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肺脓肿 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肺脓肿 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 炎症 坏死、液化 肉芽组织 脓肿 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 X 线示肺实质圆形空腔伴含气液平.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厌氧、需氧和兼性感染 厌氧菌感染达 90% 。 厌氧菌: 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产黑色素杆菌、口腔炎杆菌和韦荣球菌等。 需氧和兼厌氧菌: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脓肿病原学. 发病途径. 病源. 吸入性 支气管堵塞 菌血症/败血症(血源性)

bra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肺脓肿 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肺脓肿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 炎症 坏死、液化 肉芽组织 脓肿 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 X线示肺实质圆形空腔伴含气液平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厌氧、需氧和兼性感染 • 厌氧菌感染达90%。 • 厌氧菌: • 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产黑色素杆菌、口腔炎杆菌和韦荣球菌等。 • 需氧和兼厌氧菌: •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3. 肺脓肿病原学 发病途径 病源 吸入性 支气管堵塞 菌血症/败血症(血源性) 膈下或肝脓肿转移 原发肺感染并脓腔形成 免疫低下患者(艾滋病、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多为厌氧菌、放线菌属 混合病原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 大肠杆菌、粪链球菌、阿米巴虫 结核分枝杆菌、克雷白杆菌属 少见:红球菌属、干酪乳酸杆菌

  4. 肺脓肿的类型 • 一、吸入性肺脓肿: • 诱因:意识障碍、受寒、极度疲劳等 • 发病机制: • 常为单发性 • 好发部位: • 仰卧位时: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 • 坐位时:下叶后基底段 • 右侧位时:腋亚段

  5. 二、继发性肺脓肿 • 1 肺炎、支扩、支气管囊肿、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 • 2 支气管异物气道阻塞 • 3 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如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脊柱脓肿或食管穿孔感染穿破至肺。 • 3、血源性肺脓肿 • 以金葡菌为常见。

  6. 病理 • 化脓性炎症 坏死液化 脓腔 • 镜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跨叶累及邻近肺段。 • 累及胸膜粘连、脓气胸。 • 慢性肺脓肿:(3月不愈的脓肿) • 脓腔壁因肉芽组织形成而增厚 • 血管瘤 • 支气管变形或扩张

  7. 临床表现 • 急性肺脓肿: 感染灶、诱因等 • 畏寒、高热、咳嗽、粘脓痰、胸痛等。 • 全身毒血症状 • 于发病的10~14天,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量约300~500ml/d。静置后分3层。 • 肺脓肿破溃到胸膜腔,突发胸痛、气急,出现脓气胸。

  8. 慢性肺脓肿: • 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和反复咯血,可有贫血、消瘦等。 • 血源性肺脓肿: • 有原发病灶、全身脓毒血症。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 、咳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9. 体征 • 急性肺脓肿: • 实变体征 • 大脓腔:空瓮音 • 并发胸膜炎:有胸膜摩擦音或胸液的体征。 • 慢性肺脓肿:杵状指 • 血源性肺脓肿:阴性

  10. 实验室检查 • 急性肺脓肿: • WBC 20~30×10 9 /L,N 90% 核左移,毒性颗粒 • 痰培养:厌氧培养 • 纤支镜双套管防污染毛刷 • 胸腔脓液培养 • 血培养:适于血源性

  11. X线检查 吸入性肺脓肿: 早期大片浓密模糊浸润 脓腔形成: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吸收恢复期:炎症吸收,脓腔缩小或消失。 慢性肺脓肿:脓腔壁增厚,多房性,纤维组织增生及胸膜增厚。 并发脓胸、气胸 血源性肺脓肿:

  12. 肺脓肿

  13. 纤支镜检查 病因、病原学诊断: 异物:取出 肿瘤:作病理活检 治疗: 脓液吸引 病变部位注入抗生素

  14. 病史:有异物吸入史,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有异物吸入史,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 X线示浓密的炎性阴影,其中有空腔、液平。 细菌性肺炎 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 支气管肺癌: 阻塞性肺炎; 癌性空洞(偏心空洞,有癌结节) 肺囊肿继发感染:光洁整齐的囊肿壁 诊断和鉴别诊断

  15. 治疗 •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 持续8~12周,直至胸片上空洞和炎症消失。 MRSA:万古霉素2.0g/d 革兰氏阴性杆菌: 二、三代头孢、氟喹诺酮加氨基苷类 局部治疗:鼻导管或纤支镜 • 脓液引流: • 手术切除: 病程超过3个月;脓腔>5cm; 大咯血患者; 伴有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患者; 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者。

  16. 预防 • 重视个人卫生 • 加强术后口腔护理 • 防治呼吸道吸入性感染 • 积极治疗皮肤痈疖或肺外化脓性病灶

  17.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