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 园冶 》

《 园冶 》. 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 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F0401501 施甄 5040159020. 《 园冶 》 ,原名 《 园牧 》 ,共三卷。作者为明末造园家计成。计成系今江苏吴江县人氏,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 1582 ),善诗文丹青,尤喜造园。崇祯年间,计成曾为江西布政武进吴又于在晋陵筑园一处,后又为汪中翰院士在銮江筑园一处。 计成天资聪颖,勤思苦练,多才多艺。在 《 园冶 ﹒ 自序 》 中说到:“少以绘名,最喜荆浩笔意,每宗之”。可见,他润墨学画,起步较早,因而在青少年时代就已远近闻名了。.

bri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园冶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园冶》 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 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F0401501 施甄 5040159020

  2. 《园冶》,原名《园牧》,共三卷。作者为明末造园家计成。计成系今江苏吴江县人氏,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善诗文丹青,尤喜造园。崇祯年间,计成曾为江西布政武进吴又于在晋陵筑园一处,后又为汪中翰院士在銮江筑园一处。《园冶》,原名《园牧》,共三卷。作者为明末造园家计成。计成系今江苏吴江县人氏,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善诗文丹青,尤喜造园。崇祯年间,计成曾为江西布政武进吴又于在晋陵筑园一处,后又为汪中翰院士在銮江筑园一处。 • 计成天资聪颖,勤思苦练,多才多艺。在《园冶﹒自序》中说到:“少以绘名,最喜荆浩笔意,每宗之”。可见,他润墨学画,起步较早,因而在青少年时代就已远近闻名了。

  3. 《园冶》是一部专门阐述园林营造艺术的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系统全面总结营园经验,解说营园技艺的著作,素被园艺营造界及建筑学界所推崇。《园冶》是一部专门阐述园林营造艺术的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系统全面总结营园经验,解说营园技艺的著作,素被园艺营造界及建筑学界所推崇。 《园冶》 兴造论 园说 卷一 相地 立基 屋宇 装折 卷二 栏杆 (图式) 门窗 墙垣 卷三 铺地 掇山 选石 借景

  4. 兴造论 • 主要阐述大凡建筑营造须“三分匠人,七分主人”,突出建筑活动谋划人及主持人的作用。计成认为,在造园活动中,“主”的作用“犹须什九”,而“匠”的作用为“什一”。强调“借景”及因地制宜的重要。

  5. 园说 • 为《园冶》总论。文中从园林的选址立基、植草栽花、移景借景、设墙铺径到架桥引水、置几布窗等等都有一定的说明。最为重要的是,计成在此处提出了一个最能反映中国古典营园思想的法则,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6. 相地 • 由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及江湖地等六个单篇组成。阐述园基地势因情而择的一般原则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在趣,得景随影。。。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对园林的布局、设水、建馆、置桥、借景、引景等也有说明。

  7. 立基 风水立基 • 由(一)厅堂基 (二)楼阁基 (三)门楼基 (四)书房基 (五)亭榭基 (六) 廊房基 (七) 假山基 等几个单篇组成。 • 作者认为“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主张“选向非拘宅相”。对其它类基址的选择,须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各基排布须有一定之规。 拙政园平面图 冠云峰庭院平面图

  8. 屋宇 • 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广、廊、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草架、重椽、磨角、地图,屋宇图式等单篇组成。 • 作者认为园林建筑,尤其是屋宇须“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鸠工合见”。但具体的园林建筑如亭、台、廊、榭等等均须因地制宜,要“探奇合志,常套俱裁”。

  9. 装折 • 由 (一)屏门 (二)仰尘 (三)房槅 (四)风窗及装折图式、槅棂式等单篇、图谱组成。 • 在装修艺术构图原则上,计成提出了“如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还定端方,相间得宜,错综为妙”的理论,很像近代艺术理论中“多样统一”的原则。图例力求推陈出新,反对常套。工艺上也有创新,如“一料斗瓣”即以一种规格的小原件,装配成多种图案的做法。

