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01 Views
运行 细则和评比标准修订. 2014.4.10 广州. 一、背景回顾 二、测震台网运行细则( 2014 修订版) 三、评比标准( 2014 修订版 ). 一、背景回顾 — 十五之前. 1991 年发布了 《 遥测地震台网观测技术规范 》 1990 年制定遥测地震台网观测质量评比办法 , 1995 年修订 , 1999 年第二次修订 , 2001 年第三次修订 ; 主要包括速报和运行,编目是单独评比的. 遥测台网速报责任区. 背景回顾 — 十五以后.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办法》(中震测发〔 2008 〕 203 )
E N D
运行细则和评比标准修订 2014.4.10 广州
一、背景回顾 二、测震台网运行细则(2014修订版) 三、评比标准(2014修订版)
一、背景回顾—十五之前 1991年发布了《遥测地震台网观测技术规范》 1990年制定遥测地震台网观测质量评比办法,1995年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 2001年第三次修订; 主要包括速报和运行,编目是单独评比的
背景回顾—十五以后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办法》(中震测发〔2008〕203)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中震测函〔2009〕5号) 《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2011修订版)》(中震测函〔2011〕98号) 省级测震台网编目评比标准(2010版) 省级测震台网系统运行评比标准(2010版) 省级测震台网速报评比标准(2010版)
二、运行细则修订 脉冲标定能量主要在低频段,正弦标定可以测量地震计的高频段响应情况 增加7.4 7.4 正弦标定计算结果写入运行年报并上报。
修改第8条,删除8.1、8.2、8.3 8.台站仪器参数。更换台站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等专业设备后,国家测震台站和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及时更新本台网台站的仪器参数数据库,并在更新参数后12小时内将更新后的参数报送到国家台网中心。台站仪器参数应填写出厂值。 8.台站仪器参数。更换台站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等专业设备后,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在12小时内通过台站仪器参数同步系统及时更新本台网台站的仪器参数数据库。台站仪器响应参数应填写出厂实测值值或振动台实测值。各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通过台站仪器参数同步系统获取所使用的其它台网所属台站的台站仪器参数信息,并及时更新处理软件参数。
8.1 每年12月份集中报送一次本台网所属全部台站的台站仪器参数。 8.2 报送方式:FTP方式,服务器地址:10.5.202.29,上传到自建目录“台站参数”下。 8.3报送格式:数据库导出文件,包括台网参数表(Network_info)、台站参数表(Station_info)、通道参数表(Channel_info)和台站校正参数表(Station_corr)。 文件名约定:年年年年月月日日-台网代码-表名,年月日指数据报送时间。 推荐使用Navicat软件进行数据的导出和导入,该软件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使用。
修改第9条 9.国家测震台网中心负责汇总全国各类测震台站的仪器参数,及时更新并提供共享服务。各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应及时根据参数变化修改所共享使用台站的仪器参数库。 9.国家测震台网中心负责维护台站仪器参数同步系统根服务器,及时更新仪器标准参数,汇总全国各类测震台站的仪器参数,定期对省级测震台网中心传送的台站仪器参数的进行检查验证,提供共享服务。
修改第11条 11.省级测震台网中心负责汇集所管辖的区域台站和国家台站实时观测数据,并通过2台互备的数据流服务器进行接收; 11.省级测震台网中心负责汇集所管辖的区域台站和国家台站(含速度计和加速度计)实时观测数据,并通过2台互备的数据流服务器进行接收;
删除14.1、14.2、14.3,相关内容及速报地名不能加交界等要求,将在速报补充规定中体现删除14.1、14.2、14.3,相关内容及速报地名不能加交界等要求,将在速报补充规定中体现 14.1对于我国沿海地区的地震,如果震中位于海里,但距陆地边界线小于等于50KM时,参考地名采用最近陆地县(市、岛)名+附近海域命名,如“××省××市××县附近海域”;如果震中距陆地边界线大于50KM时,参考地名直接使用相应海域命名,如“渤海海域”、“黄海海域”、“东海海域”等。 14.2各省级台网在上报速报结果时,本台网的结果要注明是初报,终报以EQIM上的CC或CD结果为准。速报结果中的震级一定要使用M震级值,不能使用ML或其他类型的震级值。 14.3 各省级台网要采取定期重启机器和连通性测试等手段,确保本省速报信息交换平台(EQIM)的正常运行。在EQIM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速报时,要及时和国家台网中心联系,通过传真速报相应的参数。国家台网中心在确认最终的速报地震参数后通过传真向省级台网反馈结果,以保证速报业务的正常开展。
