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二模命题思路 与高考复习策略

二模命题思路 与高考复习策略. 永嘉中学 肖飞燕. ● 命题思路. ——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 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2. 联系实际 注重建模. 3. 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4. 力求新意 把握难度. ● 命题思路. ——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 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主干知识反复考 角落知识轮流考. ● 命题思路. ——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 着眼双基 关注本质.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boris-de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模命题思路 与高考复习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模命题思路 与高考复习策略 永嘉中学 肖飞燕

  2.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2.联系实际 注重建模 3.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4.力求新意 把握难度

  3.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4. 主干知识反复考 角落知识轮流考

  5.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关注本质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感受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 注重建模

  6. 联系实际 ——身边的物理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属于电磁波 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X射线对行李箱内物品进行检测 C.无线网络信号绕过障碍物传递到接收终端,利用了干涉原理 D.列车鸣笛驶近乘客的过程中,乘客听到的声波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7. 第16题图 2.联系实际 注重建模 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通过联系实际情景设计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建立物理模型。

  8.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感受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 注重建模 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需要懂 3.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重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9. 图(二) 图(一) 21.(10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已提供了以下器材:铁架台、夹子、毫米刻度尺、游标卡尺、细线。为了完成实验,还必须从下图(一)中挑选出一些实验器材,其名称是 ▲ (漏选或多选得零分)。 ②甲、乙两组同学将单摆按如图(二)所示的方式悬挂,你觉得比较合理的是 ▲ (填“甲”或“乙”)。图(一)图(二) ③正确挂起单摆后,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静止释放,使摆球在竖直平面内稳定摆动,当摆球经过 ▲ (填“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或“任意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记数为“1”,当摆球第49次经过此位置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T= ▲ 。

  10. ④实验小组又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利用多组数据求平均值的办法来测定g值。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的记录表格,你认为表 ▲(“填“A“或”B)设计得比较合理。

  11. 图 甲 2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对镍铬合金和康铜丝进行探究,a、b、 c、d是四种金属丝。 ①实验小组讨论时,某同学对此电路提出异议,他认为,电路中应该串联一个电流表,只有测出各段金属丝的电阻,才能分析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你认为要不要串联电流表?并简单说明理由。 ▲ 。 ②几根镍铬合金丝和康铜丝的规格如下表所示:电路图中四种金属丝a、b、c分别为下表中编号为A、B、C的金属丝,则d应选下表中的 ▲ (用表中编号D、E、F表示)。

  12. (2)该实验小组探究了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后,想测定某金属丝的电阻率。(2)该实验小组探究了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后,想测定某金属丝的电阻率。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长度为L=8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为 ▲ 。 ②按如图丙所示连接好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六组I、U数据描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系上。由图可求得金属丝电阻R= ▲ Ω, 该金属丝的电阻率ρ= ▲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3.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试题重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通过照片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情景 体现——平时有做与没做是不一样的 ——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是不一样的 实验的拓展、实验的组合

  14.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_____(选填“甲”或“乙”)。

  15.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关注本质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感受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 注重建模 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需要懂 3.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重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感受认真做实验的重要性,既动手又动脑 4.力求新意 把握难度

  16. 原创试题 24.(20分)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一质量m=0.2kg、电量 的小球,小球系在长L=0.5m的绝缘细线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整个装置置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且沿OA方向,如图所示(此图为俯视图)。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绕点O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细线的张力F=140N,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比最小动能大 ,小球视为质点。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求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小动能; (3)若小球运动到动能最小的位置 时细线被剪断,则小球经多长时间其动 能与在A点时的动能相等?此时小球距 A点多远?

  17. 原创试题 24.(2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它由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左右两侧的斜直管道PA与PB的倾角、高度、粗糙程度完全相同,管口A、B两处均用很小的光滑小圆弧管连接(管口处切线竖直),管口到底端的高度H1=0.4m。中间“8”字型光滑细管道的圆半径R=10cm(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并与两斜直管道的底端平滑连接。一质量m=0.5kg的小滑块从管口A的正上方H2=5m处自由下落,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的速度大小为10m/s。此后小滑块经“8”字型和PB管道运动到B处竖直向上飞出,然后又再次落回,如此反复。小滑块视为质点,忽略小滑块进入管口时因碰撞造成的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滑块与弯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g取10m/s2。求: (1)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P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2)滑块第一次到达“8”字型管道顶端时对管道的作用力; (3)滑块第一次离开管口B后上升的高度; (4)滑块能冲出槽口的次数。

