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582 Views
电子电路 CAD.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 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高立新 2005 ~~~ 2006 学年第 一 学期. 第5章 PCB 设计基础. 目的 印刷电路基础 元件封装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工作层的名称、功能和设置方法. 5.1 印刷电路基础. 5.1.1 印刷电路板的结构 1. 单面板 一面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 5.1 印刷电路基础. 2. 双面板 指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也称双层板。其两面的导电图形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过孔来完成。. 5.1 印刷电路基础. 3. 多层板
E N D
电子电路CAD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高立新 2005 ~~~ 2006 学年第 一 学期
第5章 PCB设计基础 • 目的 印刷电路基础 元件封装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工作层的名称、功能和设置方法
5.1印刷电路基础 5.1.1 印刷电路板的结构 1.单面板 一面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
5.1印刷电路基础 • 2.双面板 • 指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也称双层板。其两面的导电图形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过孔来完成。
5.1印刷电路基础 • 3.多层板 • 由交替的导电图形层及绝缘材料层叠压粘合而成的电路板。除电路板两个表面有导电图形外,内部还有一层或多层相互绝缘的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实现电气连接。
5.1.2 元件的封装(Footprint) • 元件封装是指元件焊接到电路板时的外观和焊盘位置。
元件封装的分类 针脚式元件封装和表面粘贴式(SMD)元件封装。 • 针脚式元件封装: • 元件的焊盘通孔贯通整个电路板 • 如电阻、电容、三极管、部分集成电路的封装。 • DIP(Dual in-line Package) • PCB Multi Layer • 表面粘贴式元件封装: • 焊接时元件与其焊盘在同一层。 • Top layer Bottom Layer
Footprint a AXIAL0.4(电阻类) b DIODE0.4(二极管类) c RAD0.4(无极性电容类) d FUSE(保险管) e XATAL1(晶振类) f VR5(电位器类) g SIP8(单列直插类)
h RB.2/.4(极性电容类) i DB9/M(D型连接器) j TO-92B(小功率三极管) k LCC16(贴片元件类) l DIP16(双列直插类) m TO-220(三极管类)
元件封装的编号 • 2.元件封装的编号 • 元件封装的编号规则一般为元件类型+焊盘距离(或焊盘数)+元件外形尺寸。 • 如AXIAL0.4表示该元件封装为轴状,两个管脚焊盘的间距为0.4英寸。 • RB.2/.4表示极性电容类元件封装,两个管脚焊盘的间距为0.2英寸(200mil),元件直径为0.4英寸(400mil) 。 • DIP16表示双列直插式元件的封装,两列共16个引脚。
印刷电路基础 • 铜膜导线(Track) • Solder • Paste Solder • Solder layer(焊层) • Top Solder(顶层)和Bottom Solder(底层)两个焊层。 • Paste mask layer(锡膏防护层) • Top Paste(顶层)和Bottom Paste(底层)两个锡膏防护层。 • 焊盘(Pad)与过孔(Via) • 焊盘(Pad)的作用是用来放置焊锡、连接导线和焊接元件的管脚。 • Silkscreen layer(丝印层) • 丝印层主要用于放置印制信息,如元件的轮廓和标注、各种注释字符等。
印刷电路基础 过孔(Via):实现不同导电层之间的电气连接
印刷电路基础 • 安全间距(Clearance) • 避免导线、过孔、焊盘及元件 • 间的距离过近而造成相互干扰, • 在他们之间留出一定的间距,称 • 为安全间距。
PCB设计流程 •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 1.绘制电路原理图 主要任务是绘制电路原理图,生成网络表,用 于 PCB设计时的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 • 2.规划电路板 • 完成确定电路板的物理边界、电气边界、电路板的层数、各种元件的封装形式和布局要求等任务。 • 3.设置参数 • 主要是设置软件中电路板的工作层的参数、PCB编辑器的工作参数、自动布局和布线参数等。 • 4. 装入网络表及元件的封装形式 • 将原理图中的电气连接关系和元件的封装形式,装入PCB编辑器。
