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372 Views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专家组工作程序、内容及要求. 一、工作程序及内容. (一)进校前 专家组组成与进校 认真阅读学校自评报告和查阅学校相关情况 草拟评估日程安排与工作计划 汇报与沟通 秘书提前进校. 5 、秘书提前进校原则上要求秘书提前一天进校,进校主要工作: 阅卷调查:问卷按教育部制定的样卷,由校方翻印。 学生抽取量 : 4000 人以下的规模,按教育部制定的下表中(打出 “ 样本抽取量与总体人数关系表 ” )之△ P=5% 的值抽取; 4000 人以上按学生总数之 7% 来抽取。 教师抽取量 按上表中之△ P=3 — 4% 抽取。
E N D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专家组工作程序、内容及要求
一、工作程序及内容 (一)进校前 • 专家组组成与进校 • 认真阅读学校自评报告和查阅学校相关情况 • 草拟评估日程安排与工作计划 • 汇报与沟通 • 秘书提前进校
5、秘书提前进校原则上要求秘书提前一天进校,进校主要工作:5、秘书提前进校原则上要求秘书提前一天进校,进校主要工作: • 阅卷调查:问卷按教育部制定的样卷,由校方翻印。 • 学生抽取量:4000人以下的规模,按教育部制定的下表中(打出“样本抽取量与总体人数关系表”)之△P=5%的值抽取;4000人以上按学生总数之7%来抽取。 • 教师抽取量按上表中之△P=3—4%抽取。 • 抽取范围: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各专业、各教研室、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师。 • 抽取原则:根据教师和学生名册,随机抽取。 该项工作在学校评估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和各教学系、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于专家组预定进校的当天下午进行(一般为周日)。
问卷调查之统计与分析: • 在秘书的组织下,由校方的有关人员对上述问卷进行统计,并分别写出统计分析报告。 • 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 秘书将样表交校方,印制好后由学校组织各专业带头人填写,收齐后在第三天交秘书。
二、进校后 1、当天晚上的工作 • 确定开幕式与自评工作汇报会时间和议程 • 专家组会议 • 秘书向各位专家递送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 组长主持内部分工 • 讨论工作日程安排与工作计划 • 选定剖析专业之对象 • 选定听课课堂和访谈对象 • 秘书在学校有关人员的协助下,印制评估用的各类表格
2、第一天的工作 • 上午: • 开幕式和自评工作汇报会 • 听课 、参观 • 下午: • 若上午未参观完,下午继续参观。 • 专家组会议 • 看材料 • 访谈
第二——三天的工作 • 听课 • 访谈 • 看材料 • 教师座谈会(专业剖析) • 专题研讨会 • 基本技能测试 • 职业技能测试 • 普通专业学生座谈会
教师座谈会(专业剖析) • 参加人员: 专业所在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业骨干教师、担任本专 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代表(专家选定)。 • 时间: 一般安排在下午,需2个小时以上; • 分组: 主干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组; • 内容: 涉及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问题,会前列出座谈会内容提纲,提前半 天通知与会人员。 • 问卷调查: 这儿指的是被剖析专业之专业问卷调查,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人员均填写, 当场回收,样卷专家准备,学校复制。
专题研讨会 • 参加研讨会学生之抽取: • 抽5个专业,每个专业各确定一个班,每个班分别抽6个学生分成两个组(专家随机抽3人,学校自行安排3人),一般选2、3年级学生。 • 研讨会主题: • 由专家拟定,一般要结合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学生所学专业、当前的热点形势等。 • 时间: • 一般安排在周三下午;需2—3个小时;专家提前一天将研讨会题目及要求、所抽取的学生名单通知学校。 • 研讨会程序: • 专家主持;每小组设定发言人1名,补充发言2人,时间不超过5分钟;第一组发言完,其他组提问,第一组答辩,还可再提问,再答辩,这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0分钟;第二组发言,其他组提问,如此有序进行下去。专家也可提些问题,火候要掌握好,时间要控制好。最后专家要点评。
基本技能测试 • 对象: • 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一般可抽5个专业,每个专业6人,随机抽取30人。 • 题目: • 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内容,由专家组命题或从符合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的卷库中抽取。 • 时间: • 一般安排在周三;测试时间2小时;专家在测试前2小时将学生名单、题目和要求通知学校。 • 监考和成绩评定: • 由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共同监考,由学校教师根据评定标准现场评定成绩,考试完后写出分析报告并交专家。
职业技能测试 • 对象: • 被重点剖析之主干专业毕业班学生,共随机抽30人。 • 题目: • 原则上从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库中随机抽取。 • 时间: • 一般安排在周三;测试时间2小时;专家在测试前2小时将学生名单、测试内容及要求通知学校。 • 监考和成绩评定: • 由专家和学校相关人员共同监考,由学校教师根据评定标准现场评定成绩,测试完后写出统计分析报告交专家,专家向其他专家通报。 • 专业分析学生问卷调查: • 专家在参加职业技能测试时,要携带“专业分析学生问卷调表”,在学生测试完后,让学生填写并回收。