  18. 原创试题 25.(22分)在物理学上,常利用测定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复合场中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在立方体区域内存在待测定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在其左侧分别是加速电场和速度选择器,用于获取特定速度的带电粒子。装置中,灯丝A接入电源后发出电子,P为中央带小圆孔的竖直金属板,在灯丝A和金属板P之间接入电源甲,使电子加速;在间距为d的水平正对金属板C、D间接入电源乙,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C、D间同时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左右宽度与两板相同)。现将电源甲、乙的输出电压分别调到U1、U2,使电子沿直线运动进入待测区域,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重力不计,从灯丝出来的电子初速不计,整个装置置于真空室内。

  19.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源甲、乙接入装置,以满足题中要求;(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源甲、乙接入装置,以满足题中要求; (2)求电子进入待测区域的速度大小v0及U1与U2满足的关系式; (3)调节U1与U2,使电子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沿+X轴进入待测区域,测得电子刚进入时受力大小均为F,由此,你能推测出待测区域中电场或磁场的什么信息? (4)保持电子进入待测区域的速度大小仍为v0,转动待测区域(转动中电场、磁场相对坐标轴的方向不变),使电子沿Y轴或Z轴方向射入。测得电子刚射入时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又能推测出待测区域中电场或磁场的什么信息?

  20. ●命题思路 ——知行合一 正确导向 1.着眼双基 突出主干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着眼双基的考核 感受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 注重建模 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需要懂 3.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重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感受认真做实验的重要性,动手又动脑 4.力求新意 把握难度 有助选拔人才,有助课改推进 感受物理学科的选拔功能,感受物理并不是很难

  21. 物理教学回归本源 让学生感受到: 物理是有趣的 物理是有用的 物理并不太难 物理有选拔性 物理需要理解 需要关注本质

  22. ●复习策略 ——知行合一 有效复习 一轮复习----细化 二轮复习----简化 三轮复习----升华 1.回归课本 查漏补缺 2.整合构建 完善认知 3.关注思维 能力提升 4.培养规范 有效答题

  23.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中用于体检的B超属于电磁波 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X射线”对行李箱内物品进行检测 C.无线网络信号绕过障碍物传递到接收终端,利用了干涉原理 D.列车鸣笛驶近乘客的过程中,乘客听到的声波频率大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24. 书本33页 书本38页

  25. 书本92页 翻翻书,把书本上的实际应用的例子找出来,识记一下 翻翻书,把书本上的实际应用的例子找出来,编成试题

  26. 2014年考试说明 1.受迫振动和共振 2.波的干涉和衍射 多普勒效应 3.全反射、光导纤维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5.电磁波及其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

  27. 做一做 实 验 说一说 科学足迹 思考与讨论 问题与练习 (2010年浙江卷)1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 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 选修3--1第28页“问题与练习” 4.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为什么要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 课本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章节--- 课本中的---

  28. 52页

  29. 翻翻的教材 2010年4月第3版

  30. ●复习策略 ——知行合一 有效复习 一轮复习----细化 二轮复习----简化 三轮复习----升华 1.回归课本 查漏补缺 2.整合构建 完善认知

  31. 考了什么? (1)实验器材(符号与实物转化) (2)电源内阻的测量方法 (3)电阻测量方法(电阻串联) (4)图象坐标选择的策略 22.(10分)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______(填选项); A.还需要电压表 B.还需要电流表 C.还需要学生电源 D.不再需要其他器材 (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______; (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A=______。 • 对试题内容的理性分析 • 从知识点+能力要求 ——知识结构的全面分析

  32. 1.知识结构的联系与区分——相近知识的联系与区分1.知识结构的联系与区分——相近知识的联系与区分 2.知识结构的整理与提升——基于物理原理、规律(而不是表面现象)的归类 3.知识结构的丰富与拓展——力求对知识的全面复习,习题的拓展与条件变化,知道习题中隐含的方法与策略

  33. ●复习策略 ——知行合一 有效复习 一轮复习----细化 二轮复习----简化 三轮复习----升华 1.回归课本 查漏补缺 2.整合构建 完善认知 3.关注思维 提升能力 学习水平:懂——会——熟——巧