PCB设计流程 • 5.元件的布局 • 在元件自动布局的基础上,进行手工调整,是元件的布局达到要求。 • 6.自动布线 • 系统根据网络表中的连接关系和设置的布线规则进行自动布线。只要元件的布局合理,布线参数设置得当,Protel 99 SE的自动布线的布通率几乎是100%。 • 7.调整 • 自动布线成功后,用户可对不太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如调整导线的走向、导线的粗细、标注字符和添加输入/输出焊盘、螺丝孔等。 • 8.保存文件及输出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P154) • 布局 • 布线 • 焊盘大小 • 抗干扰措施 • 去耦电容 • 接线
PCB编辑器(P157) • 启动 • 界面 • 工具栏
电路板工作层 • 在PCB编辑器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系统将弹出 • 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
工作层的类型 • 在这个对话框中,系统列出了电路板中的各工作层。 信号层() • 信号层主要用于布置电路板上的导线。Protel 99 SE提供了32个信号层,包括Top layer(顶层)、Bottom layer(底层)和30个MidLayer(中间层)。 • Internal plane layer(内部电源/接地层) • Protel 99 SE提供了16个内部电源层/接地层。该类型的层仅用于多层板,主要用于布置电源线和接地线。我们称双层板、四层板、六层板,一般指信号层和内部电源/接地层的数目。 • 机械层 • Protel 99 SE提供了16个机械层,它一般用于设置电路板的外形尺寸、数据标记、对齐标记、装配说明以及其它的机械信息。 • 4 Solder mask layer(阻焊层) • 5 Paste mask layer(锡膏防护层) • 6 Keep out layer(禁止布线层) • 7 Silkscreen layer(丝印层) • 8 Multi layer(多层) • 电路板上焊盘和穿透式过孔要穿透整个电路板,与不同的导电图形层建立电气连接关系,因此系统专门设置了一个抽象的层,多层。一般,焊盘与过孔都要设置在多层上,如果关闭此层,焊盘与过孔就无法显示出来。 • 9 Drill layer(钻孔层) • 钻孔层提供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钻孔信息(如焊盘、过孔就需要钻孔)。Protel 99 SE提供了Drill gride(钻孔指示图)和Drill drawing(钻孔图)两个钻孔层。
工作层 顶层Top Layer(信号层) 多层板 中间层MidLayer 1(信号层) 底层Bottom Layer(信号层)
工作层 Mechanical 1(机械层) 中间层MidLayer 14(信号层) Mechanical 4(机械层) 顶层丝印层TopOverlay
电路板工作层设置(P164) • 9.3.2 工作层的设置 • Protel 99 SE允许用户自行定义信号层、内部电源层/接地层和机械层的显示数目。 • 1.设置Signal layer和Internal plane layer •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系统弹出Layer Stack Manager(工作层堆栈管理器)对话框。(1)添加层的操作 • (4)层的编辑操作 • 先选取要编辑的层,单击 • Properties(属性)按钮,弹 • 出Edit Layer(工作层编辑) • 对话框,可设置该层的Name • (名称)和 Copper thickness • (覆铜厚度)。 • 9.3.3 工作层的打开与关闭 • 1.工作层的打开与关闭 •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s,在系统弹出的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中,单击Layer选项卡,相应工作层前的复选框被选中(√),则表明该层被打开,否则该层处于关闭状态。
计量单位 • 2.栅格和计量单位设置 • 单击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中的Options选项卡,打开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 5)计量单位的设置 • Protel 99 SE提供Metric(公制)和Imperial (英制)两种计量单位,系统默认为英制。 • 英制的默认单位为mil(毫英寸); • 公制的默认单位为mm(毫米); • 1mil=0.0254mm 。
PCB设计基础 • 本章重点: • ① 印刷电路板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 ② 绘制印刷电路板图有关的元件封装、焊盘、过孔和铜膜导线等基本概念 • ③ 工作层的名称、功能和设置方法 • ④ 在PCB中定位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