可能被感染。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有哪些人具有特有的抵抗力或免疫力。
3、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造成传播。 • 一般接触不传播: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 共同办公、劳动等; • 共用工具不传播:共用马桶、 电话机、办公用具、餐炊具、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 蚊虫叮咬不传播。 • 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4、HIV的抵抗力 HIV一旦离开人体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 HIV的抵抗力:干燥环境中的HIV活性在几小时。室温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C处理30分钟可使HIV失去感染性。
HIV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HIV耐碱不耐酸.在室温中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 0.1%漂白粉均能杀灭。(84消毒液) HIV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HIV对紫外线或ɤ射线不敏感。
三、预防措施(可防行为) • 加强学习宣传(培训、自学) •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体育、积极向上集体活动) • 拒绝毒品 • 安全献、用血 • 注意交往安全(陌生人密切交往) •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措施(知识与行动统一,一次性安全用品) • 自愿咨询检测(邹平县疾控中心 自愿、免费、保密原则)
宣传培训目的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身体健康 健 康 大 众 病人 高 危 人 群 不良行为 病人(毒)
总结(常识):8个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总结(常识):8个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7: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时间(3个月)后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7: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时间(3个月)后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