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47 Views
第二章 西南地区:川、滇、黔、藏 一、 “ 盆底 ” 与 “ 屋脊 ” 二、川陕交通、 “ 藏彝孔道 ” 与西南边陲之路 三、经济开发、中心城市与政区之变 四、阶梯式的居住景观与民族文化区. 西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 西南五省区. 四川盆地卫星影像. 一、 “ 盆底 ” 与 “ 屋脊 ” 1. 四川盆地 四川 盆地四周为大凉山、邛崃山、岷山、大巴山、巫山及云贵高原所环绕,大部分海拔在 1000 至 3000 米之间。盆地可分为三部分:.
E N D
第二章 西南地区:川、滇、黔、藏一、“盆底”与“屋脊” 二、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 三、经济开发、中心城市与政区之变 四、阶梯式的居住景观与民族文化区
一、“盆底”与“屋脊”1.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四周为大凉山、邛崃山、岷山、大巴山、巫山及云贵高原所环绕,大部分海拔在1000至3000米之间。盆地可分为三部分:
东部平行岭谷、中部丘陵与西部平原地带。 盆地内部地势北高南低,长江横穿盆地南部。北岸的支流,主要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多源远流长;南岸的支流,以乌江最大,其它各河均较短小,从而构成南北不对称水系。东部平行岭谷、中部丘陵与西部平原地带。 盆地内部地势北高南低,长江横穿盆地南部。北岸的支流,主要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多源远流长;南岸的支流,以乌江最大,其它各河均较短小,从而构成南北不对称水系。
2.青藏高原 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藏大体亦可分三个地形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和藏东高山峡谷区(即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脉众多,中部和北部有呈东西走向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在西藏东部,高山南北纵列,为有名的横断山脉地区。2.青藏高原 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藏大体亦可分三个地形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和藏东高山峡谷区(即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脉众多,中部和北部有呈东西走向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在西藏东部,高山南北纵列,为有名的横断山脉地区。
3.云贵高原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省境内,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3.云贵高原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省境内,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
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岩溶地形广泛发育,石芽、溶沟、峰林、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伏流等到处可见。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岩溶地形广泛发育,石芽、溶沟、峰林、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伏流等到处可见。
云、贵以及西藏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次生构造地貌——土林。在地貌学上之为“水平岩层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相沉积地层,它以粉细砂岩和粘土岩为主,间夹粗砂岩和砂砾岩。云、贵以及西藏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次生构造地貌——土林。在地貌学上之为“水平岩层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相沉积地层,它以粉细砂岩和粘土岩为主,间夹粗砂岩和砂砾岩。
高原上山丘之间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盆地和河谷平原,通称“坝子”。从古到今,始终是西南地区发展农业的根基。高原上山丘之间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盆地和河谷平原,通称“坝子”。从古到今,始终是西南地区发展农业的根基。
二、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古代关中长期为帝王所居,隋唐以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向南与汉中、二、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古代关中长期为帝王所居,隋唐以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向南与汉中、 四川的联系要翻越秦岭和大巴山。秦岭和大巴山地陡峻水急,水流量大,交通道路的开辟,多选择在河谷,并修栈道以克服艰险。
川陕交通——逾秦岭之道:陈仓道、褒斜道、谠骆道、子午道、川陕交通——逾秦岭之道:陈仓道、褒斜道、谠骆道、子午道、
穿越秦岭大巴山的川陕交通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谠骆道、子午道、剑阁道、米仓道、洋巴道等。穿越秦岭大巴山的川陕交通主要有:陈仓道、褒斜道、谠骆道、子午道、剑阁道、米仓道、洋巴道等。
云贵川藏间的古代交通,汉代开辟了西夷道、南夷道,至唐代南诏则有清溪道、石门道、大雪山道等。元代驿路系统发达,云贵川地区也是如此,驿路众多。清代道路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云贵川藏间的古代交通,汉代开辟了西夷道、南夷道,至唐代南诏则有清溪道、石门道、大雪山道等。元代驿路系统发达,云贵川地区也是如此,驿路众多。清代道路系统已经较为完善。
川藏公路需要穿越横断山脉,盘旋山路以雀儿山、色及拉为险川藏公路需要穿越横断山脉,盘旋山路以雀儿山、色及拉为险
1950—2000年西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1950—1957: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1958—1964:四川、贵州、云南、昌都、西藏1965—1993: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994--: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1950—2000年西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1950—1957: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1958—1964:四川、贵州、云南、昌都、西藏1965—1993: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994--: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