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22 Views
Introducti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Chapter 1.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1.1 國際貿易 / 國際企業的興起 1.2 企業與財務的國際化 1.3 國際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實務 1.4 本書架構. PART I. THE RISE OF INTER-MODAL INTERNATIONAL TRADE ( 國際貿易的興起). A. CHANGES IN WORLD TRADE
E N D
Introducti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Chapter 1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 1.1 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的興起 • 1.2 企業與財務的國際化 • 1.3 國際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實務 • 1.4 本書架構
PART I. THE RISE OF INTER-MODAL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的興起) A. CHANGES IN WORLD TRADE 1. Role of Containerization a. Containers (20’ and 40’) b. Inter-modal transport possible 2. Less risk to transport 3. More efficient methods of shipping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 1/2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與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所發展。 • 比較利益原理(Doctrin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每個國家都必須專精於生產並外銷其能以相對最高的效率來生產的產品,並同時進口其他國家相對較有生產效率的產品。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 2/2 • 前提假設 • 產品與服務能在國際間流動。 • 生產要素,如資本、勞力與土地,相對之下較不具流動性。 • 各國之間在資源的天賦與經濟的技能上存在著相當的差異。 • 要得到跨國性的成功,關鍵因素乃在於企業的國籍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不合時宜 • 各企業間的差異變得比國家間的整體差異來的重要。 • 小公司逐漸能從全球的角度來經營。 • 自然資源已經喪失其先前在國家專業分工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藉由資訊傳輸、複製、儲存與再造技術的大幅發展,傳統上被視為無法交易的教育、技術與勞力,現在已可在國際間交易。
PART II.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國際企業的興起) II. The MNC國際企業 A. Definition a company wi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more than one country. • 一般而言,多國籍企業包含了一個位於母國的母公司,以及至少五或六個海外子公司,在母公司與各子公司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策略互動。
多國籍企業之特色 • 是競爭力的主要傳送者。 • 與其他從事國際業務的企業間最大的差異是,多國籍企業是用一套中央化的管理制度來進行全球資源的協調配置。 • 重點在於整個集團的績效,而非個別子公司的績效。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B. EVOLUTION OF THE MNC Reasons to Go Global: 1. Raw materials 2. More markets 3. Minimize costs of production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1. RAW MATERIAL SEEKERS • Exploit markets in other countries • Historically first to appear • 範例 • 東印度公司 • 哈德遜灣貿易公司(Hudson’s Bay Trading Company) • 豪加丹加聯合礦業(Union Miniere Haut-Katanga) • 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 • 標準石油(Standard Oil) • 國際鎳礦(International Nickel) • 蟒蛇銅礦(Anaconda Copper) • 肯納寇特銅礦公司(Kennecott Copper)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2. MARKET SEEKERS • Produce and sell in foreign markets • Heavy foreign direct investors • 遠赴海外進行生產,並銷售產品到國外市場 • Representative firms: • IBM • Nestle雀巢 • Levi Strauss李維氏 • 麥當勞 • 可口可樂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3. COST MINIMIZERS • Seek lower-cost production abroad • Motive: to remain cost competitive • Representative firms: • 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 • Motorola • 英特爾 • 奇異公司
THE RISE OF THE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 • ADVANTAGES OF THE MNC • ARBITRAGE • TAX • FINANCIAL • REGULATORY
國際企業的行為層面議題 • 重點在於它的心態,而不是它的規模或是它有沒有把資產擴散到全世界。 • 與全球整合營運互補的,是彈性、調適能力、與速度。 • 集中化:企業必須思考並建立該公司最擅長的方向。 • 成功的關鍵端繫於一種新的商業人士:全球經理人(Global Manager)。
全球化的影響 • 能帶來成長。 • 引進責任(accountability)、開放、與競爭的觀念。 • 將民主與自由傳送到世界各個角落。 • 讓開發中國家更富足,得以建構更乾淨的環境。 • 讓政府在決定自己的經濟政策時,所擁有的自由度降低。 • 使得各國的經濟社會更加整合。
實例說明 東亞金融風暴 (1) 1/2 圖表 1.5A 貨幣貶值
實例說明 東亞金融風暴 (1) 2/2 圖表 1.5B 股市下跌
實例說明 東亞金融風暴 (2) • 啟示: • 全球金融市場讓一國的經濟更健全,即使該國是由貪腐的政治菁英所主政。 • 開放且透明的金融市場,才能趕走這樣的危機。
國際財務管理 • 主要目標:極大化以股價衡量的股東財富。 • 長期而言,極大化股東財富也會極大化公司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 財務管理基本功能 • 融資決策(financing decision)以可能的最低長期資金成本來取得資金。 • 投資決策(investment decision)以最有效資金配置來讓股東財富極大化。
財務經濟學三個基礎觀念 1/2 • 套利:在某一個市場購買有價證券或商品,並立即賣到另一個市場去,以賺取價差。 • 市場效率:市場內交易的證券價格已經立即結合相關資訊。
財務經濟學三個基礎觀念 2/2 • 資本資產定價:有價證券是如何以其預期的風險與報酬來評價。 • 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APT)。 • 系統性(systematic)或無法分散的(nondiversifiable)風險/非系統性(unsystematic)或可分散的(diversifiable)風險。
財務主管的角色 • 利用資本市場的不完美和稅賦的不對稱,來為公司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