  34. 25.(22分)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平行金属直轨道竖直放置,上端用导线相连,下端固定在水平绝缘底座上。底座中央固定一根弹簧,金属直杆ab通过金属滑环套在轨道上。在MNPQ之间分布着垂直轨道面向里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位置的变化规律为 ( B0和k为定值,y为磁场中任一位置到PQ的距离)。现用力压杆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力后杆被弹起,脱离弹簧进入磁场,穿过PQ后继续上升,然后再返回磁场,并能从边界MN穿出,此后不再进入磁场。已知杆ab与轨道的摩擦力恒等于杆重力的5/13倍;杆向上运动,刚穿过PQ时的速度是刚穿过MN时速度的一半,杆从PQ上升的最大高度(未超过上端导线)是磁场高度的n倍;杆向下运动,一进入磁场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仅考虑轨道电阻且其单位长度的阻值是恒定的,B0、n、k及重力加速度g均为已知量。求: (1)杆向上穿过PQ时的速度与返回PQ时的速度之比; (2)杆向上运动刚进入MN时的加速度大小; (3)杆上、下两次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热:; (4)磁场上边界PQ到水平导线的距离。 听懂不等于真会

  35. 哦,…… 以为是……,方法与策略 提升学习层次(懂——会——熟——巧) 提炼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有用的方法与策略

  36. (4)保持电子进入待测区域的速度大小仍为v0,转动待测区域(转动中电场、磁场相对坐标轴的方向不变),使电子沿Y轴或Z轴方向射入。测得电子刚射入时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又能推测出待测区域中电场或磁场的什么信息?(4)保持电子进入待测区域的速度大小仍为v0,转动待测区域(转动中电场、磁场相对坐标轴的方向不变),使电子沿Y轴或Z轴方向射入。测得电子刚射入时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又能推测出待测区域中电场或磁场的什么信息? 推力分析 试着画图 洛伦兹力平行z轴 洛伦兹力平行y轴 电场力在xoy平面内 两力都在在xoy平面内

  37. 25.(22分)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平行金属直轨道竖直放置,上端用导线相连,下端固定在水平绝缘底座上。底座中央固定一根弹簧,金属直杆ab通过金属滑环套在轨道上。在MNPQ之间分布着垂直轨道面向里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位置的变化规律为 ( B0和k为定值,y为磁场中任一位置到PQ的距离)。现用力压杆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力后杆被弹起,脱离弹簧进入磁场,穿过PQ后继续上升,然后再返回磁场,并能从边界MN穿出,此后不再进入磁场。已知杆ab与轨道的摩擦力恒等于杆重力的5/13倍;杆向上运动,刚穿过PQ时的速度是刚穿过MN时速度的一半,杆从PQ上升的最大高度(未超过上端导线)是磁场高度的n倍;杆向下运动,一进入磁场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仅考虑轨道电阻且其单位长度的阻值是恒定的,B0、n、k及重力加速度g均为已知量。求: (1)杆向上穿过PQ时的速度与返回PQ时的速度之比; (2)杆向上运动刚进入MN时的加速度大小; (3)杆上、下两次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热:; (4)磁场上边界PQ到水平导线的距离。 听懂不等于真会

  38. (1)杆向上穿过PQ时的速度v1与返回PQ时的速度v2之比;(1)杆向上穿过PQ时的速度v1与返回PQ时的速度v2之比; (2)杆向上运动刚进入MN时的加速度大小; (3)若杆向上运动,刚穿过PQ时的速度是刚穿过MN时速度的一半,杆从PQ上升的最大高度(未超过上端导线)是磁场高度的n倍,杆上、下两次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热之比Q1:Q2; (4)若磁感应强度随位置的变化规律为 ( B0和k为定值,y为磁场中任一位置到PQ的距离),仅考虑轨道电阻且其单位长度的阻值是恒定的,求磁场上边界PQ到水平导线的距离。 0 v1 v2 v0=2v1 0 v2 对众多条件的整理 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提升学习层次(懂——会——熟——巧) 提炼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有用的方法与策略

  39. 0 v1 v2 v0=2v1 0 v2 听懂不等于真会 自己摸索了,体验到了,稳固下来 分析物理过程 分解物理过程 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 数学运算表达 结合图形,理解文字,隐形条件,显性条件,物理规律,数学表达

  40. ●复习策略 ——知行合一 有效复习 一轮复习----细化 二轮复习----简化 三轮复习----升华 1.回归课本 查漏补缺 2.整合构建 完善认知 良好的审题习惯 ——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对众多条件的整理 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3.关注思维 提升能力 4.培养规范 有效答题 强化书写规范性 ——写原始方程, 以短式为主, 力求条理清晰, 规范作图。

  41. 谢谢 多多交流 永嘉中学 肖飞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