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七章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

第七章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 §7.1 脱溶过程和脱溶物的结构. 一、对比钢的淬火 + 回火后 HRC 变化曲线和 Al-Cu 合金的时效强化曲线. 二、名词解释. 1. 固溶: 将某一成分的合金加热到单相区( α 相),经足够时间保温,使合金元素(溶质元素)充分溶解入固溶体中,然后予以速冷,以抑制这些元素重新析出,致室温下获得一个过饱和固溶体。 2. 脱溶析出: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沉淀相)或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及亚稳定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析出或沉淀,是溶解的逆过程。 3. 时效: 合金在脱溶过程中,其力学、物理、化学性能均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

bri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合金的脱溶沉淀与时效

  2. §7.1 脱溶过程和脱溶物的结构 一、对比钢的淬火+回火后HRC变化曲线和Al-Cu合金的时效强化曲线

  3. 二、名词解释 1. 固溶:将某一成分的合金加热到单相区(α相),经足够时间保温,使合金元素(溶质元素)充分溶解入固溶体中,然后予以速冷,以抑制这些元素重新析出,致室温下获得一个过饱和固溶体。 2. 脱溶析出: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沉淀相)或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及亚稳定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析出或沉淀,是溶解的逆过程。 3. 时效:合金在脱溶过程中,其力学、物理、化学性能均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 4.时效硬化(沉淀强化):时效析出过程中,合金中的强度、硬度逐渐升高的过程。

  4. 三.时效析出过程与亚稳定平衡相图 过饱和固溶体→α过+溶质原子聚集区→α过+亚稳相→α+平衡相 典型:Al-Cu合金(4%Cu) 过饱和固溶体→α过+GP区→α过+θ"相→α过+θ´相→α+θ(Cu Al2)

  5. 四、过渡相、平衡相的形成及其结构 1.G·P区的形成及其结构:Cu原子要Al基固溶体{100}面上偏聚。结构:与α基体相同,与基体共格―引起畸变,强化 。形状:小圆片状 2θ“的形成与结构:结构:正方点阵,a=b=4.04 Å ,c=7.68 Å,与基体共格,形态:小圆片状,直径140~150Å,厚度8~20Å 3.θ´相形成与结构:结构:正方点阵,a=b=4.04Å ,c=5.80Å,半共格。形态:圆片状,直径100~600Å,厚度100~150Å,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4.平衡相形成:θ´相继续长大,其周围基体中的应力、应变增大,应变能增大,弹性应变能越来越大,共格关系破坏(为降低应变能),完全从α相中脱溶,形成平衡相θ。结构:正方点阵,a=b=6.07Å ,c=4.87Å, 和基体是非共格关系。形状:块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6. §7.2 脱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一、脱溶的热力学 • 从相变驱动力大小来看应形成θ相,为什么形成GP区? • 因为形成GP区相变阻力小(因为界面能小),浓差小,易形核。

  7. 二.脱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一)动力学特点 • 具有C曲线的形式 • 形成GP区、过渡相、平衡相需要孕育期; • 温度越高,过饱和度下降; • 例:T1温度:GP区→β´→β • T2温度:β´→ β • T3温度:β

  8. (二)影响脱溶动力学因素 1.晶体缺陷:空位、位错、层错、晶界 2. 合金成分影响: (1)相同温度下时效,合金熔点越低,脱溶速度越快 (2)溶质浓度的影响 (3)微量元素 3.固溶处理工艺的影响:温度、时间、冷速

  9. §7.3 脱溶后的显微组织 一、连续脱溶及其显微组织 二、非连续脱溶及其显微组织

  10. §7.4合金时效时的性能变化 1.硬度变化 2.时效硬度变化因素 (1)时效过程中固溶体脱溶,过饱和度下降,固溶强化降低; (2)基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 (3)新相的析出。

  11. 二.时效硬化机制 1.内应变强化 2. 位错切过析出相 位错切过析出相要消耗的能量: • 粒子与基体错配度引起的应力场; • 位错切过粒子的,粒子被滑移成两部分,增加表面能; • 位错切过粒子时,改变了溶质与溶剂的相邻关系,产生化学硬化。 • 所以能量增加,引起强化。

  12. 3.位错绕过析出相 位错绕过析出相所需的切应力: 其中:G:切变模量;b:柏氏矢量;L:相邻析出相颗粒间距 L越小,所需切应力越大,所以随时效时间延长,析出相聚集长大,硬度下降。

  13. 三、回归现象 许多时效 硬化合金在时效强化后,于平衡相或过渡相的固溶度曲线以下某一温度加热,时效强化现象会立即消除,硬度基本上恢复到固溶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回归。合金回归以后,再次进行时效仍可重新发生时效,但时效速度下降,其余变化不大。

  14. 四.影响时效强化效果的因素 1.化学成分 (1)能否形成固溶体:如Fe、Ni基本不溶于固态铝,不能时效强化; (2)固溶浓度随温度变化程度 (3)析出相结构 (4)淬火空位 2.固溶工艺:温度、时间、冷速 3.时效工艺:温度、时间、时效方式

  15. §7.5铁基合金的脱溶与时效 一.马氏体时效钢的脱溶及性能变化 1.马氏体时效钢:C%<0.03%,18%Ni,20%Ni,25% Ni,因碳极低,所以为铁基合金。 特点:淬透性极高,空冷或炉冷均可得到板条马氏体。 强度、硬度较低(HRC30,因C量低),成型性能好。 时效强化效应,时效后屈服强度为:1400~3500MPa. 二.铁基合金中的淬火时效 1.铁素体中合金K脱溶 2.奥氏体钢淬火时效现象

  16. §7.6合金的调幅分解 调幅分解定义:由过饱和固溶体分解产生两种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固溶体(但一个为溶质富化,一个为溶质贫化),这种分解按扩散---偏聚机构进行的固态相变。 一.热力学条件 成分在拐点之间的合金(G-C曲线下凹) 换句话:只有在的范围内的合金才能进行调幅分解,即RKV范围内。

  17. 二.调幅分解过程 是纯扩散过程,一般脱溶分解是下坡扩散,即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调幅分解是上坡扩散,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三.组织、结构、性能 1.结构特点:分解产物与母相晶体结构相同,仅成分不同,故新相与母相始终保持共格关系。 2.组织特点:因新相与母相在分解过程中,始终保持共格关系,必然产生应力场,应变能增加。 (1)择优取向析出 (2)弥散度大

  18. 3.性能特点 (1)提高磁性能:因为组织具有方向性,且产物为两相,它们就相当于一个个单磁畴,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转动,转动至与外磁场方向一致时,就使合金的硬磁性增大。 (2)较高强度:因组织细小弥散

  19. 4.调幅分解与脱溶分解的区别 (1)调幅分解不需要成核,不需要热激活,不需克服势垒,一旦分解发生系统自由能连续下降 ,所以分解是自发过程。 (2)上坡扩散,而脱溶下坡扩散。 (3)新相与母相始终保持共格关系,新相与母相结构相同,成分不同。脱溶分解过程共格关系会逐渐被破坏,新相与母相成分、结构不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