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13 Views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历史组.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 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政府的统治 , 中国历史进入 民国时期 。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状况如何 ? 民族工业发展受到 哪些因素的影响 ? 民族工业发展 有何特点 ?.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 、“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 今兹 共和政体 成立,喁喁( yong )
E N D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政府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民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如何? 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yong) 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 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 者,今也其时也! ——《工业建设会趣旨》
材料二 1、“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张静如主编16页-17页)
材料三: 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1918年同1913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四: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辛亥革命的推动 南京临时政府的发展实业的法令 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速度与规模都是空前的。 发展的最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民 国 初 年 的 兴 办 实 业 潮 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特点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民 国 初 年 的 兴 办 实 业 潮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从行业分布、资本构成、整体地位等角度考虑
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优势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4、一战结束后,萧条:原因
学思之窗 张謇,晚清状元。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倡导 实业救国。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 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 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 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 上是空前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 就每况愈下。 想一想,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发展原因: 辛亥革命的促进 南京临时政府的发展实业的法令 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 衰落原因: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 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 ) 短暂的春天 1、“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2、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4、一战结束后,萧条:原因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资料卡片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 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民国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广大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1、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实行时间: 全国通行法币 改革内容: 白银国有 三大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货币改革史上有重要地位;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 改革意义: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后期的弊端: 促使官僚资本的膨胀, 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资本的控制。 “币制改革” 1935年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目的: 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 内容: 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用: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1936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1935年后,各行各业发展局面普遍较好。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 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3、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原因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国统区货币 急剧贬值, 人们不得不 携带大捆大 捆的金元券 抢购日常用 品。
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原因: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原因: 法币流通范围扩大,物价猛跌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国民政府的统治 繁重的苛捐杂税 官僚资本的压迫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表现: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 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 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 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 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 停工。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表现: 工商企业大量的倒闭破产。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结: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曲折发展 1936年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1919年 1912年 1927年 1895年 1949年 19C70年代前后 时间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结: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70年代,产生 2)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 3)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4)抗战前夕,短暂发展(第三次发展) 5)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结: 3、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衰落)的因素: 国外: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国内: 封建势力的束缚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本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民间的社会思潮“实业救国” 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1935年币制改革,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1935年币制改革,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