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艾滋病防治知识

艾滋病防治知识. 好生镇初级中学 2011-6-9. 我国艾滋病的冰山形势. 一、艾滋病的概念 二、 艾滋病的传播 三、艾滋病的 预防措施. 一、艾滋病的概念. 1、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 HIV) 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也无有效疫苗预防,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2、什么叫艾滋病病毒? 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艾滋病病毒。它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破坏 -1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病毒分类: HIV-1 ; HIV-2 两型。我国主要为 HIV-1 型感染。. 艾滋病病毒.

brillia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艾滋病防治知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好生镇初级中学 2011-6-9

  2. 我国艾滋病的冰山形势

  3. 一、艾滋病的概念 二、 艾滋病的传播 三、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4. 一、艾滋病的概念 • 1、什么叫艾滋病? • 艾滋病(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也无有效疫苗预防,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 2、什么叫艾滋病病毒? • 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艾滋病病毒。它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1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病毒分类:HIV-1;HIV-2两型。我国主要为HIV-1型感染。

  5. 艾滋病病毒

  6.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带毒者或携带 者。(表面正常,有传染性) • 4、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 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 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7. HIV感染的分期及表现 • 急性期(窗口期)1-6月 • 无症状期(潜伏期)8~10年 • 艾滋病期(临床期)1-2年

  8. 5、什么叫“窗口期”? 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能马上检查出来(既体内查不出抗体),一般在两周至三个月后才可检查出来。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出来的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身体中已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9. 6、HIV感染急性感染的症状(窗口期) • 50%-70%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2周到2个月出现。 • 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咽痛、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 • 通常在2-4周内自行缓解。但一般不被注意。

  10. 7、无症状期(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这段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8—10年。短的几个月就可发病,长的可达十几年都不发病。

  11. 艾滋病潜伏期

  12. 特点:无临床症状,时间长。(传染性) 病毒每天大量产生、抵抗力逐渐下降。感染者无任何表现。

  13. 潜伏期长。感染者在较长的潜伏期内,无任何表现,继续引起配偶、子女和他人传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估计有感染者70多万,每年新增感染者20多万。)潜伏期长。感染者在较长的潜伏期内,无任何表现,继续引起配偶、子女和他人传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估计有感染者70多万,每年新增感染者20多万。)

  14. 8、艾滋病期 • 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化

  15. 艾滋病发病期

  16. 主要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等。

  17. 呼吸系统:主要有反复的咳嗽、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往往伴有发热。。呼吸系统:主要有反复的咳嗽、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往往伴有发热。。 消化系统: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疼痛、困难、恶心、食欲下降、反复持续的腹泻。

  18. 神经系统:患者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的无力、活动障碍、甚至抽搐和痴呆的表现。神经系统:患者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的无力、活动障碍、甚至抽搐和痴呆的表现。 皮肤和黏膜:主要表现为口腔反复的白膜和溃疡、反复的皮疹和皮肤的瘙痒以及肿瘤、皮肤感染。 眼部:视物模糊和视力进行性下降。

  19. 艾滋病发展示意图急性感染期(窗口期) 潜伏期 发病期 (1-3月) ( 8-10年) (1-2年)注:整个病程阶段均有大量病毒存在,有传染性。

  20. 艾滋病垂死的患者

  21. 老人的儿子死于艾滋病,孙子也是 病毒携带者

  22. 艾滋病高发区某村村头的坟墓

  23. 二、艾滋病的传播

  24.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25. 1.1血液途径 • 经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主要传播途径有: • 1)、共用注射器吸毒; • 2)、采、供血传播; • 3)、输血及血液制品; • 4)、组织器官移植; • 5) 、整容、纹身、拨牙等组织损伤行为。

  26. 经血传播-- 共用针头静脉吸毒

  27. 静脉吸毒

  28. 1.2性接触传播 1)同性性行为传播(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

  29. 2)、异性传播(男女性行为) ①夫妻间的传播: • 配偶一方感染艾滋病,另一方在双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 ②性伴侣间传播(第三者、卖淫嫖娼等)

  30. 1.3母婴传播感染病毒的怀孕妇女,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子女,造成婴儿感染。(无辜、可悲)1.3母婴传播感染病毒的怀孕妇女,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子女,造成婴儿感染。(无辜、可悲)

  31. 艾滋病传播示意图 配偶 男同 性伴 子女 吸毒者 吸毒者 女性服务人员

  32. 2、人们的易感性 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普遍(男女老少)易感,只要有感染的机会就有可能被感染。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有哪些人具有特有的抵抗力或免疫力。

  33. 3、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造成传播。 • 一般接触不传播: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 共同办公、劳动等; • 共用工具不传播:共用马桶、 电话机、办公用具、餐炊具、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 蚊虫叮咬不传播。 • 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34. 4、HIV的抵抗力 HIV一旦离开人体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 HIV的抵抗力:干燥环境中的HIV活性在几小时。室温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C处理30分钟可使HIV失去感染性。

  35. HIV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HIV耐碱不耐酸.在室温中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 0.1%漂白粉均能杀灭。(84消毒液) HIV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HIV对紫外线或ɤ射线不敏感。

  36. 三、预防措施(可防行为) • 加强学习宣传(培训、自学) •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体育、积极向上集体活动) • 拒绝毒品 • 安全献、用血 • 注意交往安全(陌生人密切交往) •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措施(知识与行动统一,一次性安全用品) • 自愿咨询检测(邹平县疾控中心 自愿、免费、保密原则)

  37. 宣传培训目的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身体健康 健 康 大 众 病人 高 危 人 群 不良行为 病人(毒)

  38. 总结(常识):8个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总结(常识):8个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39.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7: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时间(3个月)后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7: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时间(3个月)后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出来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4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