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92 Views
视频案例. 从一课到一万课 ----关于本视频案例制作的几个问题.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 李传根 2005 年11月. 视频案例背景:. 2004 、 2001 、 1994 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 语文特级教师蔡剑秋 反思,反思的反思. 高研班办学方针:. 理论导引 科研领跑 读书为重 反思为本.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培训都以经验型教师、技术型教师为价值取向,缺乏培养 “ 有思想 ” 即反思型教师的制度机制和文化传统,应试教育又强化了上述两种类型教师的发酵。
E N D
视频案例 从一课到一万课----关于本视频案例制作的几个问题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 李传根 2005年11月
视频案例背景: • 2004、2001、1994 • 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 • 语文特级教师蔡剑秋 • 反思,反思的反思
高研班办学方针: 理论导引 科研领跑 读书为重 反思为本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培训都以经验型教师、技术型教师为价值取向,缺乏培养“有思想”即反思型教师的制度机制和文化传统,应试教育又强化了上述两种类型教师的发酵。 应当承认,经验型教师和技术型教师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但这两类教师有着明显的弱点。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经验型教师的一个特征,就是认为只要对他所教的内容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握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所以, 往往只关心与教材对话。教学方案一旦确定,就成为某种不变的东西。 对此,有的教师讲得很生动,说:“我们有些教师上课如同演戏一样上演一出‘教案剧’。上课时,按照教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按部就班, 不顾学生的反映我行我素,在课堂上顽强地表现自己。”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技术型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线性的知识传授模式,限于程序性的一套方法或技术,很难顾及教学的情景性,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缺少必要的关注,这是技术型教师对技术极度依赖的显性特征。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反思型教师除了与教材、与学生对话外,反思型教师教学行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过反思与自己对话。强调教师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加进理性的思维,实现自己与自己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学生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也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
永不凋谢的玫瑰1吴 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记述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永不凋谢的玫瑰2吴 非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着我。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我们的生活中也能有这样的美好。
永不凋谢的玫瑰3吴 非 5年前,我忽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去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几百个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儿作出的处罚……那些不遗余力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的种种设计,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永不凋谢的玫瑰4吴 非 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使我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又是几年过去了,我认识到,与其叹息,不如把我想说的说出来。我再也不指望有梦,有美丽的幻想,在应试教育已经坐稳了江山的时候,我也不再指望有谁能给我惊喜,我想我只有更多地讲述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们的教育信念:创制视频案例的思想支点1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精华。 知行合一是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反思是有机融合教师“知”与“行”的重要而有效的思维形态。
关注草根教育学:创制视频案例的思想支点2 • 扎根于教育大地的教师,自有对教育教学的独到领悟与见解:这就是带着泥土与露珠的草根教育学。它在教育教学知识基础中往往起着向导的作用。 • 草根教育学蕴藏着金矿,“一个好教师抵得过一打教育学家”的说法不无道理。然而,其中难免浸染着由习俗、惯例等支撑的传统文化习惯力量。 • 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更新以往从本本上接受的显性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觉扬弃多年来从各种各样的途径特别是从自己的经验中积累的隐性教育理论、教育知识。
初中二年级语文 说明文的构思 • 课堂实录剪辑 • 介绍 • 举例 • 角色扮演 • 总结
视频资料: 反思片段:从不想再上到我想再上一次
视频资料: 反思的反思:从我的反思到我们的反思;从个体反思到群体反思
波斯纳(1989)提出的公式: 实践+反思=成长 从波斯纳公式以及我们实践的体会,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长远的。跨学科跨学段跨角色的模式,构建起“我的反思”与“我们的反思”交融的人气足足的平台,有效地加大了反思的广度--深度—力度。
案例D1FZY:反思型教师发展模型 发展条件 发展状态 发展内容 反思型教师 知识与能力 终 身 实 践 反 思 经验型教师 教师德性 教育信念 新手教师 外部发展环境
案例D2FZY:反思结构心理示意图 反思过程 发展阶段3 发展阶段2 发展阶段1 反思方式 反思习惯 反思内容 学校文化环境(内椭圆) 反思动力 社会文化环境(外椭圆)
谢 谢 各 位 ! 电话:0510—8428803 电邮:chgl@wuxis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