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羅馬數字教學 ----- 實作心得 二年 15 班教師 沈桂珍

羅馬數字教學 ----- 實作心得 二年 15 班教師 沈桂珍. 一 . 前言 : 本學期到市立台北教育大學進修 , 在「數學史」和「數學特論 」的課堂上,屢屢談及「 羅馬 數字」如:印在 美國 鈔票上面的、一部份時鐘的鐘面上、有些建築物上面 …… 都還可以看到「 羅馬 數字」。 所謂 『 教學相長 』 因此也引發了我想 【 學 】 「 羅馬 數字」和 【 教 】 「 羅馬 數字」的動機和興趣。

bor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羅馬數字教學 ----- 實作心得 二年 15 班教師 沈桂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羅馬數字教學-----實作心得二年15班教師 沈桂珍 • 一.前言:本學期到市立台北教育大學進修, 在「數學史」和「數學特論 」的課堂上,屢屢談及「羅馬數字」如:印在美國鈔票上面的、一部份時鐘的鐘面上、有些建築物上面……都還可以看到「羅馬數字」。 所謂『教學相長』因此也引發了我想【學】 「羅馬數字」和【教】 「羅馬數字」的動機和興趣。 • 在國小任教二年級的我想到:本學期的數學課程當中有: 「時間和日期」、 「0 、 1 、 2 、 4 、 5 、 10的乘法算式」 、和 「200以內的數」的單元與我想教的「羅馬數字」正巧有契合之處,所以就選擇了教「羅馬數字」。 • 教材分析(根據教學指引):使用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出版數學教師手冊第三冊

  2. 發揮想像力,猜猜看這些符號「Ⅲ」、 「Ⅵ」 、 「Ⅸ」 、 「ⅩⅠ」代表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猜?

  3. 老師講古---介紹羅馬數字 • 1.羅馬數字系統源自-----特魯利亞文﹙Etruscan﹚,只用7個符號,包括: 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 • 2.羅馬數字並沒有﹙0﹚,可是按照下面的規則,卻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數。 • 3.重複數次決定倍數︰1 個羅馬數字重複幾次,就表示這個數的幾倍。例如:ⅤⅤ=10 • ★但同樣的數字最多只能出現3次。 Ⅹ Ⅹ Ⅹ=30 Ⅰ Ⅰ Ⅰ=3 • 4.右加左減︰在一個較大的羅馬數字的右邊記上一個較小的羅馬數字,表示【大數字加小數字】。 例如︰ⅤⅡ(5+2=7 )LⅩ ⅩⅠ( 50+10+10+1=71 ) ⅩⅤ(10+5=15) CⅩ ⅩⅠⅠ(100+10+10+2=122 ) MMIX(1000+1000+9=2009) MMX(1000+1000+10=2010)

  4. 5.在一個較大的羅馬數字的左邊 加上 1 個較小的羅馬數字,表示 【大數字減小數字】。 例如:ⅠⅩ (10-1=9 ) ⅩC(100-10=90 ) ⅠⅤ (5-1=4 ) ⅩCⅠⅩ(100-10+10-1=99) 但是記得,左減不能跨超過一位。 ※意思是說:不能百位減個位,只能百位減十位, 或十位減個位 。 例如:99不能用ⅠC(即不能用100-1,因為跨超過一位了!而是:XCIX 100-10+10-1=99 ) 195 不能用V C C (即不能用200-5=195,而是要寫成C X C V 100+100-10+5=195 ) ★其他規則, 因目前二年級小朋友,尚且不需用到故暫時擱置。

  5. 牛刀小試---用重複數次法、大數字加小數字法、大數字減小數字法---試著寫出1~100的羅馬數字。牛刀小試---用重複數次法、大數字加小數字法、大數字減小數字法---試著寫出1~100的羅馬數字。

  6. 動動金頭腦---學以致用篇-以下的答案請全部都用羅馬數字作答。動動金頭腦---學以致用篇-以下的答案請全部都用羅馬數字作答。 報讀時鐘 請填上()2010年()1月的月曆表 • 1.請將鐘面的數字填上。 • 2.現在的時刻是( )點 • ( )分。 • 3.17分鐘前是( )點( )分。 • 4.26 分鐘後是( )點( )分。

  7.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羅馬數字請把它寫下來或畫下來。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羅馬數字請把它寫下來或畫下來。

  8. 說說看,你對於『羅馬數字』這個單元的心得是什麼?說說看,你對於『羅馬數字』這個單元的心得是什麼?

