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5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 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muguangzong@163.com. 1. 1. 2. 3. 人口素质的基本内容. 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 内 容. 2. 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品质),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上世纪 90 年代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鲁迅:人立尔后万事举。素质立国论。.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2011.4.26. 第二, 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重视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ri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口素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口素质 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muguangzong@163.com 1

  2. 1 2 3 人口素质的基本内容 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 内 容 2

  3. 基本国策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品质),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 上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 鲁迅:人立尔后万事举。素质立国论。

  4.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2011.4.26 • 第二,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重视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 第一节 人口素质的基本内容 • 人口素质的概念 • 人口素质的度量 5

  6. 西方对人口素质的关注 • 在西方人口学说史上,对人口素质问题的关注向来较少,如著名人口学家豪塞和邓肯于1959年为“人口学”下定义时,“经过审慎考虑”,还是删去了有关人口“质量”的内容。 • 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阿。朗德里(A.Landry),他在发表于1949年的《人口概论》中曾区分过“量的人口学”和“质的人口学”,并认为后者以人类生理、智能、伦理、优生学的资质为研究对象。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索维(A.Sauvy )在初版于1952年的名作《人口通论》中也曾以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西方人口学家向来不予关注的人口素质问题。 • 他在第21章中分析了有关质量人口学的几个问题,如优生问题、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的关系问题、智力遗传问题、各民族差别问题及安乐死问题等。索维还区分了优生学和环境学,在他看来,两者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改进人类的质量,不过前者是通过遗传,后者则是通过改变环境。 • 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素质的讨论最著名当首推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 。

  7.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质量 • 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一种资本类型(【美国】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之父),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表现为人的素质和能力。 • 从人口学角度看,我认为,人力资本包括数量资本、质量资本和结构资本。 • 从内容说,包括了知识资本、技能资本、体能资本、道德资本。 •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 •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成为经济发展关键。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 “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口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

  8. 【美国】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美国】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 【美国】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9. 一、人口素质的概念 • 北京大学人口所前所长张纯元教授 在《人口理论教程》(1985)一书中定义如下:"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 反映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科学研究成果的《人口学词典》也持相同看法,并进一步将“人口质量”的含义概括为“反映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 9

  10. 结构主义的观点 • 当时在山西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梁中堂教授等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构成、人口健康状况构成、业务技术熟练程度构成、教育水平构成和社会阶级构成等。

  11. 人口素质与人口质量 • “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和人口品质均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tion Quality一词,其所指是同一的,至于使用哪一术语,一来与时代背景有关,二来与研究者的偏好有关。人口素质一词的普遍作用,可能与人们对质量与素质的不同理解有关,质量可通用于任何事物的质的一面,而素质似乎只能用于人类方面(朱国宏1994)。 •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两者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人口质量是相对于人口数量和就人口的总体而言的,而人口素质则是指人口质量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健康方面、文化教育方面。

  12. “人口素质”不同于“人的素质” • 素质概念被社会学引用后,被定义为“一个人的品德、作风、智力、能力等诸方面素养的总和”。 • 有人曾经对国民素质从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科学、健康、职业、审美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归纳出了24种缺陷

  13. “人口”范畴和“人”的概念的两个最大区别:“人口”范畴和“人”的概念的两个最大区别: • 一在总量,二在结构。 • 系统论的观点早就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 • 也就是说,一定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某一个人口所具备的功能。这种种“功能”自然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人口的“素质”或者说“质量”。

  14. 人口的属性是双重的 • 看到“人口”与“人” 的区别并不够,还应当看到两者的联系。 • 从统计学角度界定人口也还不够,还应当从社会学角度来观察“人口”。否则就会像马克思曾经所说的:人口就变成了一个混沌的表象、一个数字的堆积、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 • 总之,人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 人口数量是人才产生的基础 • 人才是全部人口中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那部分人口。 • 假定人才产出率相同,人才数量与人口基数有关。

  15. 人口素质外延 • 健康素质 •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 文化素质 • 智力素质、审美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 道德素质 •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敬天爱人,乐天知命

  16.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 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17. 从系统的观点思考人口素质 • 广义的人口素质不仅仅涵盖一定时空中人口系统中个体素质的总和,而且包含个体素质的整合和互动。 • 广义上认识人口素质,首先要区分个体的人的素质和总体的人口质量的差别。 • 人口素质不是个人素质的简单加总或任何形式的加权和,而是个人素质的有机组合,具有系统性即整体性、组织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

  18. 人口素质的外延 • 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 • 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事实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

  19. 冯鹏志、郝永平著:《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冯鹏志、郝永平著:《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 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公民在思想、心理、科技、文化、身体、道德、法律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内在修养和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外在气质(序言)。 • 亚洲小龙的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素质良好的人民 • 敬拜祖先、价值认同、珍重传统、忧患意识、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公益精神、包容主义(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国家素质=领导素质+社会价值)、勤劳俭朴、履行义务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李光耀称之为“新加坡人民基本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 西方化过程中,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和享乐主义在年轻一代盛行。中国需要东方特色的思想文化建设。

  20. 3S意识:忧患意识 • 生存(Survival) • 安全(Security) • 成功(Success) • 西方的先进技术+日本的效率和纪律+东方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新加坡的现代化

