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初中数学专题讲座 创新型、开放型问题

初中数学专题讲座 创新型、开放型问题. 平遥中学 霍永翠. 例 1 :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裂繁殖成( ) A : 8 个 B : 16 个 C : 4 个 D : 32 个. 例 1 :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裂繁殖成( ) A : 8 个 B : 16 个 C : 4 个 D : 32 个. B.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中数学专题讲座 创新型、开放型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数学专题讲座 创新型、开放型问题 平遥中学 霍永翠

  2. 例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裂繁殖成( ) A :8个 B:16个 C:4个 D:32个

  3. 例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裂繁殖成( ) A :8个 B:16个 C:4个 D:32个 B

  4. 例2:如图,已知△ABC,P为AB上一点,连结CP,要使△ACP∽△ABC,只需添加条件_________(只需写一种合适的条件)。例2:如图,已知△ABC,P为AB上一点,连结CP,要使△ACP∽△ABC,只需添加条件_________(只需写一种合适的条件)。 ∠1=∠B ∠2=∠ACB AC2=AP·AB

  5. 启示:若Q是AC上一点,连结PQ,△APQ与△ABC相似的条件应是什么?启示:若Q是AC上一点,连结PQ,△APQ与△ABC相似的条件应是什么?

  6. 例3:先根据条件要求编写应用题,再解答你所编写的应用题。编写要求:(1):编写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得根据其题意列出的方程为例3:先根据条件要求编写应用题,再解答你所编写的应用题。编写要求:(1):编写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得根据其题意列出的方程为 (2)所编写应用题完整,题意清楚。联系生活实际且其解符合实际。

  7. 分析:题目中要求编“行程问题”故应联想到行程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即路程,速度,时间)分析:题目中要求编“行程问题”故应联想到行程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即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或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 时间 因所给方程为 那么上述关系式应该用:时间=路程÷ 速度 故路程=120 方程的含义可理解为以两种不同的速度行走120的路程,时间差1。

  8. 所编方程为: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 比乙每小时多走10千米,因而比乙早到达1小时求甲乙两汽车的速度? 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方程: 解之得:x=30 经检验x=30是方程的根 这时x+10=40 答:甲 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40千米/时,30千米/时

  9. 例4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x+2-m=0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请你利用(1)所得的结论,任取m的一个数值代入方程,并用配方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0.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于是有:22-4(2-m)>0,解之得m的取值范围;(2)中要求m任取一个值,故同学们可在m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即可,但尽量取的m的值使解方程容易些。而且解方程要求用配方法,这就更体现了m取值的重要性,否则配方法较为困难。

  11. 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即4-4(2-m)>0 ∴ m>1 (2)不妨取 m=2代入方程中得: x2+2x=0 配方得: x2 +2x+12=12即(x+1)2=1 ∴x+1=±1 解之得:x1=0 x2=﹣2

  12. 例5 在一服装厂里有大量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布料(如图)现找出其中一种,测得∠C=90°,AC=BC=4,今要从这种三角形中剪出一种扇形,做成不同形状的玩具,使扇形的边缘半径恰好都在△ABC的边上,且扇形的弧与△ ABC的其他边相切,请设计出所有可能符合题意的方案示意图,并求出扇形的半径(只要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扇形半径)。 C B A

  13. 分析:扇形要求弧线与三角形的边相切,半径都在三角形边上分析:扇形要求弧线与三角形的边相切,半径都在三角形边上 相切的情况有两种(1)与其中一边相切(直角边相切、斜边相切) (2)与其中两边相切(两直角边相切、一直角边和一斜边相切) 并且尽量能使用边角料(即找最大的扇形) (1)与一直角边相切可如图所示 (2)与一斜边相切如图所示 (3)与两直角边相切如图所示 (4)与一直角边和一斜边相切如图所示

  14. 解:可以设计如下图四种方案: r1=4 r2=2 r3=2 r4=4 -4

  15. 例6:一单杠高2.2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6米,将一根绳子的两端栓于立柱与铁杠结合处,绳 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 (1)一身高0.7米的小孩子站在离立柱0.4米处,其头部刚好触上绳子,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 (2)为供孩子们打秋千,把绳子剪断后,中间系一块长为0.4米的木板,除掉系木板用去的绳子后,两边的绳子正好各为2米,木板与地面平行,求这时木板到地面的距离(供选用数据: )

  16. 分析:由于绳子是抛物线型,故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就是求抛物线的最小值问题,因而必须知抛物线的解析式,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故可设解析式为:y=ax2+c的形式,而此人所站位置的坐标为(﹣0.4,0.7),绳子系的坐标为(0.8,2.2),将其代入解析式得a,c分析:由于绳子是抛物线型,故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就是求抛物线的最小值问题,因而必须知抛物线的解析式,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故可设解析式为:y=ax2+c的形式,而此人所站位置的坐标为(﹣0.4,0.7),绳子系的坐标为(0.8,2.2),将其代入解析式得a,c

  17. 分析:求EF离地面的距离,实际上是求PO的长度,也就是求GH的长度,而GH=BH—BG,BG正好在Rt△BFG中,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分析:求EF离地面的距离,实际上是求PO的长度,也就是求GH的长度,而GH=BH—BG,BG正好在Rt△BFG中,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18. 解:如图,根据建立的直角坐标系,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c, ∵C(-0.4,0.7)B(0.8,2.2) ∴绳子最低点到地面距离为0.2米. (2)作FG⊥BH,交BH于G, FG=(AB-EF)/2 =(1.6-0.4)/2=0.6 在Rt△BFG中,

  19. ∴绳子最低点到地面距离为0.2米. (2)作FG⊥BH,交BH于G, FG=(AB-EF)/2 =(1.6-0.4)/2=0.6 在Rt△BFG中, ∴ 2.2-1.9=0.3(米) 故木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0.3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