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2.1k Views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舊約聖經一覽表. 利未記. 申命記. 路得記. 歷代志上. 歷代志下. 以斯帖記. 歷史類. 創世紀. 出埃及記. 民數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撒母耳上. 撒母耳下. 列王紀上. 列王紀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讚美詩篇類. 約伯紀.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西結書. 哈該書. 瑪拉基書. 何西阿書. 撒迦利亞書. 但以理書. 阿摩司書. 哈巴谷書.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約珥書. 彌迦書. 先知類. 西番亞書. 耶利米哀歌. 約拿書. 那鴻書.
E N D
舊約聖經一覽表 利未記 申命記 路得記 歷代志上 歷代志下 以斯帖記 歷史類 創世紀 出埃及記 民數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撒母耳上 撒母耳下 列王紀上 列王紀下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讚美詩篇類 約伯紀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西結書 哈該書 瑪拉基書 何西阿書 撒迦利亞書 但以理書 阿摩司書 哈巴谷書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約珥書 彌迦書 先知類 西番亞書 耶利米哀歌 約拿書 那鴻書 俄巴底亞書
1000 931 722 586 539 年代(主前): 以色列國: 北國 大衛、所羅門 南國 聖經書卷: 王上1-11 詩 箴 傳 歌 王上12 王下24 (代上,下) 拉 尼 斯 歷史事件: 國度分裂 撒瑪利亞淪陷 耶路撒冷淪陷 巴比倫淪陷 以利亞 以利沙 約珥 俄巴底亞 約拿 阿摩司 彌迦 以賽亞 何西阿 那鴻 西番雅 哈巴谷 耶利米 但以理 以西結 哈該 撒迦利亞 瑪拉基 先知:
約雅斤抬頭 27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 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分,終身都是這樣。【王下25:27-30】 11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馬太福音1:11】
舊約聖經中,被擄以後, 共有三卷歷史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另有五卷先知書:《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
歸回, 恢復, 重建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猶大國在公元前606年約雅敬王的時候被擄, 巴比倫第一次攻破耶路撒冷,有很多神的百姓在這次裡被擄去,但以理被擄。 • 第二次被擄是在公元前597年,約雅斤作王的時候,這一次的被擄,王宮裡的寶物,聖殿裡的器皿,大能的勇士,貴族,像以西結都在其中,他們都被擄到巴比倫去了。 • 第三次的被擄是更大,更全面的了,那是在公元前586年,西底家作王的時候,整個被擄。
全面的被擄,亡國 • 雖然耶利米警告他們,但是公元前586年,終於被巴比倫全面的滅城,西底家王眼睛也被剜了,城牆被拆毀,聖殿被火焚燒等等。這是全面的被擄,亡國了。
聖經的預言,70年之後的歸回。 • 70年之後,就是公元前536年,完全照著聖經的預言,70年之後被擄的歸回。 • 公元前536年,《但以理書》(5章)伯沙撒王狂傲的時候,當夜他的王位被廢掉,波斯、瑪代取代了他,古列王興起。在公元前536年,古列王元年,他就下令讓被擄的人可以歸回。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在最早的猶太和基督教正典目錄中原為一本書,統稱為《以斯拉記》。《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在最早的猶太和基督教正典目錄中原為一本書,統稱為《以斯拉記》。 主後二世紀,教父俄利根將它分成《以斯拉記上、下》兩冊; 之後教父耶柔米則將此兩冊書更名為《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 主後1448年,希伯來文舊約聖經,才正式分成《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
傳統相信《歷代志上、下》、《以斯記》《尼希米記》均為文士以斯拉所整編,傳統相信《歷代志上、下》、《以斯記》《尼希米記》均為文士以斯拉所整編, 。「以斯拉」原文字義是耶和華的幫助者 因寫作風格和用詞習慣頗多相似之處, 極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三批歸回 • 公元前536年,這是第一批所羅巴伯和大祭司,他們帶著一批百姓回來。 • 第二批的歸回是在公元前457年,以斯拉帶領神的百姓歸回。 • 第三批歸回是13年以後,公元前444年,尼希米率領百姓歸回。
本書中記載了王室後裔所羅巴伯(二2;三2,8;四2,3;五2),而他的名字也出現在《馬太福音》耶穌的家譜中(太一12~13),本書中記載了王室後裔所羅巴伯(二2;三2,8;四2,3;五2),而他的名字也出現在《馬太福音》耶穌的家譜中(太一12~13), 本書的重建事工正是為耶穌基督的降生鋪路。
一、第一次回歸與重建聖殿(一至六章) 1.首批聖民回歸(1~2章) 2.重築祭壇(三1~7) 3.重建聖殿(三8~六15) 4.重行禮儀(六16~22)
以斯拉記1:1-3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 在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 願神與這人同在。”」
約有五萬遺民回去重建聖殿,其間歷經外族人的反對、刁難,長達約二十之久約有五萬遺民回去重建聖殿,其間歷經外族人的反對、刁難,長達約二十之久 以斯拉記有6份, 52節記載官方案卷, 信件。 (1)古列王詔令(1:2-4)。 (2)利宏和其他人對猶太人的控告(4:9-16)。 (3)亞達薛西一世的回復(4:17-22)。 (4)達乃的報告(5:6-17)。 5)古列王詔令備忘錄(6:2下-5)。 (6)大利烏對達乃的回復(6:6-12)。 後是在文士以斯拉的率領下,另有千名以上的遺民,回到故土,重整宗教生活。
第一批歸回:重建了祭壇與聖殿 • 所羅巴伯第一批的歸回他們重建了祭壇,重建了聖殿 生活的次序和生活中心的重建。 • 祭壇是講到讓主居首位,生活次序的恢復。 • 聖殿:事奉中心的重建: 事奉神,為了敬拜神。 • 我們現在生活: 工作, 孩子, 家庭, 世界的享受,我自己第一?
