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73 Views
化妝品、卸妝用清潔用品中的環境荷爾蒙. 注意化妝品標示. 目前僅有少數國家要求化妝品及皮膚保養品必須做全標示,但化妝品的標示多半不清楚,而進口產品的原文化學名稱對一般人並沒有多大幫助。 市面上的化妝品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超過 3000 種,其中已知會引起過敏的物質超過 100 種 有些國家嚴禁毒性物質的添加;有的要求須標示該毒性物質;其餘的則放任這些毒物在化妝品的使用. 化妝品、卸妝清潔用品中的環境荷爾蒙. 壬基苯酚乙烯(一種非離子界面活性劑)、 鄰苯二甲酸( phthalates )、 烷基酚( alkylphenol )。
E N D
注意化妝品標示 目前僅有少數國家要求化妝品及皮膚保養品必須做全標示,但化妝品的標示多半不清楚,而進口產品的原文化學名稱對一般人並沒有多大幫助。 市面上的化妝品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超過3000種,其中已知會引起過敏的物質超過100種 有些國家嚴禁毒性物質的添加;有的要求須標示該毒性物質;其餘的則放任這些毒物在化妝品的使用
化妝品、卸妝清潔用品中的環境荷爾蒙 • 壬基苯酚乙烯(一種非離子界面活性劑)、 • 鄰苯二甲酸(phthalates)、 • 烷基酚(alkylphenol)。 • Paraben………………………………殺菌劑/防腐劑 • 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抗氧化劑 • Oxybenzone…………………………紫外線吸收劑 • Orthophenylphenol…………………殺菌劑/防腐劑 • Phenol………………………………殺菌劑/防腐劑 • Benzophenone………………………紫外線吸收劑 • Phthalate…………………………溶劑、防腐劑、塗敷劑 • Ethylene Glycol Fatty Acid Ester……亮光劑、乳化劑 • 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口紅及髮膠的黏著劑 • α-Naphthol………………………….染髮劑的基質 • Polyoxyethylene Alkylphenol Ether…界面活性劑 • Estradiol(合成的雌激素)及其類似構造的化學物質
安全對策 • 適度適時使用化妝品, • 不要將自己對容顏的自信建立在化妝品上 • 學習欣賞自然素顏之美。 • 台灣自2002年5月起,開始了化妝品「全成份標示」的規定。但是,有些即使是微量添加,也會嚴重影響健康的毒物,卻未被立法管制。因此,除了應注意化妝品中所標示的成分外,也應重視可能被添加而未標示的物質。
可能過敏原 染髮劑成分(paraphynylenediamine) 燙髮液成分 防腐劑(paraben=Ester p-hydroxybenzoate) 焦油色素 油脂(Lanoline) 香精 界面活性劑 保濕劑(Propylene Glycol)
洗髮精、潤絲精 • 洗髮精所添加的合成界面活性劑,會破壞頭髮角質層,尤其應避免使用陰離子界面活性劑 • 潤絲精還可能含有環境賀爾蒙。所以,可以用肥皂洗頭髮,再用少許醋來中和,最後用橄欖油或山茶油加以按摩。 有害物質: • 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 Sodium Sulfides(界面活性劑) • Lauryl Sulfuric Triethanolamine(界面活性劑) • Ethyleneglycol Ester(亮光劑、乳化劑)
洗面乳、洗面凝膠 這兩種容易洗去皮表保護油脂,過度使用會讓皮膚轉成「乾性膚質」,而 膠比洗面乳的傷更大。 兩種皆無法完全卸妝,卸妝仍以植油較佳 有害物質: 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 Sodium Sulfides(界面活性劑)
沐浴乳 • 沐浴乳較其他化妝品含更多合成界面活性劑 • 皮脂腺在軀幹部位僅在背部中央較多,其他部位不需過度使用沐浴乳,否則反而傷害肌膚。 有害物質: • 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 Sodium Sulfides(界面活性劑) • Lauryl Sulfuric Triethanolamine(界面活性劑) • Ethyleneglycol Ester(亮光劑、乳化劑)
