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41 Views
使用数码摄像机获取视频素材. 1 、分类 2 、选购原则 3 、拍摄技巧 4 、后期采集. 1 、分类. DV 磁带式、 SD 卡式、 DVD 光盘式、硬盘式. DVD 光盘式. 硬盘式. 2 、选购原则.
E N D
使用数码摄像机获取视频素材 • 1、分类 • 2、选购原则 • 3、拍摄技巧 • 4、后期采集
1、分类 • DV磁带式、SD卡式、DVD光盘式、硬盘式 DVD光盘式 硬盘式
2、选购原则 家用摄像机由于体积较少,大多数使用者又未受过专业训练,故拍摄时容易晃动。特别是用高倍率变焦镜头拍摄远处景像时,这种抖晃更加明显。有些新颖摄像机增加了防抖功能,能将手抖晃所引起的不定影像自动较正,保证画质稳定。无论是8毫米规格或是vhs规格,其画面解析度大致可分为两个档次,普通8毫米摄像机其水平解析度都在200~300条扫描线之间,使用这种档次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与普通电话节目信号相比有明显差距。
家用摄像机经常用于室内拍摄及外景的揽取,因此摄像机的变焦倍率功能不能忽视。一般家用摄像机至少配备6倍伸缩镜头(200毫米),很多机型是8倍或10倍变焦,当然伸缩倍数越大,镜头取材越灵活自如。但是随着变焦种以电子线路放大影像,标榜放大倍率可达到16倍到64倍,但这不是光学镜头的变焦,得到的影像分产生扭曲变形。近摄功能是可用来拍摄很少的景物,如花卉、邮票或鸟虫的特写。有些摄像机可以清楚地拍摄距镜头只有1厘米的物体,大多数机型都有近摄功能,但有的不能自动对焦,有的必须望远处拍摄,购买时不妨试一下近摄功能。 白平衡控制是指摄像机自动调节画面黑白亮度的能力,大多数机型都有自动平衡控制,但在光线变化太快、太亮、黑白反差太大,以及在室外拍摄夜景、烟花、霓虹灯、日落后或日出前的影像时,自动白平衡控制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在这些场合中,必须使用手动操作。因此,带有手动白平衡调整的机型有更大的适应性。电子快门速度越快,摄得的影像分解动作越细,一般机种1/1000秒为高速快门速度。有些机种也有高达1/1000秒的,但除非用于运动等特殊拍摄,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少使用的。
3、拍摄技巧 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摄录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像机,帮助稳住摄像机,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样张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录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而过累。 持机的稳定性与机器的重量成正比。现在的DV机日趋小型化,巴掌大小的机器比比皆是,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就是因为它的小巧就有很多人简化了持机的要领。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在操作这样巴掌大的小型摄录像机时也一定要用双手支持,要知道机器越小越不利于稳定,越是这样娇小的机器越容易震动。依靠身体的支撑保持机器稳定,对多数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正确掌握持机要领,多多练习。
有些人喜欢单手持机边走边拍,看上去蛮潇洒。哎,真不知这位朋友拿回去欣赏自己的大作时会不会看得脑袋痛!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大多数非专业摄像者在采这种方式往往拍摄不到好处:放像时画面抖动很厉害,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知道,观看者对抖动的画面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谁也不愿享受晕船般的感觉,即使您讲述的故事有多么精彩,画面多么绚丽,而镜头却总是摇摇晃晃像醉八仙,视频的可视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画面要尽可能拍得稳,除非你有这样做的正当理由,否则就不要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另类”表现手法。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效果,譬如要表现出车的颠簸、船的摇晃、行人的拥挤……表现好了会有很强的临场感。但一定要注意做的有板有眼有分寸,不要过量,不要让人看出破绽。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持机方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4、后期采集 DV采集的时候机器必须配有专门的采集设备才可以进行采集,其中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卡、USB接口以及IEEE1394接口进行传送,而安装这些设备也是我们必须去进行的一个步骤。现在的DV机上一般都有两个连接计算机的接口,其中一个是USB端子,通常是用来传输静态图像的,目前也有一些带MPEG1压缩的DV可以通过USB端子采集MPEG1格式数据,但一般效果较差,另外一个就是DV采集的1394口了,全称是IEEE1394,也称火线,SONY对此有个另外的称呼i.Link,其实这几者之间都是一样的意思。DV使用广泛的1394接口,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比较昂贵的视频采集卡去进行采集工作,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效果好,对电脑系统的配置要求相对比较低,采集质量好。 采集卡
1394卡的全称是IEEE1394 Interface Card,Sony等视频设备厂商称它为iLink, 而创造了这一接口技术的Apple(老枯最喜欢的一家公司)称之为Firewire,火线。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400Mbit/s的高速。刚出来的时候,被视为可以取代scsi等其他外部总线,但在之后的好几年里,一直发展有限,只用来连接数码摄象机。所以我看到有人说,1394总线会被USB2.0取代。不过近一年来,随着成本下降,1394卡正迅速普及。也逐渐出现了其他一些相关设备,如数码相机,硬盘,webcam等。
以SONY数码摄像机1394采集为例: 1.用USB连线将电脑和索尼DV连接,将DV按钮拨至播放和编辑状态(PLAY/EDIT),一般情况下DV显示屏上会出现USB模式,同时在我的电脑中会出现存储卡图标,可以复制出存储卡中的文件。所以USB连线一般是用来导出DV存储卡中的影像数据的,但如果将DV设置为数据流模式,按钮在DV带(TAPE)和存储卡(MEMORY)状态下,均可以作为摄像头使用,可以进行摄像。DV按钮在播放和编辑状态(PLAY/EDIT)时就可以进行视频采集了。 2.通过WINXP自带的MOVIE MAKER、会声会影等视频采集软件进行采集。具体和35期中第2步一样。现以 WINDOWS MOVIE MAKER为例进行说明。打开程序(有的在程序的附件中)中MOVIEMAKER程序,点击录制或捕获视频(视WINXP版本而定),出现捕获设备即你的DV,点击下一步,出现保存文件名、路径,再点击下一步,出现保存的视频格式、大小等选项,最后出现自动捕获整盘磁带和手动捕获部分磁带选项,选择想要捕获的部分点击开始捕获即可,捕获完成后即在你指定的路径内发现一个你命名视频文件,格式是WMV。 3.对于WMV文件您可以用WINDOWS MOVIE MAKER、会声会影等进行再编辑,也可以用NERO软件直接刻录成视频文件光盘在电脑上播放或VCD光盘在电视上播放。当然期间还可以实现加入图片、照片、音乐以及添加配音等功能。 4.当然采集完以后要将数据流功能改回正常拍摄功能,否则将无法导出存储卡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