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主讲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程从斌. 本课程是针对黄淮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而制作的讲义,内容含有相关人专有及保密信息,除供相关对象使用外,不可将本讲义或将本讲义的部分应用于、散发给、或透露给其他机构或个人。除非得到相关人的书面许可,禁止将本讲义或将本讲义的部分应用于任何其它目的。. 程从斌简介.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大学任教: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房地产营销和物业管理等 企业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知识、领导力提升、职业经理人的技能训练、销售服务技巧、企业文化等

boris-ro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管理学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学原理 主讲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程从斌 本课程是针对黄淮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而制作的讲义,内容含有相关人专有及保密信息,除供相关对象使用外,不可将本讲义或将本讲义的部分应用于、散发给、或透露给其他机构或个人。除非得到相关人的书面许可,禁止将本讲义或将本讲义的部分应用于任何其它目的。 .

  2. 程从斌简介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大学任教: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房地产营销和物业管理等 企业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知识、领导力提升、职业经理人的技能训练、销售服务技巧、企业文化等 联系电话:18639636393 电子邮箱:uumail@cntv.cn

  3. 导言

  4. 管理理论发展 第二章

  5. 早期管理实践 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 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产业革命 公元前 300 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公元前 214 年:中国30万人修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田忌赛马 北宋真宗时期:丁渭修皇宫

  6. 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解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问题。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解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问题。 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上。 经验管理。管理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经验、个性和管理作风。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由企业所有者承担。 查尔斯 · 巴贝奇 亚当 · 斯密 罗伯特 · 欧文 早期管理思想 观点 • 组织和社会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 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 • 认为工人不是机器而是人 • 主张对人力进行投资 • 主张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 主张与工人和睦相处 • 进一步分析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原因 • 提出“固定工资+利润分享”的报酬制度 • 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7. 科学管理理论 T C D 主要观点 主要贡献 主要缺陷 著作 • 车间管理 • 科学管理原理 • 计件工资制度 • 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原理) • 主张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以工作挑选工人) • 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 科学管理是一场思想革命 • 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 将管理确立为科学 • “科学管理之父”或“管理之父” • 1911年被称为管理科学诞生之年 • 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 • 将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经济人”) • 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 侧重于低层的管理,“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 Footnote Source: Source

  8. 管理五大职能 企业六大活动 计划 技术活动 商业活动 工作分工 集权与分权 权力与责任相符 等级制度 纪律 秩序 统一指挥 公平 人员的稳定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首创精神 合理的报酬 人员的团结 组织 财务活动 指挥 安全活动 协调 会计活动 控制 一般管理理论 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 科学的理论框架不仅适 应于企业亦适应于其他 部门,他提出的管理原 则,经实践证明,总的 来说,仍然是正确的 14条原则 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 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如:统一指挥 原则——一个下属只能接受唯一一个上级 命令,这与劳动分工原则可能发生矛盾。 管理活动

  9. 官僚组织理论 主要观点 贡献 不足 • 实行职责分工 •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 广泛的档案系统 • 人员的任用: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来任用,且不能随意免职。 • 职业经理人员 • 遵守规则和纪律:避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 • 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完全以理性原则为指导的关系。 • 官僚制强调组织的运转要以合理的方式(即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进行,使个人主观因素对整个组织的运转降到最低程度,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主观、偏见的影响,这种组织适合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并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 过分强调组织原则和恪守规章制度,抑制创造力、革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 忽视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强调人际关系的非人格化,决策时只考虑规章和程序,而忽视了成员的情感方面的需求,不利于调动积极性。 * Footnote Source: Source

  10. 人际关系学说 贡献 主要内容 局限 激起了对人的因素的兴趣 改变了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 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过分强调感情的作用(“爱畜理论”)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的影响

  11. 管理理论丛林

  12. 管理理论丛林

  13. 1.资源环境变化 2.技术环境变化 3.市场环境变化 1.管理的信息化 2.企业界限模糊化 3.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4、从“硬管理”到“软管理” 5.重视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管理理论发展 理论创新 环境变化 管理发展 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

  14. 沟通无限 TEL:18639636393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