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1k Views
放射性实验安全培训. 同位素实验室. 防护相关知识. 实验室注意事项. 放射性事故处理预案. 位置、结构. 现同位素实验室分为 放射性实验区 和 非放射性实验 及 办公区 ,在两区中间设有 缓冲区 、更衣室。 放射性实验区内各实验室根据操作放射性活度的强弱依次排列。 各实验室均设有独立的放射性排水系统。 此外,还有放射性废物库,专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水的贮存池、净化系统等附属设施。. 仪器设备. 液体闪烁计数仪. 分子杂交设备. 放射性电泳装置. 磷屏成像系统. γ 能谱仪. 放免仪. 防护器材. 自显影操作台. 32 P 操作台. 放射性去污.
E N D
放射性实验安全培训 同位素实验室
防护相关知识 实验室注意事项 放射性事故处理预案
位置、结构 • 现同位素实验室分为放射性实验区和非放射性实验及办公区,在两区中间设有缓冲区、更衣室。 • 放射性实验区内各实验室根据操作放射性活度的强弱依次排列。 • 各实验室均设有独立的放射性排水系统。 • 此外,还有放射性废物库,专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水的贮存池、净化系统等附属设施。
仪器设备 液体闪烁计数仪 分子杂交设备 放射性电泳装置
防护器材 自显影操作台 32P操作台
放射性去污 放射性测量
设施 • 防护设备:通风柜、手套箱、有机防护屏、护目镜、铅砖、铅玻璃。 • 测量设备:液体闪烁计数仪、便携式污染检测仪、15N光谱仪、15N制样系统。 • 实验设备:分子杂交炉、恒温摇床、PCR仪、超净工作台、光照培养箱、石蜡切片机、生物显微镜、低温高速离心机、-40℃低温冰箱、曝光盒
目前开展的工作 • 动植物、土壤中放射性示踪核素的测量。 • 对放射性样品进行宏观和光学显微水平的自显影。 • 分子生物学中一些相关的放射性实验:探针标记、Northern杂交、放射性电泳、乙酰辅酶A羧化酶等活性。
相关组织花费了5年的时间在11个国家进行研究,最终拿出了这个对不同年龄、种族和教育水平的人都具有警示作用的新标识。参与这项测试者达到了1650人。相关组织花费了5年的时间在11个国家进行研究,最终拿出了这个对不同年龄、种族和教育水平的人都具有警示作用的新标识。参与这项测试者达到了1650人。 • 新标识用以识别危险性放射源,比如食物辐照器、远距离射线治疗机和工业X光机。这个标识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不可见的,但是如果有人试图拆卸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设备,它就会显露出来。因此,如果你下一次见到它,一定要迅速离开!
核衰变方式 • α衰变(Alpha Decay) • β–衰变(Beta Decay) 、β+衰变 • 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 EC) • γ跃迁 ( γ衰变,Gamma Decay)
α粒子是氦原子核 β粒子是高速电子 射 线 性 质 γ射线是高能光子
电子俘获EC • 原子核先从核外较内层的电子轨道上俘获一个电子,使之与一个质子结合转化为中子,同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故子核也是原子序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由于K层离核最近,K电子被核俘获的几率较其他壳层(L,M,……)为大。所以,电子俘获又称K俘获。
电子俘获 • 随后由-个较外层轨道上的电子跃入内层填补空缺。由于外层电子的能量比内层电子高,多余的能量就以X射线的形式释出,该X射线乃成为该子核的特征X射线。多余的能量也可以传递给更外层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轨道而释出,称俄歇电子(Auger Electron)。
X射线 电子俘获图示 俄歇电子
核衰变定律 • 核素是否衰变、核衰变速度。 • 外界因素(温度、压力等) • 核素本身所处的状态(游离态或化合态)
核衰变定律 • 半衰期 •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 T1/2) • 生物半排期(Biological Half Life; Tb) • 有效半减期(Effectivel Half Life; Teff)
核衰变定律 At = Aoe-λt T1/2 = 0.693/λ • Ao为初始时间(t=0)时的放射性活度 • At为经过时间t以后的放射性活度 • 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2.718)。
单位 •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简称活度,过去惯称放射性强度) • 国际制单位:贝可(Becquerel; Bq) • 定义为每秒一次衰变 1Bq= 1S-1 • 居里(Ci),毫居里(mCi)、微居里(μCi)千贝克(kBq)、百万贝可(MBq)
1Ci=3.7×1010Bq=2.2×1012dpm 1Bq=2.703×10-11Ci
单位 • cpm • dpm • 比活性(Specific Radioactivity)--单位质量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g、 Bq∕mol • 放射性浓度(Radioactive Concentration)--为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ml
完全标记 • 不完全标记 32P-ATP α-32P-ATP β γ α
半衰期:14.3d 能量:1.71MeV 射线类型:β- 防护:内照射、外照射(有机屏蔽) 32P 33P 3H 核素性质 半衰期:25.4a 能量:0.249MeV 射线类型:β- 防护:内照射、外照射(有机屏蔽) 半衰期:12.3a 能量:0.018MeV 射线类型:β- 防护:内照射 Company Logo
