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組長: 陳孟陽 組員:王立杰、呂昂致、黎光秦、謝卓勳、林浩瑋、許紘愷 指導老師:陳美美

從說書看三言. 組長: 陳孟陽 組員:王立杰、呂昂致、黎光秦、謝卓勳、林浩瑋、許紘愷 指導老師:陳美美. 目錄. 什麼是說書 -------------------------32 呂昂致 說書的起源 -------------------------10 陳孟陽 說書的演變 ----------------------- 16 林浩瑋 明代的社會風氣 --------------------07 王立杰 《 三言 》 的介紹 ---------------------03 許紘愷 《 三言 》 中的說書遺痕 ---------------26 謝卓勳

b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組長: 陳孟陽 組員:王立杰、呂昂致、黎光秦、謝卓勳、林浩瑋、許紘愷 指導老師:陳美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說書看三言 組長:陳孟陽 組員:王立杰、呂昂致、黎光秦、謝卓勳、林浩瑋、許紘愷 指導老師:陳美美

  2. 目錄 • 什麼是說書-------------------------32呂昂致 • 說書的起源-------------------------10陳孟陽 • 說書的演變 -----------------------16林浩瑋 • 明代的社會風氣 --------------------07王立杰 • 《三言》的介紹---------------------03許紘愷 • 《三言》中的說書遺痕---------------26謝卓勳 • 總結-------------------------------02黎光秦

  3. 什麼是說書 32呂昂致

  4. 什 麼 是 說 書 說書為一種在宋代開始流行,由口頭講說的活動,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 。

  5. 什 麼 是 說 書 說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醒木作用基本為「攏耳音」,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6. 說書 的 內 容 說書雖然多是與歷史有關,但多數為引人入勝,並沒有尊重歷史的原貌。比如:商朝有大炮;漢代有銀票;三國有武狀元。但由於說書面向的是百姓,客觀上起到普及文化和歷史的作用。

  7. 說 書 的 段 落 每一段的說書稱「回」,回與回之間一般以「且聽下回分解」和「上回書,我們說到......」連接。

  8. 說 書 的 技 巧 說書開篇通常會先賦一首詩,稱為「開場詩」,目的是等待未到場的觀眾,以及為接下來的故事鋪陳。 年 少 爭 誇 風 月 , 場 中 波 浪 偏 多 。 有 錢 無 貌 意 難 和 , 有 貌 無 錢 不 可 。   就 是 有 錢 有 貌 , 還 須 著 意 揣 摩 。 知 情 識 趣 俏 哥 哥 , 此 道 誰 人 賽 我 。 開臉兒:介紹新人物的即將人物的來歷、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徵內 中 單 表 一 人 , 乃 汴 梁 城 外 安 樂 村 居 住 , 姓 莘 名 善 , 渾 家 阮 氏 。 夫 妻 兩 口 , 開 個 六 陳 舖 兒 。 雖 則 糴 米 為 生 , 一 應 麥 、 豆 、 茶 、 酒 、 油 、 鹽 、 雜 貨 , 無 所 不 備 , 家 道 頗 頗 得 過 。 年 過 四 旬 , 止 生 一 女 , 小 名 叫 做 瑤 琴 。 自 小 生 得 清 秀 , 更 且 資 性 聰 明 。 七 歲 上 , 送 在 村 學 中 讀 書 , 日 誦 千 言 。 十 歲 時 , 便 能 吟 詩 作 賦 , 曾 有 一 絕 , 為 人 傳 誦 。

  9. 說 書 的 技 巧 擺砌末:講述故事的場景 話 說 大 宋 自 太 祖 開 基 , 太 宗 嗣 位 , 歷 傳 真 、 仁 、 神 、 哲 , 共 是 七 代 帝 王 , 都 則 偃 武 修 文 , 民 安 國 泰 。 到 了 徽 宗 道 君 皇 帝 , 信 任 蔡 京 、 高 俅 、 楊 戩 、 朱 面 之 徒 , 大 興 苑 囿 , 專 務 游 樂 , 不 以 朝 政 為 事 。 以 致 萬 民 嗟 怨 , 金 虜 乘 之 而 起 , 把 花 錦 般 一 個 世 界 , 弄 得 七 零 八 落 。 直 至 二 帝 蒙 塵 , 高 宗 泥 馬 渡 江 , 偏 安 一 隅 , 天 下 分 為 南 北 , 方 得 休 息 。 其 中 數 十 年 , 百 姓 受 了 多 少 苦 楚 。 賦贊:如果讚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風景名勝,念誦大段落對偶句式韻文,稱作「賦贊」,富有語言的美感 雲鬢輕籠蟬翼,娥眉淡拂春山,朱唇綴一顆櫻桃,皓齒排兩行碎玉。蓮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聲嬌滴滴。