二、第二次回歸與重整聖民(七至十章) 當時屬靈及道德生活: 省長祭司,下及布衣,大都跟拜偶像的外邦人混婚。他們參予其事,容這禍害存在他們中間,以至危及新一代。猶太人不察,以至當時外邦人的數目竟然超過了猶太人的數目,獨特的民族有被吞沒或同化之危險了, 1.次批聖民回歸(7~8章) 2.認罪悔改(9~10章)
第二批歸回:恢復聖言和生活 神話語,在神百姓中間該有地位恢復了。當以斯拉在那裡打開律法書宣讀的時候, 所有百姓都站起來聽。當他們聽完神的話,他們一起在主面前哭、悔改、禁食,他們對神的話這麼強烈的反應,
以斯拉出身祭司世家(參七1;王下廿二8),是個精通摩西律法的文士(參七6)。他在主前458年接受波斯王亞達薛西的命令,帶領第二批被擄的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參七11~28)。他在耶路撒冷,教導回歸的猶太人認識律法,並為違背律法而認罪、悔改(參九~十章)。以斯拉出身祭司世家(參七1;王下廿二8),是個精通摩西律法的文士(參七6)。他在主前458年接受波斯王亞達薛西的命令,帶領第二批被擄的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參七11~28)。他在耶路撒冷,教導回歸的猶太人認識律法,並為違背律法而認罪、悔改(參九~十章)。 1 在所羅巴伯回國80年後,即被擄後最少150年。 2.家譜(拉7:1-5)他是祭司,又是文士(7:6)。
屬靈生命 • 他屬靈的價值(7:10); • 把一切成功歸榮耀給神(7:27-28); • 藉禱告信靠耶和華(8:21-23); • 為百姓的罪痛心疾首(9:3-4); • 為百姓自卑認罪(9:5-15);他勇於對付罪(雜婚問題)(10章)。
文士以斯拉彙集了當時的舊約各書,除了一、兩卷尚未問世之外,其餘均由他將它們編纂分冊。到大約主前四百年,才由稱作「大會堂」的文士團體,將全部三十九卷認定為舊約聖經文士以斯拉彙集了當時的舊約各書,除了一、兩卷尚未問世之外,其餘均由他將它們編纂分冊。到大約主前四百年,才由稱作「大會堂」的文士團體,將全部三十九卷認定為舊約聖經
第三批歸回:重建城牆 • 第三批的歸回,就是我們要讀的尼希米他們的歸回。他們是重建城牆。城牆有三個重要的意義。 • 第一‧是界線; • 第二‧是保護; • 第三‧具體的見證。 當重建城牆的時候,是重建生活範圍(Environment)
本書著者,為哈迦利亞的兒子尼希米Nehemiah(意耶和華是安慰)。他作過波斯王亞達薛西的酒政,後受封為猶太的省長,有十二年之久,(尼一1 ,11;五14)。
尼希米記是聖經中論及個人為神作工的經典 值得基督徒效法: 尼希米不是祭司,不是文士,也不是先知, 更不是君王,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只不過是一位基督徒從業人員,一位平信徒 王的酒政;城牆的建築者;耶路撒冷及其鄰地的省長。
十二年後,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國內的情況又陷在悲痛混亂之中:十二年後,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國內的情況又陷在悲痛混亂之中: (1)猶大省遭大難,百姓受淩辱(一3)。 (2)城牆被拆毀(一3)。 (3)城門被火焚(一3)。 (4)民生極窮困(五3)。 (5)賣兒為生(五5)。 (6)官長及貴胃搜刮民脂民膏(五7)。 (7)再度與外邦人聯婚(十三23)。
他常為工程 禱告(1:5-11; 2:5; 4:4-5, 9; 6:9); 歸功於神(2:8, 18)。 城牆的建立表示在猶太地區重建家園,更意味著整個猶太團體的建立,與信仰恢復,使猶太人信仰純淨
一、尼希米決定返回猶大(1:1-2:8) 二、尼希米督建城牆(2:9-3:32) 三、 敵人的破壞行動(4:1-23) 四、民生疾苦(5:1-19) 五、 敵人的陰謀(6:-19) 六、 守衛聖城(7:1-73) 七、 宣讀律法並與神立約(8:1-10:39) 八、 遷徙至耶路撒冷城內(11:1-36) 九、 祭司利未人名錄(12:1-26) 十、城牆落成典禮(12:27-47) 十一、一連串的宗教改革(13:1-31)
重建城牆的敵對者 撒馬利亞人的由來:尼希米之前300多年,北國亡(主前722年)亞述國把外族俘虜遷移到以色列, 外族俘虜通婚後的混血後裔便是撒馬利亞人, 互不往來,兩族互相仇恨 惱怒重建城牆: 撒馬利亞省長參巴拉與大祭司為姻親關係,可能想成為猶大省長. 用嗤笑、恐嚇和詐騙,想迫使尼希米放棄 波斯王官員多比雅──負責管理亞捫人,基於利益上的衝突