125I 35S 核素性质 半衰期:60.1d 能量:0.035MeV 射线类型:EC 防护:内照射、外照射(铅板) 半衰期:87.4d 能量:0.167MeV 射线类型:β- 防护:内照射 半衰期:5700a 能量:0.156MeV 射线类型:β- 防护:内照射 14C Company Logo
外照射防护 时间防护 剂量防护 屏蔽防护 距离防护 Block Diagram Company Logo
韧致辐射 • β–粒子在介质中受到阻滞而急剧减速时能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即X射线。它发生的机率与β–粒子的能量及介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 对常用β–源(Emax<2MeV)而言,其机率为总β–粒子数的1%左右,在防护上值得注意,即β–粒子的吸收体和屏蔽物应采用低密度材料,如有机玻璃、铝等。
内照射防护 伤口 呼吸道 皮肤粘膜 食道 Block Diagram 阻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Company Logo
进入实验室前应注意的事项 • 资质要求 • 已修《同位素应用技术》等同实验相关的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 • 参加“放射性实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班” 且通过考核。 • 试验计划 • 进入实验室前应有较完整的实验设计、并能够提供大致的日程安排,以便管理人员安排实验场地。
进入实验室前应注意的事项 • 填写实验登记表 • 包括内容有:核素种类、放射性试剂总活度、操作类型等,以便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 • 不适合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群 • 参照《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中的规定。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进入实验室;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喝水、吃东西、处理隐形眼镜和大声喧哗。 • 必须着工作服和工作牌进入实验室。进行放射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需佩戴剂量仪。正确使用工作区域和个人剂量监测仪,必要时操作人需戴口罩、面罩和防护眼镜。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开始工作前,所用桌子和通风柜表面,必须进行检测,其清洁程度必须在本底之内。 • 所有实验用品应放置在台布上;放射性操作应在铺有吸水纸的瓷盘内或手套箱里进行,以防污染桌面。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一切粉末状样品和产生尘埃的操作以及放射性物质有进入空气的可能时(如蒸发、煮沸、烘干等)都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 不得把与测量无关的放射源带进测量室;不得戴手套进入测量室和操作测量仪器;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进入其它实验室和办公室。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使用管理人员规定的防护器材进行防护,不得随意减少或变更防护器材。 • 实验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稀释液,应随时贴上放射性标记,并注明名称、数量、活度及配制日期等;工作结束时,剩余的放射性核素除按上述内容注明外,还应注明使用者姓名,交专人保管存库。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超过规定标准活度的废液和废物应回收,统一处理,不得随便把废液倒入水槽中。低活度的固体废物应放置于污物桶内,不得丢入盛放非放射性的容器内。 • 工作时必须认真、仔细,防止工作台、仪器、工作服和身体污染,如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按照《放射性事故处理预案》操作,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好事故记录。
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 •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进行湿法清扫,每次工作结束都应清理工作现场,室内用具不得擅自带出各自实验室。工作结束应将用过的器皿去污,洗净备用,用于放射性工作的器具不得拿出室外作他用。 • 服从安排和管理,对于违反本实验室规定者,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及时应进行批评指正,严重者应停止其工作。
离开实验室应注意的事项 • 最后离开实验室者应关闭水、电、门、窗。 • 试剂、实验用品摆放稳妥,以防试剂泼洒、挥发,应格外注意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品及强酸、强腐蚀性物品。 • 放射性物品及工作服等防护用品不得擅自带出实验室,如需带出实验室必须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并做记录。
离开实验室应注意的事项 • 离开实验室时告知实验室管理人员。 • 需入库处理的放射性废物需在包装外表面表明核素类型、活度、化学成分、入库时间及使用人姓名。 • 当所有实验工作结束时,相关仪器、场所需接受放射性检查合格后方可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