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91 Views
專題研習評量工作坊. 譚寶芝 關秀娥. 內 容. 尋找意義 : 評量的目的 達成共識 : 準則的訂立 善用工具 : 方法的運用 借鑒友校 : 南約中學個案討論 走出香港 : 外地經驗分享 總結. 我的期望. 名正言順. 評量 (assessment) 是甚麼 ? 一提及評量,我會想到 …… 如果你在接著出現的課堂上負責評量,你會 做甚麼 ? 原因為何 ?. 評量是 : 本質是 : 教與學互動合作以達成學習目 標的機制 方法是 : 在過程中有系統地觀察,蒐集 和記錄學生表現的證明 目的是 : 最終為改善教學.
E N D
專題研習評量工作坊 譚寶芝 關秀娥
內 容 • 尋找意義: 評量的目的 • 達成共識: 準則的訂立 • 善用工具: 方法的運用 • 借鑒友校: 南約中學個案討論 • 走出香港: 外地經驗分享 • 總結
名正言順 • 評量 (assessment)是甚麼 ? • 一提及評量,我會想到…… • 如果你在接著出現的課堂上負責評量,你會 做甚麼? 原因為何?
評量是: • 本質是:教與學互動合作以達成學習目 標的機制 • 方法是:在過程中有系統地觀察,蒐集 和記錄學生表現的證明 • 目的是: 最終為改善教學 反思討論 • 口頭指導 • 口頭評語 • 給予分數/等級 • 填寫評分表 • 鼓勵 • 觀察 • 聆聽……
測驗 test • 考試 examination • 評量 assessment • 量度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 階 段 性 評 量 • 讓學生和教師知道學習的情況和進展,教師便能給予學生回饋,改善教學。 • 總 結 性 評 量 • 在完成某一個學習階段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作評分及分級之用。 名詞闡釋 • 靜態 > 動態 • 機構 > 個人 • 正式 > 非正式 • 虛構 > 真實 • 教師主導>學生為本 …...
主觀 不公平 不一致 不全面 評量準則 簡介 • 以中二級說話能力為例,與組員商討學生應有的表現。 假如你們一同參與評量,會出現甚麼問題? 構想的準則是否適用?
評分類目rubrics • 分析學習活動 (Task)的特質及要求,把其中重要而可判斷的,歸納成評分準則,並以列表方式說明 • 全面回饋 • 教學綱領 • 溝通基礎 • 劃一準則
評量準則 確立 • 學生如何熟知要求 ? • 與指導方法有關嗎 ? • 還是其他方法 ?
訂定模式 參考資料 學生習作 例子/樣本 學 生 為 本 教 師 主 導 專家/教師 經驗 擬寫人員 專家/教師 學生
-> 教師修改整合 -> 師生協作 -> 學生自定 • 樣本 + 示例 • 連繫實際學習活動 • 討論:自評 + 互評 評量準則 使用方法 • 自評 • 反思日誌 …… • 互評 • 網上系統/學習檔案 ( http://www.cmi.hku.hk ) • 座談會 • 結題答辯 ……
過程 + 成果 評量活動=學習活動 考察、匯報、計劃、 概念圖、模型…... 階段、總結 直接、即時、適時 When 何 時 Which 何 事 教師+ 學生+ 家長+ 專家+ Who 何人 Where 何 地 表現評量 考場、課室、 校內、校外…...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hy 為 何 How 如 何 互評、自評、 考試、書面報告、 問卷、面談、計分、 評級…... 評量目的: 知識、技能、 情意、心智習性
蒐集證明 • ……學生學習的軌跡和改變的情形。學習是動態的,會因時間不同,而產生質和量的變化。評量的重點擺在隨時間而產生的改變…… 你可在以下個案中歸納教師 捕捉這變化的軌跡的方法嗎?
新界鄉議局南約中學 經驗分享
先考慮學習成果 > 再構思如何搜集證明 > 安排學習活動 進展性,按每個階段期望學生持續發展的表現而設計 多樣證明,從不同學習活動,不同的評量者中獲取證明 學習藍圖
知識 4 不同學習階段進展 3 學習活動中觀察、 記錄、判斷學生的 表現 2 按重要性決定目標主次 ,哪些是關鍵的、 哪些是需要改善的…... 1 技巧 心智習性
五分鐘學習速寫 學習體會 最大收獲 行動計畫
Q & A 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