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6 Views
社区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湖 北 省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所 省德育“五项专题”管理办公室 张爱国 电话: 15337144536 Q Q : 605655195. 实施社区德育策略,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整合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效益,使学校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辐射基地。 —— 题记. 八个思考方向:. 社区德育思路是怎样提出来的 社区德育概念 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 实施社区德育的目的、意义 社区德育的基本理念
E N D
社区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湖 北 省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所 省德育“五项专题”管理办公室 张爱国 电话:15337144536 Q Q: 605655195
实施社区德育策略,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整合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效益,使学校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辐射基地。实施社区德育策略,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整合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效益,使学校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辐射基地。 ——题记
八个思考方向: • 社区德育思路是怎样提出来的 • 社区德育概念 • 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 • 实施社区德育的目的、意义 • 社区德育的基本理念 • 社区德育的研究现状 • 社区德育的实施途径 • 社区德育的基本特点
一、社区德育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研究背景)一、社区德育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研究背景) 1.社区飞速发展。“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中的人群生活共同体。” 2. 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社会阴暗面严重存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现象日益加剧。 要求:协调、整合各种社会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整体效益。
二、社区德育概念 • 社区德育就是以一定学校为核心,以一定社区为主体,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实施学校德育的教育模式。 • 学校德育的一种操作模式。
三、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 • 教育基本理论关于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作用的理论:互相制约、交互作用、互相适应。 • 系统论 。贝塔朗菲。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 • 协同论 。哈肯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并因此产生协同效应。
四、实施社区德育的目的、意义 • 一是提高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效益。 • 二是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五、社区德育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2.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观。 3.开展社区德育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
六、社区德育的研究现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 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FEB011101 课题课题负责人,张爱国 138所 实验学校,20多个实验区
2003年 宜昌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会
社区德育课题恩施州实验区(11校)成果交流会暨结题会社区德育课题恩施州实验区(11校)成果交流会暨结题会
社区德育课宜昌市伍家岗试验区(5校)顺利结题社区德育课宜昌市伍家岗试验区(5校)顺利结题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2008年工作要点(摘录) • 推行“社区德育”模式,重视家庭 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 育相结合,提高教育整体效益。
七、社区德育的实施途径 1.充分挖掘、合理整合并科学利用社区德育资源 2.优化社区教育环境 3.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4.开展家教指导,实行家校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一致
社区德育资源管理 一、依靠政府统筹,做好社区德育资 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二、建立德育资源库(德育资源档案) 1.调查现状。 5.归档入库。 2.建立库模。 6.更新资源。 3.收集资源。 7.加强管理。 4.整理资源。
宜昌市万寿桥小学“学校德育资源与社区德育资源整合利用研究”报告宜昌市万寿桥小学“学校德育资源与社区德育资源整合利用研究”报告
八、社区德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主体多元化。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奠基工程;社会教育——过滤与强化;自我教育——选择与内化。 2.教育过程协同化。各种教育力量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互相协调,配合行动。 3.教育效果最优化。动态过程;向最好的目标逐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