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43 Views
具有国际视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 葛扬 2014.01.20. 一、拟解决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三、创新之处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一、拟解决的问题. 1. 解决 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经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发展. 经济学学科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拟解决的问题. 国际视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 2. 解决 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在 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择机制 实现课程体系现代化 推进教材的国际化 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 创新教学手段.
E N D
具有国际视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 葛扬 2014.01.20
一、拟解决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三、创新之处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一、拟解决的问题 1.解决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经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发展 经济学学科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拟解决的问题 国际视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 2.解决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择机制 实现课程体系现代化 推进教材的国际化 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 创新教学手段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 200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点 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 1999年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
一、拟解决的问题 • 3.解决实现经济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有效结合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的问题。 既不片面追求国际化,也不固化传统经济学,坚持立足本土化基础上实现本土化和国际化有效结合,稳步推进,好中求快,注重实效。
二、成果内容 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择机制 实现课程体系现代化 推进教材的国际化 教师团队的国际化 创新教学手段
二、成果内容 1.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择机制 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 2.推进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在提升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实现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 (1)提升传统课程
二、成果内容 (2)开设现代经济学前沿课程 • 从三个方面入手: • 第一,发挥本学科拥有国外博士及外语好的国内博士的中青年教师,开设双语课程。 • 第二,聘请境外著名华人学者短期集中讲授经济学前沿知识。 • 第三,聘请境外非华人高端专家团队短期集中讲授经济学前沿课程(Vanderbilt University著名资深教授 Parsley 教授)。
二、成果内容 (3)强化研究性课程 研究性课程seminar、文献选读seminar、课程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 (4)创设经济实践课程 聘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管来校开展讲座传授实践经验。
二、成果内容 本学科获得4门国家精品课程。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和优秀教材建设的带动性、示范性来实现课程的国际化效果。
二、成果内容 (5)推进教材的国际化 对于一些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课程,如《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补充国外近期文献。 同时,在教材的更新中,努力吸收外国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
二、成果内容 本学科十五规划教材4本; 十一五规划教材6本; 十二五(至今)规划教材5本。 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壹等奖1项。 (4)提高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 引进海外优秀博士; 海外著名华人学者短期集中授课; 本学科教师出国进修和国际合作研究。
二、成果内容 近年来,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 出国进修的年轻教师9人 长江学者3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 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 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2名 全国“优博”4篇
二、成果内容 (6)创新教学手段 采取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式”教学 通过导师制延伸课堂教学 构建学生学术研究平台 建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者联系的平台(“江苏发展高层论坛”、江苏省研究决策基地“江苏‘两个率先’研究研究基地”)
三、创新之处 一、形成立足中国实际、又与世界接轨的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既立足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直接进入经济学前沿、掌握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既具有经济学家思维又善于经济建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三、创新之处 二、构建国内外资源整合、课程兼容、模式集成的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环境。 三、探索“科研引入型”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的经济学创新性思维和综合创造能力。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实践效果 1.教师科研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近四年来 两本研究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发表论文17篇 SCI、SSCI收录论文13篇 出版教材17部(包括修订) 出版专著22部 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9篇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2项 教育部重大社科基金项目1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本科毕业生学识素养、科研水平明显提升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3.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美欧及相关地区名牌大学深造,获得美誉 经济学系2012届本科毕业生境外留学率达到26.8%。 经济学系2013届本科毕业生庞海燕被荣获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教授接收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4.跨国双学位本科人才培养 本学科与韩国建国大学经商学部联合培养跨国双学位本科人才,双方学生在各自学校就读2年后再到对方学校就读2年,完成所规定的学分,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两校分别颁发学历与学位。2013年春季首批12名韩国学生来到我校。这是南京大学首次在境外颁发学士学位。 5.学科发展效果显著 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排名第四。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推广情况 1.初步探索出一个立足中国实际、又与世界接轨的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受到兄弟学校的好评, 2012年5月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学部工作会议上,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南开大学副校长逄锦聚教授说:南京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代表中国经济学的未来。 具体做法也在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兄弟学校运用。
四、实践效果和推广情况 3.本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学科与学科、学校与学校“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
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