  21. 固守儒家伦理 建立文化自觉 • 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五大价值观: •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 家庭为根,文化为本 • 关怀扶助,尊重个人 • 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 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 新加坡精神 • 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

  22. “素质”即“潜能” • 包括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 就人口素质的内在结构来看,包括了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或简称心理素质

  23. “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其理由是:“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其理由是: • 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去,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就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国际比较 • 即便是泛人类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指标分类和量化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24. 人口素质木桶理论 • 所谓“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是从科学哲学常讲的“水桶现象”中获得启发的,即一个水桶的容量受制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假定水桶的周边是参差不齐的话。 • 人口素质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分属两个层面的。 • 一是人口素质存量水平的高低问题, • 二是人口素质潜能开发水平的高低或转化程度的大小问题。

  25. 中国人口素质的“短板效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素质方面(如 道德教育的缺失)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正确评价人才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机制,中国才能塑造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机制,让人口素质潜能不断喷发出来。 •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口质量投资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口质量投资则大致包括了优生优育投资、文化教育投资、健康卫生投资和环境优化投资。

  26. 分人口素质 • 出生人口素质: • 我国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发 国家,每年大约有20到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到120万,大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到6%。

  27. 我国面临规模较大的出生缺陷人口负担。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前就已发生的任何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智力听力障碍、遗传代谢疾病等。 • 综合我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及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的专题调查,并通过与国外资料比较分析,估计我国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为20-30‰,单基因疾病为10-20‰,染色体病为6‰左右,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10‰左右。 • 因此,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至少在50-60‰以上,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出生缺陷至少有80-120万。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升高的态势。

  28. 独生子女人口素质 • 劳动力人口素质 • 流动人口素质 • 女性人口素质 • 老年人口素质

  29. 二、人口素质的度量 •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一般的常用性指标有: •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以及平均增长速度 • 相对的平均体力和耐力水平 • 残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 • 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卫生统计年鉴)

  30. 人口健康素质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测度儿童人口的健康 • 从1991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18.5 ‰ • 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 • 死亡率从1990年的94.7/10万下降到2008年的34.2/10万 • 新法接生率:由卫生技术人员接生新生儿比例 • 2008年达到99.1% • 避孕普及率:2007年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9.74%

  31. 千年发展目标 • 降低儿童死亡率 • 改善孕产妇保健 • 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 国际人发大会 • 享有基本保健和卫生服务、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中心战略。

  32. 中国卫生费用比重和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和《2008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3. 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 • 2008年分别为90.96%和87.01% • 全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率(2009,0.057‰) • 成人艾滋病毒感染率(15-49岁) • 正确了解艾滋病的人口比例(15-24岁)

  34. 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 • 从1990年的67%上升到2006年的88% • 使用改善的公共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07,57.0%。

  35. 农村人口改善饮用水情况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6. 人口健康素质 • 健康人口、亚健康人口和病患人口比重 • 某著名城市60%人口处在亚健康状态 • 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 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 主要死因死亡率 • 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所占比重 • 2005年,北京9.8%,上海5.79%,大连8.85%,深圳4.75%。

  37. 体育人口:概念和测度 • 在校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 • 体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体育人口:每周活动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体育活动强度在中等以上的人口(1997) • 体育人口、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 • 体育人口包括了“当然体育人口”和“或然体育人口” • 当然体育人口,包括了从事体育工作专业人员、武装力量人员、在校学生。 • 或然体育人口,是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成年人口。

  38.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调查: • 全部体育人口比重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3%。 • 2000年,我国16-70岁“或然体育人口”占18.3%(1.58亿),比1996年增长2.8%,增加1800万。 • 在16-70岁人口中,男性占20.2%,占全国总人口的11.4%,在体育人口中占62.5%。 • 女性占15.8%,占全国总人口的6.9%,在体育人口中占37.5%。

  39. 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健康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40. 人口文化素质 •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一般的常用性指标有: • 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 • 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 • 大专及以上人口(人才)的比重、构成与分布 •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等。

  41.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每10万人口中拥有某一文化程度的人口数

  42. 粗文盲率、一般文盲率 识字率=1- 文盲率。 粗文盲率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国际规定,15岁+人口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才被视为真正的文盲。 也可以分性别、年龄计算文盲率:某时点某年龄组某性别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 分年龄组文盲率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可以较好反映不同年龄组人口 的识字水平。

  43. 在业人口文化教育素质 指某一时点在业人口中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也可以分性别、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计算此指标。

  44. 人口总体文化教育水平 公式中的起始年龄可变,例如,25岁。 但分子分母的统计口径应该一致。

  45. 人口文化教育结构状况 指某时点受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通常用万分比表示。 初等教育:小学 中等教育:初高中及中专 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

  46. 人口的潜在优势 • 中央提出将人口压力转换成人力资源优势,就是要在人口总量中提高人才比重。 • 根据五普,大专以上人口4571万,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5.15%。由此可见,人口数量的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成人才资源的优势。 • 一方面,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人口的总体素质不高。

  47. 全国6+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改革开放三十年报告之六,国家统计局网站

  48. 每十万人口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提高 • 大专及以上 • 1964年——416 • 1982年——615 • 1990年——1422 • 2000年——3611

  49. 人力资本投资任重道远 中国与部分国家25-64岁人口受教育状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