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25 Views
音樂科專題報告. 巴洛克時期 (Baroque Period). 巴洛克時期 Baroque. 西元一六○○年~一七五○年 在弦律方面 樂句短巧簡明,多為四小節或八小節的樂句。音樂中的曲調明白而變化豐富。 在節奏方面 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單純統一。多由明顯易懂的節奏,引領整曲音樂進行。 在和聲方面 在這個時期的作曲家們,在對位變化中的和聲,仍以大、小調的和弦感為依歸。因而此時期樂曲,大、小調的感覺很明確。. . 音樂正式有大小調 (major 、 minor harmony) . 每首樂曲、每個樂章都有一個中心調或主調 (tonic key)
E N D
音樂科專題報告 巴洛克時期 (Baroque Period)
巴洛克時期 Baroque • 西元一六○○年~一七五○年 • 在弦律方面樂句短巧簡明,多為四小節或八小節的樂句。音樂中的曲調明白而變化豐富。 • 在節奏方面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單純統一。多由明顯易懂的節奏,引領整曲音樂進行。 • 在和聲方面在這個時期的作曲家們,在對位變化中的和聲,仍以大、小調的和弦感為依歸。因而此時期樂曲,大、小調的感覺很明確。
.音樂正式有大小調(major、minor harmony) .每首樂曲、每個樂章都有一個中心調或主調(tonic key) .每個主調都有它的關係調(related keys) .關係調有屬調(dominant)、下屬調(subdominant)、關係小調(relative minor)和關係大調(relative major)等 .樂曲開始時會建立明顯的tonic key,然後會轉調(modulate)到它的關係調,最後返回原來的tonic key
Baroque music的調性非常強、清楚,轉調組織很有規律,它的和聲全部都是diatonic harmony(即major and minor) • 旋律是用模進(sequence)或模仿(imitation) • 旋律中有很多裝飾音,特別在cadence的地方,通常是震音(trill) • Baroque music時常有突然的強弱對比,大部份是先強後弱,好似回聲(echo)
曲式 • 二段體(Binary form):AB兩段,B段有modulation,結束時返回主調 • 三段體(Ternary form):ABA1三段,B段有modulation及與A不同的內容,A1大致是重複A • 變奏曲(Variations):在一頁長的樂曲裡有一個主題及一、兩次變奏。變奏的手法可能是加花(ornamented),可能是用不同的音型(figuration),和聲大致一樣。
賦格曲(Fugue):巴羅克樂期的一種重要曲式 ,主要結構包括: • 主題(Subject) • 答句(Answer) • 主題樂句(Counter Subject) • 插句(Episode)
主要作曲家 • 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國) •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德國) • 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1,義大利)
資料來源 • http://lpl.hkcampus.net/~lpl-aycw/fugue.htm • http://sjs.hkcampus.net/baroque/polyphonic.htm • http://home.ied.edu.hk/~s0040057/baroquecontent.htm • http://www.cpc.edu.hk/music/1/index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