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568 Views
梵蒂岡博物館 彼得大教堂. 207 陳巧妮 賴翊瑋 陳裕萱製. 目錄. 梵蒂岡博物館介紹 起源 主要展館 主要藏品 梵蒂岡之 旅 梵 諦岡展覽品. 梵蒂岡博物館(意大利語: Musei Vaticani )位於梵蒂岡城內,由羅馬梵蒂岡大道( Viale Vaticano )可達。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 16 世紀時,教皇儒略二世創建了博物館。遊客在遊覽梵蒂岡博物館時會經過由拉斐爾裝飾的西斯廷禮拜堂和拉斐爾房間( Stanze di Raffaello )。
E N D
梵蒂岡博物館 彼得大教堂 207 陳巧妮 賴翊瑋 陳裕萱製
目錄 • 梵蒂岡博物館介紹 • 起源 • 主要展館 • 主要藏品 • 梵蒂岡之旅 • 梵諦岡展覽品
梵蒂岡博物館(意大利語:MuseiVaticani)位於梵蒂岡城內,由羅馬梵蒂岡大道(VialeVaticano)可達。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16世紀時,教皇儒略二世創建了博物館。遊客在遊覽梵蒂岡博物館時會經過由拉斐爾裝飾的西斯廷禮拜堂和拉斐爾房間(StanzediRaffaello)。梵蒂岡博物館(意大利語:MuseiVaticani)位於梵蒂岡城內,由羅馬梵蒂岡大道(VialeVaticano)可達。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16世紀時,教皇儒略二世創建了博物館。遊客在遊覽梵蒂岡博物館時會經過由拉斐爾裝飾的西斯廷禮拜堂和拉斐爾房間(StanzediRaffaello)。 2007年底止,博物館當年的參觀人數達到4,310,083人次。 梵蒂岡博物館介紹
起源 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年前購買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這座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的雕像於1506年1月14日在聖母大殿附近的一個葡萄園裡發掘出來。教皇儒略二世派朱利亞諾·達·桑迦洛(Giulianoda Sangallo)和米開朗琪羅去查看發掘成果。在他們的推薦下,教皇當機立斷從葡萄園主那裡買下了雕像。在發掘出雕像整一個月後,教皇就在梵蒂岡向公眾進行了展示。2006年10月梵蒂岡博物館慶祝建館500周年之際,向公眾開放了梵蒂岡山丘上公墓的發掘現場。
主要展館 庇奧-克里門提諾博物館(MuseoPio-Clementino):以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為主,《拉奧孔與兒子們》陳列其中; 格里高利-伊特魯斯博物館(MuseoGregoriano-Etrusco):以公元前4世紀以前的收藏品為主; 拉斐爾畫室(StanzediRaffaelo):由拉斐爾及其徒弟們的壁畫裝飾的館室,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雅典學院》; 梵蒂岡畫廊(PinacotecaVaticana):主要收藏繪畫作品,包括拉斐爾、達芬奇和卡拉瓦喬等人的名作。
主要藏品 1.卡拉瓦喬的幾幅繪畫,包括《基督下葬》 2.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肖像畫《在曠野的聖哲羅姆》 3.安吉利柯、喬托、 拉斐爾、尼古拉·普桑和提香的繪畫作品 4.古羅馬雕塑、墓碑和碑銘,包括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巴爾巴圖斯的墓志銘 5.拉斐爾的大量作品,包括《雅典學院》
梵蒂岡之旅 • 梵諦岡表面看似一個彈丸之地,對我來說,卻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歷史寶庫光是在梵諦岡美術館就值得花上大半天,更何況還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地方當然,來到梵諦岡一定不會錯過天主教國家的宗教中心~聖彼得大教堂從外面看聖彼得大教堂,或許你很難想像它的雄偉美麗 • 當你一踏進這座大教堂,你馬上就會被裡面莊嚴肅穆的氣氛,以及精美的壁畫雕刻給深深吸引羅馬式建築的聖彼得大教堂,擁有偌大的空間每一個圓頂上,都保有精緻豐富的壁畫,還有說不完的聖經故事圖像你可以感受到這個空間裡的神聖氣氛,每一絲目光都離不開聖經裡的真理與教義彼得是耶穌最鍾愛的大弟子,這座教堂也是以彼得為名,當然少不了聖彼得的雕像傳說旅人來到這裡,一定要摸彼得的右腳,可以換來旅途平安就這樣,你不難發現彼得的腳ㄚ已經被磨得發光發亮在聖彼得教堂裡,最醒目的莫過於這座青銅打造的主祭壇這座主祭壇身形真的非常巨大,肅立在教堂正中央,如同教宗與耶穌至高無上的權力 • 要打造這樣一座巨大祭壇,真的需要宗教力量才能達成,真的非常壯觀宗教的象徵在這座教堂裡,可以說是無所不在當你看到這個徽章上的象徵~三隻蜜蜂,這就是教宗的象徵,顯示這裡是教宗所在地在聖彼得大教堂的中央,擁有一個巨大的圓頂,圓頂中心也就是這座教堂的最高點 • 