皮膚保養品 • 使用過多乳液和潤膚油,可能讓皮膚失去製造皮脂的能力,而產生皺紋。所以應避免使用含油脂的乳液 • 最好先用試用包,再決定購買與否。如果無試用包,則搖搖瓶罐,如果由小氣泡產生,裡頭就可能含油脂或界面活性劑。 有害物質: • 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BHT 可能的致癌物) • 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 抗氧化劑、可能致癌物) • Tar colorant(可能的致癌物) • Paraben(殺菌劑/防腐劑)
指甲油、去指甲油 這類產品常常含有會致畸胎並有生育毒性的甲苯,大多數有環境賀爾蒙phthalate 和oxybenzone。 去指甲油中的丙酮使指甲脆而易斷。 有害物質:Tar colorant(可能的致癌物)
燙髮液、染髮劑 • 燙髮液極為傷髮,不但使得頭髮失去養分還可能掉髮。敏感肌膚者建議用主成分是L-Cystine的燙髮液。僅有少數產品是安全的。有些定期染髮的人易罹患血液疾病症。 • 對染髮劑過敏的人不在少數,所以使用前應該做貼布試驗 • 首先,紗布塗上該化妝品,貼在上臂,48小時後,如果有搔癢、紅腫、發炎的現象,就不要使用。 有害物質: • Ammonium thioglycolic acid(可能的致癌物) • Paraphenylenediamine(可能的致癌物) • Orthoaminophenol(可能的致癌物) • Metaminophenol(化妝品中常見的環境賀爾蒙、可能的致癌物、可能的過敏原)
睫毛膏、眼線筆、眉筆 眼睛周圍的皮膚是最敏感的部位,長期使用眼部化妝品,會對皮膚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過度使用眉筆,反而可能失去眉毛。 有害物質: Tar colorant(可能的致癌物) 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可能的致癌物) Triethanolamine(可能的致癌物)
口紅、唇蜜 • 固定擦口紅的人,一天當中就可能吃下70毫克的口紅,其中有些色素還是致癌物。持久性的口紅讓這些毒物在嘴唇停留更久。 有害物質: • Tar colorant(可能的致癌物) • Flavor(可能的過敏原) • 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可能的致癌物) • 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 抗氧化劑、可能的致癌物)
粉底、腮紅 • 粉底和腮紅常添加有可能是吸入性致癌物的滑石粉,尤其是含油性高的粉底。 有害物質: • Tar colorant(可能的致癌物) • Paraben(殺菌劑/防腐劑) • 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可能的致癌物) • 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 抗氧化劑、可能致癌物)
常見迷思 迷思一: 「天然」化妝品不含化學物質! 事實真相: 沒有一種「天然」化妝品不含化學物質,最好避免購買這種定義模糊的化妝品。
常見迷思 迷思二: 所有標示「UV」的化妝品都可防紫外線! 事實真相: 未標示SPF(防紫外線係數)的化妝品,即使有UV二字,也無法防曬。吸收紫外線的物質可能滲透皮膚,進入其他器官。
常見迷思 迷思三: 「醫藥用」化妝品可以去斑、消除皺紋和鬆弛的肌膚! 事實真相: 「醫藥用」化妝品只能預防,而無法治療皮膚的毛病。即使該化妝品確實含有醫藥成分,但也不足以達到有效的濃度。同樣道理,生髮劑也無法讓你長出新頭髮。
養顏美容原則 1.以戴帽、撐傘、穿長袖的方式防曬。不要過度依賴面霜和乳液。 2.依膚質使用適當之化妝品或保養品,且其中不含致癌物質和環境荷爾蒙 3.按臉部時不要用力拍打、揉搓皮膚 4.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 5.非必要,不要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