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65 Views
车站联锁系统. 杨扬. 主要内容. 1. 车站联锁概述 2. 车站联锁原理 3.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 1. 车站联锁概述. 1.1 车站 1.2 车站作业 1.3 车站作业控制 1.4 车站联锁系统. 1. 车站联锁概述 > 车站. 1.1 车站. 背景: 目前,全国铁路建设里程已经超过 8 万公里,涉及车站数超过 5000 个。 车站是铁路网络中的节点,连接相邻的一条或多条线路,是 列车交汇场所 。 车站内作业车辆很多; 列车进入车站时,需经车站通过、在站内停车上下旅客后再发车、在站内更换机车等,作业过程复杂。.
E N D
车站联锁系统 杨扬
主要内容 • 1. 车站联锁概述 • 2. 车站联锁原理 • 3.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
1. 车站联锁概述 • 1.1车站 • 1.2车站作业 • 1.3车站作业控制 • 1.4车站联锁系统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 1.1 车站 • 背景: • 目前,全国铁路建设里程已经超过8万公里,涉及车站数超过5000个。 • 车站是铁路网络中的节点,连接相邻的一条或多条线路,是列车交汇场所。 • 车站内作业车辆很多; • 列车进入车站时,需经车站通过、在站内停车上下旅客后再发车、在站内更换机车等,作业过程复杂。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 信号机 道岔 列车占用 信号机 道岔和转辙机 保证车站作业安全、高效、有序进行非常重要 问题:如何保证车站作业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 1.2 车站作业 • 车站作业类型,主要有: • 列车作业:需进、出车站的作业,如: • 接车(将车接入站内); • 发车(将车发往邻站); • 通过(接车+发车); • 调车作业:仅在车站内进行的作业,如: • 站内列车更换机车; 车站A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 例:列车作业——接车进站 例:调车作业——更换机车(1)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 例:调车作业——更换机车(2) • 车站作业特点: • 并发性:车站内可能有多列车同时作业,列车作业和调车作业同时进行; • 复杂多变性:作业过程随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 安全性:必须保证各种车站作业的安全性。 问题:如何保证车站作业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车站联锁系统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控制 1.3 车站作业控制 • 基本要求 • 保证车站作业的有序性; • 车站作业必须按运输作业计划来执行; • 运行计划可根据情况变化而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 • 保证车站作业的高效性; • 车站作业时,涉及到很多地面设备的动作(如道岔转换、信号机开放/关闭等),必须要由控制设备自动控制这些地面设备的动作; • 控制设备自身必须足够可靠; • 保证车站作业的安全性; • 必须使站内地面设备有序动作,对其动作条件进行严格检查; • 控制设备自身必须足够安全,具有故障导向安全特性。
调度人员 调度人员 操作人员 管理维护人员 司机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控制 • 车站作业控制过程 调度指挥系统 (管辖范围内调度计划的制定、调整等) 作业计划 作业执行情况 车站调度子系统 (本站调度作业的管理) (对车站地面设备控制, 车站作业的具体执行) 车站联锁系统 (根据地面设备情况对机车运行 控制,车站作业的具体执行) (车载控制系统)
站控 遥控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控制 调度指挥中心 ①作业计划 调度人员 作业方式: • 站控方式:站内人员控制作业执行; • 遥控方式: • 由调度中心控制作业执行。(如:京津城际,胶济…) • 特殊情况下可转为站控。处理完后可恢复为遥控。 车站 车站调度子系统 调度人员 ②调度命令 ③办理命令 车 站 联 锁 系 统 操作人员 ④控制命令 ⑤动作 管理维护人员 司机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作业控制 • 作业执行(以列车进站为例) • 作业计划:**时间,**列车进站到**股道 • 在该时间到达前,通过车站联锁系统构建一条列车进入站内该股道的路径(构建过程涉及严格的逻辑条件检查以避免冲突、设备动作(如道岔转换))并锁闭; • 路径建立完成后,通/告知列车和司机(信号开放); • 列车进站; • 对路径上设备解除锁闭,以便其它作业的进行。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联锁系统 1.4 车站联锁系统 • 概述 • 车站联锁系统是保证站内运输作业安全执行的控制系统; • 车站联锁系统控制对象:站内地面设备(信号机、转辙机(转换道岔)、轨道电路(确定列车位置)); • 车站联锁系统控制过程:必须具备故障-安全原则(考虑到设备故障、操作员误操作); •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 •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高安全性; •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 车站联锁系统需具备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与调度指挥系统、区间闭塞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联锁系统 车站联锁系统基本结构: • 包括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 站内作业(控制命令) 其它系统 控制命令 系统状态 控制执行 动作命令 设备状态 被控对象(室外信号设备)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联锁系统 • 室外设备——被控设备 • 道岔和转辙机:道岔确定列车站内运行路线;转辙机用于转换道岔; • 轨道电路:反映列车在站内线路上的位置(占用/出清)。 • 信号机:确定列车能否在站内运行;如:绿灯行红灯停… • 室内设备——控制设备 • 控制室外设备按要求动作。 道岔和转辙机 信号机 室内设备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联锁系统 车站联锁系统类型: • 我国铁路车站多,使用着多种类型车站信号控制系统。 • 根据室内控制设备的不同,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 • 6502电气集中联锁系统。通过继电器电路实现车站控制功能。 • 计算机联锁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实现车站控制功能。 • 计算机联锁系统在我国各车站正广泛应用。 继电器联锁 计算机联锁
车站信号楼 1.车站联锁概述>车站联锁系统 • 车站联锁系统适合于控制不同的车站站场。 车站站场: 由铁路设计部门根据车站的作业需求,结合具体地形,勘测设计而成。 它是车站联锁系统设计、研制的基础。
2. 车站联锁原理 • 2.1 车站联锁控制对象 • 2.2 进路 • 2.3 进路控制过程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 2.1 车站联锁控制对象 • 车站联锁系统主要对车站列车运行路径进行控制,即,对运行路径内的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进行控制。 • 控制对象主要包括: • 信号机 • 道岔和转辙机 • 轨道电路
列车信号机(X, S) 调车信号机(D) 出站兼调车信号机 XIII IIIG 股道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信号机 • 信号机 • 功能:决定其外方列车或调车车列是否可以前行、列车或车列前行的速度级别。 • 分类:按信号机作业性质分,主要有:
尽头信号机 差置信号机 并置信号机 单置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 (SIII, S5) 调车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 (X, XD) 调车信号机 (D9, D11)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 进路信号机 列车信号机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信号机 • 信号机状态: • 关闭状态:禁止灯光点灯。(平时状态) • 调车信号机禁止灯光:蓝灯(A); • 列车信号机和出站兼调车禁止灯光:红灯(H)。 • 开放状态:允许灯光点灯 • 调车信号机允许灯光为:白灯(B); • 列车信号机的允许灯光:多种显示 • 多种显示用于区分进/出正线还是侧线、通过等。 • 如:进侧线停车(UU)、进正线停车(U)、正线通过(L/LU)、… • 同时显示的灯位数不超过2个。 • 灭灯状态:所有灯位均不点灯 • 灯泡内部灯丝断丝,信号熄灭。禁止其前方车列前进。
单动道岔 (21, 22) 交叉渡线道岔 双动道岔 (1/3, 5/7)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道岔 • 道岔和转辙机 • 道岔作用:确定车列在站内运行路线。 • 道岔类型:单动道岔、双动道岔、交叉渡线道岔(由2组相关的双动道岔组成)。
联锁控制 车压入 车离开 转换 转换 定位 四开 反位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道岔 • 道岔状态: • 道岔位置:定位、反位。 • 工作状态: • 正常工作状态: • 道岔的定位和反位为道岔的~。 • 非工作状态:四开状态。 • 指两根尖轨同时不密贴于基本轨。 • 例如:道岔正在转换途中不密贴;道岔挤岔时。 • 状态转换: 占用状态 空闲状态 锁闭状态
道岔和转辙机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道岔 • 道岔转换 • 道岔转换设备: • 道岔转换通过道岔转换器(转辙机)来进行。 • 转辙机:直流ZD6、交流S700K、液压ZYJ7等; • 一组道岔由一台或多台转辙机来转换。 • 道岔转换过程: • 三个过程:解锁(空闲)转换锁闭。先解锁后转换再锁闭,是所有道岔转换设备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 道岔锁闭后不能再转换,要转换需先解锁。 • 转换时间:道岔转换超过正常转换时间(对ZD6,一般以不超过13s计),说明道岔出故障,应报警,以便维修。
道岔区段 (7DG) 股道 牵出线 无岔区段 (1/19WG)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轨道电路 • 轨道电路区段 • 作用:确定车列在站场中具体位置。 • 类型:道岔区段、无岔区段、股道、牵出线和尽头线等。
联锁控制 车压入 空闲 锁闭 占用 车离开 故障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道岔在定位 道岔在反位 四开状态 轨道光带说明: 占用(DGJ落下):红光带 锁闭(DGJ吸起):白光带 空闲(DGJ吸起):灰光带 2.车站联锁原理>控制对象>轨道电路 • 状态: • 空闲状态。 • 占用(或故障占用)状态。 • 状态变化: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进路概念 2.2 进路 进路概念: • 指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时所经由的路径。 • 说明: • 每条进路内包括很多信号设备(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 • 每条进路始端都有一架进路始端信号机来防护该进路 • 信号机点禁止灯光时,车列不能进入; • 信号机点允许灯光时进路安全,车列可以进入进路.