修改17.2,对震相分析范围进一步界定 17.2 在保证参加定位台站分布合理和定位结果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四川、云南、新疆可以只分析S-P≤35.0秒的震相(我国大陆M≥5.0的地震除外);对于台湾地区地震,福建台网可以只分析本台网所属台站的震相;对于参加日常编目的企业台和地方台可以只分析S-P≤10.0秒的震相。 17.2为保证震相认读精度,应只分析清晰震相,对定位结果改善没有帮助且读数误差可能大于0.2秒的初至类震相和读数误差可能大于0.3秒的后续类震相,可不编报。对于台湾地区地震,福建台网可以只分析本台网所属台站的震相;对于参加日常编目的企业台和地方台可以只分析S-P≤10.0秒的震相。
在17.7中增加关于市县同名时地名的内容 在不便使用行政地名命名时,可以采用地理地名命名,如“唐古拉山”、“兴都库什”等;发生在多县(市)交界处的地震,以震中所在县(市)的名称作为参考地名,参考地名中不使用“交界”字样。对于市县同名的情况(比如邯郸市、邯郸县),可在在县名后加“县”以示区分(如河北邯郸县)。
增加17.2---17.17关于序列编目的规定 17.13 国内发生M≥5.0(以正式速报结果为准,含余震)地震或出现震群时,震中所在省级台网中心负责余震序列与震群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的处理与报送,若地震发生在两省及以上交界地区,非震中所在省份有义务协助震中所在省级台网中心联合处理产出该序列的的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 • 17.14序列快报目录 对于M5.0-M5.9级地震,快报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2.0的地震;震后前3天,每2小时完成前2小时快报目录的报送;震后2周内,每4小时完成前4小时快报目录的报送;2周后恢复正常报送; 。。。。。
17.15序列正式目录。当序列地震周频次目录达到3000次以上时,可由震中所在省级台网中心向测震学科技术管理组申请单独编报序列正式目录,测震学科管理组根据具体情况批准并确定序列正式目录的截止时间和编报完成时间。17.15序列正式目录。当序列地震周频次目录达到3000次以上时,可由震中所在省级台网中心向测震学科技术管理组申请单独编报序列正式目录,测震学科管理组根据具体情况批准并确定序列正式目录的截止时间和编报完成时间。 经批准单独编报序列正式目录的情况下,日常报送的正式目录可只包含本序列中的较大地震,其中对于M5.0-M5.9级地震,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2.0的地震;对于M6.0-M6.9级地震,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2.5的地震;对于M7.0级以上地震,正式目录可以只包含该序列ML≥3.0的地震。
17.16序列正式目录应使用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数据,合理使用本省及邻省台站的数据。17.16序列正式目录应使用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数据,合理使用本省及邻省台站的数据。 17.17序列地震的统计报送。国内发生M≥5.0(以正式速报结果为准)地震时,由震中所在省级台网中心负责向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报送余震序列统计报告,其中M3.0以上地震个数统计及震级相关参数以EQIM的CC或CD速报为准。余震序列统计公布于10.5.202.29服务器震中所在省份的目录下。对于发生在多省交界地区的地震事件,对外发布余震序列统计统一以国家台网中心服务器公布结果为准。
增加第21条 21. 地震序列连续波形应同时归档单台台网卷和多台台网卷,单台台网卷应每个台站每天归档为1个物理文件,多台台网卷可根据归档台站数量选择固定时间段归档为1个物理文件。
增加第23条 23.省级台网中心和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应每月对地震观测报告进行归档。归档格式为CSF观测报告卷,文件命名为:NET.YYYYMM.CSF.Bulletin,其中NET为台网代码,YYYYMM为年月,CSF.Bulletin为固定扩展名。
在附录三:运行年报提纲中要求增加正弦波标定结果内容在附录三:运行年报提纲中要求增加正弦波标定结果内容 四、标定与仪器响应 • 1、仪器标定和处理况,包括: • 使用的标定处理软件说明; • 脉冲标定结果:分3个表分别按月显示每个台站3通道的周期、阻尼、灵敏度值。 • 按表中数据分别绘制每个台站三通道周期、阻尼、灵敏度年变化图(每个台3张图、每个图包含3通道)。 • 正弦标定计算结果及其与标准响应参数的比对 • 2、根据年变化图分析仪器响应稳定性。