  9. 省思教學過程與心得與報告 • 1.民國81年,在台北市仁愛國小,擔任板橋教師研習會的數學教學實驗老師,當時可謂初生之犢不畏虎,在全學年老師都不願意當實驗老師時,校長把全學年老師請到校長室開會,討論許久,被點名的老師都哭哭啼啼的推卻,後來我跟校長說,可否讓我試試看!化解了這場尷尬,後來我才知道這真是苦差事﹗因為要教給『數學科的編輯委員』和『全省的數學實驗老師們』看,那時候的觀摩教學其實另有名稱叫做【批判﹑鬥爭大會】,歷經一年多的準備,我整整瘦了十公斤,教學當天,臨上課前校長握手跟我說:你可以做得很好的,上課鐘響前我到廁所練習一句開場牌,紓解緊張的情緒,上課時我滿面笑容,因為我心想我終於一分鐘一分鐘的脫離苦海了,整堂課學生和我的互動良好,下課時校長一直握著我的手說:我教得比她好﹗【繆校長當時是台北市國語科輔導團的團長,看過無數次的觀摩教學,而且她也在華視文化中心擔任數學科的電視教學老師】,有她的稱讚,激發了我對數學教學濃厚的興趣……直到現在! • 2.這次教「羅馬數字」單元目的:在於提供另外一套數字系統給學生認識,且周遭生活環境中偶而也會接觸到;而學生的先備知識也足夠《200以內的數大小比較,認識鐘面上的時刻,計算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有幾天,0 ﹑ 1 ﹑ 2 ﹑ 4 ﹑ 5 ﹑ 10的乘法。》

  10. 3.我計畫完整有系統而詳細的教學,【由易而難﹑由簡入繁﹑主題明確﹑帶點挑戰性﹑跟生活結合﹑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覺得有意義﹑有趣而且好玩﹗】3.我計畫完整有系統而詳細的教學,【由易而難﹑由簡入繁﹑主題明確﹑帶點挑戰性﹑跟生活結合﹑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覺得有意義﹑有趣而且好玩﹗】 • 4.首先從觀察三個不同的鐘面引起動機,甲鐘面有1-12的數字,乙鐘面有Ⅲ﹑Ⅵ﹑Ⅸ﹑Ⅻ4個符號﹐丙鐘面只有4個◆﹐但指針都指在1:30的位置。 • 5.引入羅馬數字的教學,寫完之後,有小朋友提議要《美化時鐘》還要加《花邊》﹐【平日有寫學習單的經驗﹐會美化版面】,經過小朋友的創意,頓時版面生動活潑,充滿創意! • 6.接下來教寫1-100【Ⅰ-C】羅馬數字﹐根據以下規則﹕重複數次決定倍數﹑右加左減﹑大數字加小數字﹑大數字減小數字﹑左減不能跨超過一位。 • 7.在學以致用的學習單中﹐引導小朋友運用羅馬數字在﹕報讀時刻﹑閱讀日曆﹑觀察日常生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羅馬數字﹑並寫下這個單元的學習心得。

  11. 8.摘錄學生的心得有下﹕

  12. 9.綜合以上學習心得﹕多數的學生是喜歡學習羅馬數字的﹐而且他們還期待學習新東西﹐這也符合我當時的預想﹐其實低年級的學生它們的吸收新知的能力像海綿一樣﹐只要用心耕耘﹐細心栽培﹐他﹑她們都可以開出碩大又璀璨的花朵。9.綜合以上學習心得﹕多數的學生是喜歡學習羅馬數字的﹐而且他們還期待學習新東西﹐這也符合我當時的預想﹐其實低年級的學生它們的吸收新知的能力像海綿一樣﹐只要用心耕耘﹐細心栽培﹐他﹑她們都可以開出碩大又璀璨的花朵。 • 10.看看這6張學生寫的學習單﹐時刻的報讀要跨時的這部分﹐學生沒有學得很好﹐還要加強。 • 這個單元的教學﹐大約花了四節課的時間﹐從學生多采多姿的作品中﹐我覺得是很值得的。 • 11.嘗試自編教材﹐是很有挑戰性的﹐要編出一套完美又完整的教材。實在不是很容易的!所已有現成的教材可用﹐只要稍作修正就可用﹐實在要感謝很多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