  10. 门窗和墙垣 • 门窗专指砖墙上的磨砖框洞,墙垣有实墙和漏明墙,都用以分隔或透视园林景物。计成提出了因景择宜,式样雅致合时的主张,反对“雕琢花鸟仙禽”。还介绍了白粉墙、磨砖墙、漏砖墙(漏明墙)、乱石墙的施工工艺。

  11. 铺地 • 计成提出“废瓦片也有行时”,“破方砖可留大用”。他认为设计得宜,废物不废。并详细论述了乱石路、鹅子地(卵石铺地)、冰裂地以及各种砖铺地的做法。

  12. 掇山和选石 • 讨论假山创作的各种问题。计成系统详尽地讲述了假山的施工方法和要点,在技术上重视安全和稳固,总结了桩木基础和等分平衡法等经验;在理论上提出造假山必须深入研究真山水的特征,即所谓“有真为假”方能“做假成真”,并借鉴山水画对自然山岳节理的概括经验,进行“依皴合掇”(按石的纹理来堆叠)的主张。对假山用石的选择,破除了当时对“花石”(太湖石)的迷信。在扩大用材范围,节约造价等方面,计成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13. 借景 • 对借景的重要法则作了说明,对所借之景与四时变化的配匹对应作了描述。认为“借景”是“林园之重要者也”,借景之法可分为“远借”(从远处借)、“邻借”(从近处借)、“仰借”(从高处借)、“俯借”(从低处借)及“应时而借”等。作者以为“景偏在乎挹取新奇”,“因地借景,并无一定来由,触景生情,到处凭人选取”。

  14.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设计艺术的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设计艺术的境界 • 《园冶》设计艺术的指导思想是:以老庄自然观为圭臬 ,以自然山水为园林景观的母体,人藏于天工,要如“天造地设”。 • 计成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图画“: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造园不惟善用山林,尤当善觅水趣,计成说”:假山依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水深意”。他强调园林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非违背自然,征服自然,使人为美融入自然,园林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用书中原话概括便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5. 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园冶》设计艺术的手法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园冶》设计艺术的手法 • 计成把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概括为“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纵览《园冶》,通篇都是“因”、“借”手法的展开 • 何谓“因”?计成解释道:“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于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因”指巧于用自然地势于原有水源营造园林景观 ,哪里宜于造亭 ,哪里宜于造榭 , 人工服从于自然的安排,设计意匠只在发现。“高阜可培,低方宜挖”。“因”体现了中国园林顺应物性,利用物性的哲学思想 • 何谓“借”?计成解释道“: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字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可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园内园外、远景近景,都可“借”作为园林景色。计成强调“:夫借景,林园中之最要者也”。“构图无格,借景有因⋯⋯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计成把园林借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借景成为晚明以降中国园林设计的主要艺术手法 • “体宜”二字,包含了艺术的辨证法。既要对园林进行整体的艺术设计,又要安排整体中错综变化。整体和变化如何统一,妙在一个“宜”

  16. 任意为持,听从排布—《园冶》设计艺术的匠心任意为持,听从排布—《园冶》设计艺术的匠心 • 在人文精神觉醒、艺术思想解放的晚期,士大夫的审美观无所不在地影响了建筑、绘画、工艺等各种艺术形式。《园冶》集中体现了士大夫的审美观,其具体表现是对俗的反感和对诗情画意、清、远、幽、静、雅、野、虚、深的追求,计成道作“:任意为持,听从排布。”。“任意”二字,看似随意,却正是对“大音稀声”、自然而然艺术境界的追求;“排布”二字,道出了这看似随意中的惨淡经营、匠心独运。计成讲求园林设计的诗情画意,提倡以自然造景,妙在取其画意,不在材料价值。如“凡园之围墙,多于版筑,或于石砌,或编篱棘。夫编篱斯胜花屏,似多野致,深得山林趣味。”

  17. 《园冶》几乎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领域中的一部开山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著作。其核心思想及具体内容对当今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仍具指导意义。无疑,研究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离不开对《园冶》一书的探究的。

  18. 谢谢 予终恨无否之智巧不可传,而所传者只其成法,犹之未传也。但变而通,通已有其本,则无传,终不知有传之足述,今日之(国能)即他日之(规矩),安知不与《考工记》并为脍炙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