增加附录四:CSF测震数据归档格式 • 在模拟观测时代,我国曾形成了Q01格式、C01格式、EQT格式、WKF格式等几种地震目录数据服务格式 • 相对简单,只包含经纬度、震级等主要数据项,且个别数据项的表示精度也与我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不相适应 • CSF采用文本文件格式。分为地震目录基本卷(Catalog basic volume)、地震目录完全卷(Catalog full volume)、观测报告卷(Bulletin volume) • 其中基本卷一般用于对观测台网之外的科学家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服务,完全卷用于观测台网的数据归档和专题研究。
CSF卷(volume)由数据块(data block)组成。 表1卷(volume)与各类子块(block)的包含关系表
Block分volume index block 、head block和data block三类,head block 一般只有1行,由固定标识串组成,用来对data block进行解释说明。head block和data block的字段个数一般是一一对应的。 块(block)由1-n个记录行组成,行以换行(LF)和回车(CR)结尾,数据块之间以空行分割,空行只包含换行(LF)和回车(CR)符。记录行内的数据项之间以空格分割。
写Bulletin volume伪代码 begin Write Volume_index_block0; Write Volume_index_block1; Write station head block for each_stationdo Write station data block end Write Basic origin head block Write Extened origin head block Write Magnitude head block Write phase head block for each_catalogdo Write Basic origin data block Write Extened origin data block for each_Magnitude do Write Magnitude data block end for each_phasedo Write phase data block end end
运行细则修订小结 1、台站仪器参数同步系统纳入正常运行 2、国家台加速度数据实时传输 3、强调只分析定位需要震相和清晰震相,以 产出高质量目录和震相为目的 4、增加关于序列快报目录和序列正式目录的规定 5、增加关于地震序列波形归档规定 6、增加观测报告数据归档规定
编目评比标准修改:年度地震抽检评分表—到时类震相第9条编目评比标准修改:年度地震抽检评分表—到时类震相第9条 漏分析明显的震相,每个震相扣0.5×15/N, N为分析的台站数。每个事件最多扣7.5分; 漏分析明显的清晰震相,每个震相扣0.5×W×15/N, N为分析的台站数,W为权系数(注1)。每个事件最多扣7.5分; 注1:漏分析到时震相扣分加权系数W,震中距≤120KM的初至震相W=1,120KM<震中距≤200KM的初至震相W=0.5,震中距>200KM的初至震相W=0.25;震中距≤120KM的后续震相W=0.5,120KM<震中距≤200KM的后续震相W=0.25,震中距>200KM的后续震相原则上不扣分;
系统运行评比标准 • 修改2.2,增加注3 • 每月根据从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流服务器统计的各台网所属台站的实时运行情况计算实时运行率(包括速度计和加速度计)(注3); • 注3:统计实时运行率时,对数采“空转”等不能记录正常地脉动的情况按中断处理。
修改2.8 • 2.8 检查台站仪器参数年度报送情况; • 2.8 检查使用台站仪器参数同步系统报送参数情况; • 该项目在评分表中由5分提高到10分 • 增加2.9 • 2.9 按10%比例抽查台站年度正弦标定波形文件及相应的处理结果; • 评分表中脉冲标定由10分减少为7分,增加正弦标定3分
速报评比标准 • 修改2.1 • 2.1“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要求范围内的所有速报地震和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深圳、厦门)城区范围内M≥2.5的地震均作为速报评比事件; • 2.1“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2013修订版)”要求范围内的所有速报地震和“自动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2013修订版)”所规定的对AU结果进行响应(指不够速报范围,但为了响应AU做出的速报)的地震均作为速报评比事件;
删除评分表中参考地名项中关于交界的扣分 交界地区地震没有加交界的,-2.5分;
关于评比标准的小结 1、减少漏分析震相的扣分,强调只有清晰震相漏分析才扣分,避免漏分析震相扣分的扩大化 2、增加参数同步系统运行参加评比 3、增加国家台加速度计数据参加评比 4、增加年度正弦标定的评比 5、修订速报地震参评范围,纳入AU响应地震 6、修正交界地名扣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