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59 Views
第七章 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掌握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和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 教学重点: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教学难点:边际产品价值;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工资、地租、利息的决定 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
E N D
第七章 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掌握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和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 教学重点: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教学难点:边际产品价值;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工资、地租、利息的决定 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由人们对要素所产出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 任何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多种生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在生产过程中是功能互补的。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产品的需求中,产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其需求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厂商的成本和利润,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 2、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大,产品的价格高,则生产这种产品时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多,反之,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少。 3、生产技术状况 如果生产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对资本需求量大;如果生产技术是劳动密集的,则对劳动的需求量大。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量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即MR=MC。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最优产品数量决定,也适用于最优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决定,但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特点,在生产要素决定中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含义也有自己的特点。 1、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为了分析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首先要引出边际生产力的概念。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可用边际产品价值(简称VMP)来表示。边际产品价值VMP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可用下式表示:VMP=MP·P
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厂商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就可表示为: C=W·L 即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的乘积。其中,要素价格w是既定不变的常数。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何一家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要素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换句话说,要素价格与单个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没有关系。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方程对要素的导数恰好就等于劳动价格:dC(L)/d(L)=W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根据上面的讨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W,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所谓边际产品价值VM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 或者 MP·P=W 当上述原则或条件被满足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量。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个厂商来说,价格是变动的。因此,边际收益不等于价格。边际收益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与价格水平。这时,生产要素需求仍要取决于MR=MC,因此,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仍然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在于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同,从而在同一生产要素价格时,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不同。一般而言,价格相同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量大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二、 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由要素的生产成本决定,更确切地说,是由要素的边际生产成本决定的。由于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点,性质差异很大,因而无法对其供给作一般的、普遍的说明。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一样,由于各种生产要素来源和自然属性不同,其供给特点也各不相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其市场价格高低只与需求大小有关,和供给相对无关。比如像土地这类生产要素。第二类是资本品,它是利用其它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也和其它产品一样,这一行业的产品可能是另一行业的生产要素,比如汽车轴承,是轴承厂的产品,但它是制造汽车的部件。这种要素的供给与其它产品一样,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第三类是劳动,这类生产要素的供给有其特殊性,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曲线。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物品的价格一样,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是由要素的供求所决定的。根据以上对生产要素供求的分析,一般而言,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样,就可以用图说明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要素价格 S p D q 0 要素数量
第二节 工资、地租、利息的决定 一、劳动的供求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2.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这是由提高工资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所决定的。
3.均衡工资的决定 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且随着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图中劳动需求曲线D和劳动供给曲线S的交点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均衡工资为W0,均衡劳动数量为L0。
二、土地的供求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1.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价格即地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将是一条垂直线。 2.土地的需求曲线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此,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三、资本的供求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与利息 1、资本的定义 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2、利息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通常所说的利息不是指其绝对量,而是指其相对量即利息率。利息率的高低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
(二)利息的性质 经济学家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为何资本要支付利息以及为何资本能够带来利息。 1、时间偏好与资本利息 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具有一种时间偏好,即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是偏好现期消费的,从而同一物品未来的效用总是低于现期的效用。 2、迂回生产与资本利息 经济学家用迂回生产理论来解释这一点。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即人们先生产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等资本品,然后再利用这些资本品去生产消费品。迂回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
r S r0 E D O K0 K (三)均衡利率的决定 在资本市场上,利息率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在图中,资本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此点所对应的r0为均衡利率,K0为资本的均衡供求量。
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一、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是衡量一个经济社会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平等程度的方法,是由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茨于1905年提出来的。它是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通过对经济社会各阶层人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进行测定而得出的。他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向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ODL越弯曲,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即折线OHL为完全不平等,直线OL为完全平等。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平等也不是完全不平等。曲线曲线ODL越是凸出,即它与OL线围成的面积越大,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ODL越弯曲,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即折线OHL为完全不平等,直线OL为完全平等。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平等也不是完全不平等。曲线曲线ODL越是凸出,即它与OL线围成的面积越大,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
二、基尼系数 将洛伦茨曲线与OL线围成的面积A叫做“不平等面积”,A+B为“完全不平等面积”,那么,A/(A+B)就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时收入绝对平均。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一,这时收入绝对不平均。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