接车进路(进站经由的路径)进站信号机防护 发车进路(出站所经由的路径)出站信号机 通过进路(正线通过车站经由的路径) 转场进路(转场时经由的路径) 列车进路 调车进路 X1 1G D1 X S1 XII S D2 IIG 1 2 4 SII D4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进路类型 进路类型: • 如按照作业性质,可分为: X→IIG:接车进路; XII→S:发车进路 X→S :通过进路(X和XII必须均开放允许灯光);
调车进路 折返 X1 1G D1 X S1 XII S D2 IIG 1 2 4 SII D4 牵出 牵出进路 折返进路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进路类型 调车进路由调车信号机防护! 例:将IIG上机车调到1G上?(为1G上货车安上机车) 牵出进路:SII →D1; 折返进路:D1 →IG; 先牵出,后折返
基本进路 变通进路 5G XD D11 S5 7 13 11 25 IIIG 21 X D3 SIII D9 D13 3 1G 5 9 15 23 17 D7 SI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进路类型 例:如下图, [1] X→5G列车进路:2条(5/7定位和5/7反位)。 将其中1条进路规定为基本进路(5/7在反位),则另1条进路为变更进路(5/7在定位)。 这种变更进路称为平行变通进路 ; • 按照进路重要性,可分为: • [2]对基本进路和变更进路的确定: • 一般将对车站作业影响小的进路规定为基本进路,其它进路为变通进路。
D3 D39 39 41 D5 19 编组场 D21 尽头线 牵出线 基本进路2 基本进路1 复合调车进路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进路类型 • 对调车进路,按照进路长短,可分为: • 调车基本进路:由1架调车信号机防护。 • 复合调车进路:由两条或多条调车基本进路所构成的进路。 例:D21→D3:复合调车进路,由D21→D5和D5→D3两条基本进路构成。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敌对进路 • 敌对进路 • 站场内相互冲突,不能被同时建立的进路称为~。 • 敌对进路有多种情况。 • 如,向同一股道接车的2条进路构成敌对进路。 • 由车站联锁系统保证所有相互敌对的进路不能被同时建立。 3G D1 X D2 D3 D4 S D8 D6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 2.3 进路控制过程 • 进路控制过程可分为进路建立和进路解锁两个过程。 • 进路建立阶段: • 从值班员办理进路开始,到信号开放为止的过程; • 需检查进路建立条件;需对进路上道岔进行锁闭; • 解锁解锁阶段: • 列车通过时,解除进路上多组道岔的锁闭。 • 解锁过程必须安全:不能提前解锁、错误解锁、该解锁时不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建立 • 进路建立: • 包括几个子阶段: 操作 (确定进路的范围、列车进路还是调车进路) 选路/岔 (确定进路能否选出?如能,确定道岔位置) 车站控制系统执行 道岔转换 (控制转辙机转换进路上道岔到规定的位置) 选排一致检查 (检查进路上道岔是否都转换到规定位置) 锁闭进路 (锁闭进路上道岔;封锁敌对进路) 开放信号 (使室外信号机点亮相应颜色的灯光)
联锁系统自动完成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建立 • 例如:选排D11→5G的调车进路 ↓ 5G XD S5 ↓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道岔在定位 道岔在反位 四开状态 1.操作。按压进路始端按钮D11A和终端按钮S5DA。 2. 选路。选出进路中信号点(D11、S5)和道岔位置(9/11定位、13/15定位、21反位)。 3. 道岔转换。21向反位转换。 4. 进路选排一致检查; 5. 锁闭进路。(白光带) 6. 开放信号。D11点亮白灯。 7. 车列进入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建立 • 说明: • 信号开放后,连续检查信号开放条件是否满足,如不满足,则关闭信号; • 如:信号开放后,进路内出现任何设备故障——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故障,则关闭信号——故障导向安全。 • 例: D11→5G的调车进路中,21DG故障占用,信号关闭。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故障修复后,可人工使信号重新开放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进路解锁 • 解除进路上多组道岔的锁闭;解除对敌对进路的封锁。 • 解锁过程必须安全:不能提前解锁、错误解锁、该解锁时不解锁。 • 几种情况: • 车未压入进路:允许人工对进路进行解锁——;(容忍操作员误办进路;要证明车没有进入) • 取消进路 • 人工延时解锁 • 车压入进路:正常解锁,区段故障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取消进路:列车未进入进路外方接近区段时,可以采用取消进路方式使进路解锁。 • 例:D11→5G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取消进路过程: (1)人工办理取消进路手续; (2)关闭进路始端信号; (3)进路自动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人工延时解锁:列车已经进入进路外方接近区段,但未进入进路时,采用人工延时解锁方式使进路解锁。 • 例:D11→5G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人工延时解锁过程: (1)人工办理人工解锁手续; (2)关闭进路始端信号; (3)延时;(不同进路延时长度不同,高铁和一般铁路亦不同) (4)延时结束后,如果车列没有进入进路,则进路自动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正常解锁 • 指车压入并通过进路后,进路自动解锁; • 方式: • 分段解锁:车列每完整通过进路中一个轨道电路区段,该区段自动解锁。 • 一次解锁:车列完整通过进路后,进路自动解锁。 • 分段解锁时,要证明车确实进入了进路内方区段、确实离开了进路内方区段,该区段才能解锁。 • 证明方法:“三点检查”法,即证明车进入了本区段的前一区段、本区段、本区段的下一区段,然后离开了前一区段、离开了本区段,之后,本区段才能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例:D11→5G进路解锁: 车完整进入11-13DG时,关闭信号; 11-13DG:车完整出清时,延时3~4s解锁; 21DG:车完整出清时,延时3~4s解锁。 5G 信号关闭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延迟3~4s后 11-13DG解锁 延迟3~4s后 21DG解锁 延时原因:防止尾车(或轻车)抖动出现假出清,导致提前错误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分段解锁简要过程: • 关闭信号; • 对列车进路,列车压入进路即关闭信号; • 对调车进路,车列完整进入进路时关闭信号。 • 车列完整通过区段; • 延时3~4秒; • 区段自动解锁 对进路中每个区段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区段故障解锁: • 列车通过进路时,当进路中设备故障,使进路无法正常解锁(因不满足“三点检查”条件)时,需采用区段故障解锁使未解锁的部分解锁。 • 例:D11→5G进路: 5G 信号关闭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三点检查”不满足,无法自动解锁 该区段故障无法解锁 对21DG:采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 对11-13DG:故障修复后,采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引导接车 • 前面介绍的进路能建立、能开放信号,前提条件是进路中信号设备工作正常(不出现故障)。 • 接车进路内信号设备故障情况下要求接车,此时接车进路无法正常建立。 • 以引导方式接车: • 引导进路 • 引导总锁闭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引导进路: • 接车进路上轨道电路故障占用或进站信号无法开放允许灯光时,以引导进路方式接车。 • 办理引导进路后进路锁闭,进站信号开放HB灯。 • 列车压入进路时信号关闭。 • 值班员确认列车完整进入股道后,人工将进路解锁。 • 作业安全:由设备+人工保证;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7 D11 SIII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引导总锁闭 • 接车进路上道岔失去位置时,以引导总锁闭方式接车。 • 办理:人工将接车进路上道岔操纵到进路位置,人工确认故障道岔在进路位置,然后办理引导总锁闭,将本咽喉所有道岔锁闭,开放HB灯。 • 列车压入进路时信号关闭。 • 值班员确认列车完整进入股道后取消所有道岔的锁闭。 • 作业安全:由设备+人工保证; 5G XD S5 13 11 25 IIIG 21 D11 7 SIII 引导总锁闭
2.车站联锁原理>进路控制过程>进路解锁 • 进路处理过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