【尼希米】 乃安慰人的, 祈禱有力的, 犧牲的, 有信心的,(一9), 極有膽量的(四4,9;六9,11) 信行合一的, 為人表率的(四21-23;六3)乃不徇人情的(五7-13;十三11,)有恒心毅力的(六15),乃表裡並重的.
西元前516年以色列重建聖殿完成。 西元前486年薛西王一世(亞哈隨魯王)登基。 西元前486~480年以斯帖記記載。
靈裡的順服 以斯帖終於服了下來對末底改說:「你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太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以斯帖記四章16節)「我若死就死吧!」
聖靈的感動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太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四章14節)神今天用你,是神看重你。
靈裡的等待 以斯帖卻不慌不忙地說:「王若以為美,就請王帶著哈曼今日赴我所預備的筵席。」〔以斯帖記五章4節)。 王果然照辦,哈曼立刻來赴以斯帖的筵席。好不容易哈曼和王都在,現在應該是最好揭發哈曼的機會。如果王蒙光照的話,問題不都解決了嗎?
靈裡的等待 不料以斯帖卻回答說:「我有所要,我有所求。我若在王面前蒙恩,王若願意賜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請王帶著哈曼再赴我所要預備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問的說明。」〔以斯帖記五章7-8節)。
聖靈裡的誇勝 • 後來以斯帖又求王,在書珊城猶太人的保衛戰多加一天,允准猶太人在亞達月十四日繼續爭戰。為什麼要再給一天呢?因為亞達月十三日,他們已經把哈曼的十個兒子都治死了。但是十四日那一天呢?他們要把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體掛起來,不只哈曼要掛在木架上,哈曼的十個兒子所代表的邪情私欲也要掛在木架上。
陶醉驕傲自大中 王就問哈曼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當如何待他呢?」哈曼心中暗喜,以為王的心中除了他還有誰呢?結果哈曼的回答當然都是照著他自己的身材來訂做的:「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當將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禦馬,都交給王極尊貴的一個大臣,命他將衣服給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穿上,使他騎上馬,走遍城裡的街巿,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就如此待他。」(以斯帖記六章7-9節) 王以這話為美,要哈曼立刻照辦
<從以斯帖學個比方——羅馬書淺釋> • 看圖識字:羅馬書與以斯帖記 • 羅馬書:文字式的以斯帖記 • 以斯帖記:圖畫式的羅馬書
人物的屬靈意義 • 第六章】細說亞哈隨魯——我們的魂 • 第七章】末底改和以斯帖——聖靈和我們的靈 • 第八章】細說哈曼——我們的肉體 • 第九章】細說普珥節——聖靈中的喜樂
以斯帖記的靈意大綱——聖靈工作的幾個步驟 1. 書中人物的屬靈意義 2.認識我們的魂 3. 認識聖靈和更新的靈 4. 認識我們的肉體 5. 聖靈工作的幾個步驟 6. 聖靈工作的終極目的
最後的三本歷史書,是以色列人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最後的三本歷史書,是以色列人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本書所記史實至為重要: • 民族的復興, • 維持信仰和血統的純正, • 耶穌基督降生的, • 指引我們新約時代的信徒,如何興起迎接基督的再來。
西元前336~323 希臘亞歷山大帝國 西元前250 七十士譯本 西元前200 撒都該人興起 西元前167 馬加比革命 西元前166~142 馬加比王朝 西元前165 法利賽人、愛色尼人、奮銳黨、希律黨興起 西元前142~63 哈斯摩尼王朝 西元前63 羅馬龐貝攻入耶路撒冷 西元66~70 猶太戰爭,西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