  10. 說 書 的 派 系 1.小說:大多是民間短篇故事,內容有言情、俠義、神怪、公案等,十分豐富。 2. 講史:從史書中的片段擷取下來再加以發揮,表演形式上通常是只說不唱。 3. 說經:以佛經內容為題材,是承襲唐代變文的一脈。 4. 合生:由唐代「參軍戲」一人扮「參軍」、一人扮「蒼鵠」演變而來。在表演形式上為兩人合作演出,大多是以一人命題,另一人回答的方式表現。

  11. 說書的起源 10陳孟陽

  12. 說 書 從上古時代開始,廣大民眾就利用勞動的餘暇時間,口頭講述神話、傳說與故事,以滿足文化生活的需要。

  13. 說 書 「說書」就是「說話」,「說話」一詞乃是講故事的意思。

  14. 唐 代 俗 講 唐代佛教盛行,僧侶以「故事」的方式來傳教,宣揚教義,為達到目的,僧侶以佛教經典內容為基礎 ,為向人們進行宣講。

  15. 唐 代 俗 講 僧侶又把經文和其中的故事編成通俗文字加以演唱用白話散文敘述事實,然後用歌唱加以鋪陳渲染。這種講唱佛經的形式,稱為“俗講”。

  16. 變 文 題 材 佛教經典 歷史史料 民間故事

  17. 變 文 僧侶為了傳講佛經,將佛經中的道理和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為了讓這些故事內容使人通俗易懂,而後所寫成底本即是變文。 其內容多取自佛經或 中國民間故事。

  18. 非宗教性的變文 講唱通俗化、普遍化後,非僧侶的講唱類別增多,如歷史故事《舜子至孝變文》、《列國傳》、《秋胡變文》、《明妃曲》(一題《王昭君變文》),敘說唐朝時事的《西征記》(一題《張議潮變文》),民間故事《韓朋賦》等

  19. 俗講影響與價值 1.流行地區極廣,發展成各種不同的講唱形式,迄今存在民間,影響深遠。未有「唱」者,即為「說書」。 2.歷代民間故事大多藉此流傳,成為研究民間文化的重要素材。

  20. 說書的演變 16林浩瑋

  21. 說 書 的 演 變 宋代— 說書成為一種表演行業 明代— 話本成為一種閱讀文本

  22. 北宋 政治上雖與遼、西夏鼎足而三,但經濟、文化卻因此而穩定蓬勃發展。由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與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可證北宋末年汴京城中的繁華景象。其中「說書」已是一種普遍於市集中可見的活動,且已有許多名家、流派。說書顯然已經是一種可以藉以謀生的行業。

  23. 南宋 由於宋朝工商業繁榮,市民對娛樂的需求增加,造就了大量的聽眾,促使「說話」更為流行。南宋時因應更多的說書需求,隨著活板印刷的發明,「書會才人」將故事底本簡單寫定,供說話人據以敷演說書,成為「市人小說」、白話小說的開端。

  24. 明代— 明代因為國外大量的白銀流入中國,進一步帶動城市發展,而需要更多的娛樂和消遣。而隨著印刷業的興起,浙東說書、編書與出版印書,為廣大的市民階層提供了「閱讀小說」的新型娛樂。馮夢龍「三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即因此而產生。

  25. 明代的社會風氣 07王立杰

  26. “娼”獗 《金瓶梅》 「唐伯虎點秋香」 可見明代文人、市井趨於多元,社會風氣敗壞,許多男性吃喝嫖賭習以為常 妓女=性工作者+名模+流行歌手+善文善舞

  27. 為什麼會如此”娼”獗? 明朝中葉商業崛起 民間變的富裕 男人有錢(勢) → 需要娛樂.. 只能說是個相隨而生的正常現象

  28. 謝肇淛《五雜俎》: 『今時娼妓滿布天下,其大都會之地,動以千百計。其它偏州僻邑往往有之。終日倚門賣笑,賣淫為活。生計至此,亦可憐矣。』

  29. 商人的地位(明朝初期) 士農工商 明朝初期,多年的戰亂 + 通貨膨脹 明初期奉行「重本(農)抑末(商)」 朱元璋曾言:「若有不務耕種,專 事末作者,是為遊民,則逮捕之。」

