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191 Views
兩次大戰間的美國. 兩次大戰間的美國. 推動國際聯盟成立 鼓吹裁軍和簽訂海軍條約 孤立主義 獨裁者發動侵略 支援被侵略國家 美國在這一階段對世界的影響. 推動國際聯盟成立. 一次大戰後,英法等戰勝國為彌補損失和對德國報復,訂定了嚴苛的凡爾賽和約,要求德國接受。 美國反對過度懲罰德國,主張對德寬大,並且不和德國索取賠款。 美國提出「十四點原則」,希望各國接受,作為國際事務的準則。
E N D
兩次大戰間的美國 • 推動國際聯盟成立 • 鼓吹裁軍和簽訂海軍條約 • 孤立主義 • 獨裁者發動侵略 • 支援被侵略國家 • 美國在這一階段對世界的影響
推動國際聯盟成立 • 一次大戰後,英法等戰勝國為彌補損失和對德國報復,訂定了嚴苛的凡爾賽和約,要求德國接受。 • 美國反對過度懲罰德國,主張對德寬大,並且不和德國索取賠款。 • 美國提出「十四點原則」,希望各國接受,作為國際事務的準則。 • 美國倡議成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宗旨是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 但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十四點原則」 • 十四點和平原則(英文:Fourteen Points),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於1918年1月提出,內容包括:廢止秘密外交、海洋自由航行、廢除關稅壁壘、裁減軍備、設立國際和平機構、民族自決原則、公正解決殖民地問題、允許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各民族獨立、建立一個有出海口的獨立波蘭、共同保證大小國家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 • 十四點和平原則後來成為美國在巴黎和會中的主張,其中設立國際和平機構落實成為國際聯盟。在國際關係中被視為理想主義的典範之一。
國際聯盟的創立 •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Edward Grey)被認為是第一個最先提出建立國聯的人。 •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其顧問愛德華·豪斯(Edward M. House)上校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認為可以避免戰爭,不至於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覆轍。 • 1920年1月10日,國聯第一次會議舉行,同日《凡爾賽條約》簽定,標誌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國聯第一次會員大會於1920年11月15日於日內瓦舉行。
國際聯盟的創立 • 國聯的理事會最初有四個常任會員: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之後的德國和蘇聯也一度成為常任會員,以及其他非常任會員。 • 大會中每個成員國均有代表。理事會及大會表決時需要全體贊成才可通過。成員代表並不常駐日內瓦。 • 國聯亦有參與常設國際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的事務,即是國際法院的前身。
國際聯盟的失敗 • 沒有武裝部隊 • 決議需要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 • 一些強國沒有加入: • 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努力促成了國聯的成立,美國卻從未加入國聯。1919年1月19日美國參議院拒絕接納《凡爾賽條約》,並否決加入國聯。 • 德國於一戰後1926年加入為常任會員國。由於希特勒不滿西方國家在1933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對德國軍擴之限制,所以退出國聯。 • 日本和意大利雖然均為永久會員,卻分別於1933年及1937年為了進一步實踐軍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而悍然退出。 • 蘇聯於1934年加入並在之後成為常任會員國,因入侵芬蘭而於1939年12月14日遭開除會籍。 • 無力阻止國際侵略事件,如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Abyssinia)、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繼而成立偽滿洲國。 • 缺乏常設組織,對國際事務反應緩慢。 • 重要的成員國傾向保護自己的利益。 • 英、美、法、蘇等長期對德、意、日的姑息。
孤立主義 一次大戰後,美國認為沒有需要再去參加他國的戰爭。原因可以歸納為: • 第一次大戰的慘重損失,應該可以嚇阻戰爭的再次發生。 • 各殖民帝國都有相當程度的削弱。 • 國際聯盟和裁軍公約應當能發生作用。 • 戰爭對美國沒有任何利益。 • 1930年代的嚴重經濟危機。
獨裁者發動侵略 • 1930年代開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先後為獨裁者或軍閥所掌握,開始對內獨裁專制,壓迫人民。 • 德意日三國決定侵略周圍的弱小國家以擴大勢力範圍。 • 由於三國已經為獨裁者所掌握,人民和國家資源被高度動員,因此對侵略他國難有異議。 • 侵略他國讓三國開始大量擴軍;要建設強大的軍隊需要大量經費和資源,因此三國更需要攫取他國資源,而攫取他國資源又需要大量軍事力量,形成惡性循環。 • 1931年開始,三國開始投入侵略戰場。
支援被侵略國家 • 美國對於被侵略國家抱持同情態度,但是一開始沒有採取行動。 • 隨著德義日的侵略越來越擴大,美國開始採取貿易制裁、禁運物資等方式要求德義日停止侵略。 • 美國對日本侵略的制裁,讓日本認為要擴張在亞洲的勢力範圍,美國是最大的障礙。因此日本決定對美國發動戰爭。 • 1940年起,美國開始研究和日本作戰的計畫。
美國在這一階段對世界的影響 • 首次鼓吹創立國際組織。 • 開始鼓吹以集體方式維護世界和平。 • 促成了裁軍公約,一定程度減緩了軍備競賽。 • 提出「十四點原則」,直到今天仍然是國際關係的基本道德和行為原則,最低限度無一國公然反對。 • 美國的孤立主義,相當程度鼓舞了德義日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