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憲法的制定變遷 與主要內容

憲法的制定變遷 與主要內容. 主講人:台北市立內湖高中 施立菁老師. 憲法課程大綱. 憲法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制訂憲法? 憲法的位階 制憲的過程 我國憲法的內容 憲法的主要內容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我國憲法的成長 憲法的解釋 憲法的修改. 憲法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制訂憲法? 英國: 1215 年「大憲章」 1628 年「權利請願書」 美國: 1776 年「獨立宣言」 法國: 1789 年「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 人生來平等,追求生命、自由、幸福的權利 人民為了保障權利→同意建立政府

brad
Download Presentation

憲法的制定變遷 與主要內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憲法的制定變遷與主要內容 主講人:台北市立內湖高中 施立菁老師

  2. 憲法課程大綱 • 憲法是怎麼來的? • 為什麼要制訂憲法? • 憲法的位階 • 制憲的過程 • 我國憲法的內容 • 憲法的主要內容 •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 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 我國憲法的成長 • 憲法的解釋 • 憲法的修改

  3. 憲法是怎麼來的? • 為什麼要制訂憲法? 英國:1215年「大憲章」 1628年「權利請願書」 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 法國:1789年「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 人生來平等,追求生命、自由、幸福的權利 • 人民為了保障權利→同意建立政府 • 政府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有權推翻毀約的政府,建立新政府 • 政府權力的受限←→人民權利的發展

  4. 憲法是人民權利的 保障書 為什麼要制訂憲法? • 憲法制訂目的: • 明確規範政府權力,以保障人民權利(人民權利的保障書) • 我國憲法前言:「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

  5. 憲法的位階 • 萬法之源 • 最高性 • 國家的根本大法 • 權威性 • 各種法律命令的淵源 • 固定性 • 剛性憲法不易修改

  6. 名稱 時間 機關 要點 憲法大綱 清光緒34年 清廷 君主立憲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民國元年元月 各省代表 總統制 臨時約法 民國元年二月 各省代表 內閣制 訓政時期約法 民國二十年 國民會議 訓政時期根本法 五五憲草 民國二十五年 立法院 五院制 中華民國憲法 35.12.25通過 36.01.01公布 36.12.25施行 制憲國民大會 五五憲草與政治協商會議的整合 制憲的過程

  7. 我國憲法的內容 (一)中華民國憲法重要內容 1.前言(基本精神):(1)制憲權源:全體國民(2)制憲機關:國民大會(3)制憲依據:A.國父創立中華民國的遺教B.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是憲法的 基本精神 (4)制憲目的: 鞏固國權、保障民權、 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

  8. 我國憲法的內容 2.重要內容:共175條,分14章(1)第一部分:第一章總綱 • 規定國體、政體、主權、國民、領土、民族平等及國旗等事項。 (2)第二部分:第二章人民權利與義務 A.人民的權利 B.人民的義務

  9. 我國憲法的內容 (3)第三部分:中央政府組織 A.第三章:國民大會 B.第四章:總統 C.第五章:行政院 D.第六章:立法院 E.第七章:司法院 F.第八章:考試院 G.第九章:監察院

  10. 我國憲法的內容 (4)第四部分:中央與地方 A.第十章:中央與地方之權限,採均權制度 B.第十一章:地方制度,省縣兩級地方政府 (5)第五部分:政權的行使第十二章規定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種政權的行使。 (6)第六部分:第十三章基本國策 共分國防、外交、國民經濟、社會安全、教育文化、邊疆地區等六節 (7)第七部分:第十四章憲法施行及修改

  11. 我國憲法的內容 • 憲法最重要兩大部分: •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 權利:平等權、自由權、受益權和參政權。 • 義務:服兵役、納稅、受國民教育。 • 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 國民大會 • 總統 • 五院

  12.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 人民的權利: • 平等權(法律) • 不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 自由權: • 人身自由 • 居住與遷徙自由 • 意見自由:言論、講學、著作、出版 • 秘密通訊自由 • 信仰宗教自由 • 集會結社自由

  13.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 人民的權利: • 受益權 (a)社會-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 (b)行政-請願、訴願 (c)司法-訴訟權 (d)教育-國民教育 • 參政權 (a)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 (b)應考試、服公職的權利

  14. 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 義務: • 服兵役 • 納稅 • 受國民教育

  15. 總統(元首) 監察院 考試院 司法院 立法院 行政院 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 第三冊公民政治部分對於我國政府組織會加以詳述,此課略述。

  16. 中央政府(行政院管轄) 地方政府 直(院)轄市 省(虛級化) 市 縣 縣轄市 鄉、鎮 政府的組織與職權

  17. 我國憲法的成長 • 憲法的解釋 • 闡釋憲法的疑義 • 憲法不輕易修改 • 適合現代社會需求 • 解釋的原則: • 立憲精神 • 制憲目的 • 實際需要 • 時代趨勢 • 法律或命令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

  18. 我國憲法的成長 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原因:行憲伊始國家即遭遇中共叛亂的 危機。 (2)制定:由國民大會制定,民國三十七年 五月二十日公佈實施。 (3)終止:民國八十年五月廢除。 (4)作用: 對非常時期的政局,發揮了穩定的功能。

  19. 我國憲法的成長 2.憲法增修條文: (1)原因: 國家分裂分治,社會變遷, 憲法部分條文難以滿足現實要求。 (2)原則: 不變動憲法原文及五權憲法架構。 (3)經歷: 民國八十年四月起,共進行七次修憲。 • 修憲方式: 立法院立法委員1/4提議,3/4出席,出席3/4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全國公民複決

  20. 我國憲法的成長 2.憲法增修條文: (4)重大的變動: A.雙國會→單國會,國民大會廢除。 B.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任期四年。 總統、副總統罷免、彈劾之變動 C.行政院、立法院職權變動: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逕行任命,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有權提出不信任案,行政院院長也可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21. 我國憲法的成長 2.憲法增修條文: (4)重大的變動: D.司法院的變動:設大法官15人,任期8年,年度概算行政院不得刪減。 E.監察院的變動:監察委員29人,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F.調整地方政府精簡省自治之建制規範,停止省長和省議員之選舉 G.充實基本國策保障婦女、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族、金馬人民、海外僑民等權益。

  22. 本次課程結束,下次再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