  30. 商人的地位提升(明朝中後期) 張居正提出農商榮枯相因,進一步肯定商業的作用。 隨著商人集團的活躍,使商人的社會地位也提高了。 士農工商 士商農工 (又或者是?) 商士農工?? 棄儒從商的「紳商」、「儒商」

  31. 王陽明〈節菴方公墓表〉: 「蘇之崑山有節菴方公者,始為士,掌舉子。已而棄去,從其妻家朱氏居,朱故業商。」 總而言之 士農工商不再是必然(在明代時被打破)

  32. 明代官僚風氣 內閣「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科舉在明朝是正式的選拔官吏制度 一般文人「准官」與當地官僚勾結 貪污受賄--已經成為公然進行的事情 宦官和工部官員靠受賄發財,商人靠宦官和工部官員營利,上下勾結,形成一個吸血網路 當時一些有理想的書生看到如此現象放棄當官

  33. 《兩宮鼎建記》的序言 「朝廷建大宮,莫大於乾清、坤寧兩宮,所費金錢有原例可援,乃先生省九十萬。夫此九十萬何以省也?是力爭中(太監)垂涎之餘,同事染指之際者也。割中之膻,而形同事之涅,不善調停人情而諧合物論莫甚於此。」 由此可見之宮中宦官與屬的貪臧公行

  34. 沒考上科舉就沒救了? A︰NO! 可從事— 教書 書畫 古董 小說 馮夢龍 商業 . .

  35. 《三言》的介紹 03許紘愷

  36. 三言 三言

  37. 作者簡介 1.馮夢龍(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耳猶,號墨憨子。 2.同其兄畫家馮夢桂、其弟詩人馮夢熊並稱「吳下三馮」。 3.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 4.馮夢龍少時有才情博學多聞,廣為同輩所欽服,但屢考科舉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館教書為生。

  38. 文學思想 他認為世間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學:一種是出自田夫野豎之口的真文學, 一種是縉紳學士樂道的假文學。 只有自然地發乎中情的文學,才算真文學,才能表達人的 真性情。 ※提倡民間俗文學

  39. 目的 馮夢龍編輯、整理三言的主要目的為改變世風,期待在儒雅與情俗中取得平衡,使真情與世道得到合理的發展。

  40. 來源 馮夢龍大量收集宋元話本,進行去蕪存菁的改編修訂工作。他也自己也積極從事擬話本的創作,並收集明代其他文人優秀的擬話本作品。

  41. 內容 一、男女愛情故事 二、俠義故事 三、社會故事 四、公案故事 五、神怪故事

  42. 《三言》中的說書遺痕 26謝卓勳

  43. 總起 <三言>為集結話本故事的作品,當然在呈現上也常受話本的影響。 以下,咱們將尋找遺留在<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說書手法遺痕……

  44. 1.得勝頭回(一名入話) 在篇章開頭,往往有若干與本文不一定相干故事或詩文做為「入話」,目的在熱場,使已到的觀眾稍待,而後再言歸正傳,進入主題。 例如:本篇開頭所言李亞仙與鄭元和的故事即脫胎於唐傳奇〈李娃傳〉

  45. 敘事角度︰說與評合一 說書人在說書時同時扮演「說」與「評論」的角色,常常夾敘夾議。 例如:「可憐聰明絕世女,墮落煙花羅網中」,此句道出了,說書人對於瑤琴被賣一事,充滿了憐憫。

  46. 3.呈現方式 說書人常在敘事中穿插詩句以做為抒情、描景或評論之用,既可以展現自己的學識與文才,也在故事末加上詩句做結為故事總評,這種方式也被<三言>,保留下來。 例如:「有詩云…」、「有詩為證…」…etc

  47. 最終 <三言>中的故事,皆為馮夢龍,蒐集、整理。但也不免俗的,在最開始的「喻世」、「警世」兩書中,常保留較多的說書手法,最後「醒世」一書中有作者本身的創作,但也逃不了說書的技法影響。 例如:得勝頭迴、詩句的穿插….之類的。

  48. 總結 02黎光秦

  49. 文本 說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