如果你有時間,也可以排隊爬上這座圓頂,俯瞰整個梵諦岡與聖彼得廣場而從教堂內部仰望,你可以感受到這座教堂宏偉的氣勢,更可以見到人的渺小教堂內,更有許多工匠的精美作品,就像是這座聖人像 • 他身穿的袍子上,可以見到流暢逼真的折痕,彷彿他就在你面前奔跑而過就連他手上拿著那條覆蓋在耶穌臉上的巾布都有清晰可見的耶穌面貌,精細的刻工,真是令人折服當你踏出聖彼得教堂大門,眼前就是偌大的聖彼得廣場 • 是教徒與神職人員面見教宗、望彌撒的地方,滿滿的椅子,足以見到天主教的龐大力量回頭再望四周圓弧形狀的兩側護廊,就像是耶穌雙手環抱信眾這裡還有歷代守護梵諦岡的瑞士傭兵,穿著傳統服裝 • 彷彿梵諦岡還停滯在中古世紀,而梵諦岡所擁有的宗教力量恆久不變短短半天,只能走馬看花地瀏覽梵諦岡的美,感受這裡宗教莊嚴肅穆的氣氛下次有機會再訪,一定要多停留一些時間,更深入地領略這裡豐富的藝術文物
梵諦岡展覽品 阿波羅雕像 拉奧孔祭司 基督下葬
阿波羅雕像 希腊的罗德斯岛是爱琴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2000多年前,岛上有一个繁华的港口——罗德斯港。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穿梭往来的商船每天都挤满了航道,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商业利益使罗德斯岛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德罗德斯岛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05年,马其顿帝国出动4万大军(这已超过了当时岛上的人口总数)包围了罗德斯港。岛上居民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侵略,经过艰苦战斗,罗德斯岛联邦赶跑了入侵者,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兵器。为庆祝胜利,岛上居民决定用缴获的青铜兵器为自己的守护神——太阳神西里奥斯建一座雕像。
拉奧孔祭司 拉奧孔的故事曾是索福克勒斯的一部已失傳的戲劇的主題,也被其他的古希臘作者提到過。拉奧孔為了表明特洛伊木馬是一個詭計,用一把長矛刺向木馬,不料導致殺身之禍。毒蛇是太陽神阿波羅或是海神波塞冬派出來的。拉奧孔之死讓特洛伊人相信木馬是用於獻祭的聖物。這一事件最著名的描述見於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但很可能是雕像完成之後才創作的。 雕像的創作年代眾說紛紜,從公元前20年到公元160年。從羅得島發現的Lindos雕像上的銘文表明Agesander和Athenedoros生活的年代為公元前42年之後,因而公元前42年至公元前20年為拉奧孔雕像的創作年代較為可信。 雕像當初可能是為一古羅馬富戶的居所而作,於1506年在尼祿皇帝(54年至68年在位)的金屋遺址附近被發現,表明雕像可能曾為尼祿所有。雕像也曾在提圖斯的宮殿擺放過。雕像出土後不久就被熱衷古典藝術的教皇儒略二世所收羅,並放置在梵蒂岡的Belvedere花園(現為梵蒂岡博物館的一部分)。
基督下葬 基督下葬仪式,原本是神圣而庄重的,而在卡拉瓦乔的笔下,仅仅是平凡而简单的贫民葬礼场面,画家以现实生活事件和人物,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 画面人物依对角线式排列,作为主体形象的耶稣裸体置于受光处,被塑造成强健有力,虽死犹生、俨然一位英雄的入殓的情景。约翰和彼得抱着耶稣遗体,十分虔诚。彼得被描绘成一位醇厚朴实的农民,尤其那双有力的脚特别醒目。忧伤悲哀的圣母伸出右手作抚爱的诀别,低首流泪的少女是圣徒渥娃拉,而后面那悲痛欲绝、高举双臂的女子正是被耶稣拯救了灵魂,获得新生的抹大拉,整个画面是一幅家庭悲剧的缩影写照。 用聚光、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布置画面,塑造人物主次形象,是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特征,他不受自然光源的影响,从表现画家创作意图出发,构成画面的均衡、呼应和节奏美感。
無數光輝燦爛的禮拜堂圍繞在聖彼得大 教堂的四周,從「聖殤禮拜堂」 開始—它以米開朗基羅在1499 到1500 年間為紅衣主教Jean de Bilheres所創作的著名雕塑「聖殤」為 名
一定要提到的有, 教堂內部和走廊轉變為裝飾 風格、極負盛名的青銅bal- dacchino的建造、以四座大型雕 像來裝飾支撐教堂圓頂的拱柱、 在半圓型後殿的後方設立「聖彼 得的寶座」。
聖彼得大教堂最矚目的地方, 是其拱形的圓頂設計
內部裝潢的極盡奢華, 從地板上的金屬雕刻可以窺見一二。 如圖中 這樣子的裝飾,遍佈於整個教堂的地 板。
馬賽克鑲嵌畫: 如圖上的裝飾是利用特殊的原料和 燒結技術,燒出各種顏色、深淺不同的 馬賽克小長柱,再利用工具擷取一小段 一小段,依照原稿慢慢鑲嵌到牆壁上面 去的,等到全部都鑲嵌完畢,再整面牆作 拋光的處理;即使相當靠近看,都不容易 看出馬賽克之間的接縫,而且所有的顏色漸層、 變化的豐富,都相當精細漂亮,真是令人佩服 的藝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