普通专业学生座谈会 • 对象: • 被剖析之普通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随机抽取共30人。 • 内容: • 对专业的认识,对学校的要求。 • 时间: • 一般放在周二;时间1—2小时;提前半天将与会的学生名单通知学校,并由学校安排好地点。 • 专业分析学生问卷调查: • 会议结束前,让学生填写“专业分析学生问卷调查表”并回收。
4、第四天的工作 • 小组活动各小组对分工项目进行讨论 • 在讨论的基础上先按各观测点的内容要求和加权说明赋分,然后给观测点赋分,最后给二级指标赋分(要注意观测点的加权系数),各观测点取小数点后一位,各二级指标取小数点后二位,专家组最终结果为7人和之均值,然后按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 • 赋分与定等级的区间: • 4.5—5分为优秀;3.5—4.4分为良好;3—3.4分为合格;2.5—2.9分为基本合格;2.4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 全体专家组会议
全体专家组会议 • 各小组活动一般需1—2小时,各小组活动完后由专家组组长召集开全体专家会议。 • 各小组就分工项目向全组汇报评估情况及赋分意见,对重要二级指标要作重点说明。 • 各位专家就学校总体印象,各个二级指标和特色(创新)项目谈个人意见,全组进行充分讨论。 • 各专家给各个二级指标赋分。 • 投票表决特色或创新项目。 • 讨论由秘书起草的考察评估反馈意见,形成评估结论意见。确定第二天评估报告会专家发言人选。 • 秘书收集整理汇总所有评估材料。
5、第五天的工作 • 小范围通报会 上午9:30分前由组长、副组长分别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小范围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时将专家组已形成的“反馈意见”请他们阅看,并征求意见;与上级领导还要谈学校的困难,请他们多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谈时,要将“反馈意见”中未列入的学校存在的其他问题或已列入而表述不深的问题坦诚地指出。 • 高职高专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报告会 • 主持:专家组副组长 • 议程: • 专家组组长代表专家组宣读评估反馈意见 • 专家代表个人发言(一般选3位) • 学校主要领导讲话 • 上级领导讲话 • 专家组组长致结束辞
二、要求 • (一)工作要求 • (二)工作组内部要求
(一)工作要求 • 1、评估过程紧扣“三个符合度” • 2、既要考察学校的“硬件”,更要关注学 校的“软件”建设状况 • 3、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 • 4、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 • 5、评估力求六个“性” • 6、对各要素评估按“五度”展开考察 • 7、模糊判断、分析效度
1、评估过程紧扣“三个符合度” • 三个符合度: • 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 • 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 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2、既要考察学校的“硬件”,更要关注学校的“软件”建设状况2、既要考察学校的“硬件”,更要关注学校的“软件”建设状况 • 硬件: • 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双师型情况 • 教学仪器设备与实验实训条件 • 图书资料 • 校舍(教学行政用房,各种功能教室,运动场所,学生宿舍,食堂等) • 软件: • 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教学中心地位、产学研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 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执行 • 教学基本建设与成就 • 校园文化与校风
3、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 • 全面评估 • 对评估指标体系之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6个观点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创新)全面实施评估。 • 重点评估 • 对8个重要二级指标项目和特色(创新)项目重点评估,认真分析。 • 1.2产学研结合 • 2.1(师资队伍)结构 • 3.2实践教学条件 • 4.1专业 • 4.2课程 • 4.3职业能力训练 • 5.2质量控制 • 6.2就业与社会声誉
4、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 • 静态评估 • 学校的现实状况(含硬件和软件) • 动态评估 • 学校发展过程,学校以评促建、促改、促管的成绩,学校今后的改革发展趋势。但一定要注意的是,首要的还是要抓住规范(标准)要求。在看其动态时,要防止学校在文字中的作秀而把问题隐藏、掩盖的做法。
5、评估力求六个“性” • 科学性 • 准确反映被测对象真实情况 • 公平性 • 对评估项目公平,工作规范,避免出现偶然性,决不能出现“1人1票1点定乾坤”的现象。 • 可行性 • 评估办法不脱离时间、空间、人、财、物、技术等实际。
针对性 • 抓本质、抓关键,对某指标分析要透彻,要有力度、丰度和深度,不能满足于似是而非,含糊不清。 • 区分性 • 对访谈、问卷调查、考察、技能测试、听课等环节要注意区分性原则,因为可能出现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均高、均低现象。 • 简明性 • 对各评估要素尽可能简易、明确、准确不易引起误解。
6、对各要素评估按“五度”展开考察 • 理念——办学思想 • 实施——教学过程 • 成就——学校现状 • 问题——存在的问题 • 特色(创新点)—— 不一定每校均有,有的学校有可能总结得不很恰当,专家组应对其挖掘与总结。
7、模糊判断、分析效度 • 对每一要素、每一个观测点各位专家、全组应做出A、B、C、D之模糊判断。 • 对上述判断,专家个人在同一个二级指标中之不同观测点可能出现跨2个等级以上之差别;专家间对同一个二级指标有2个等级以上差别;专家总体判断与学校自评有2个等级以上差别。这时要补充考察,调整判断,提高效度。
(二)工作组内部要求 • 1、密切配合,分工不分家 • 2、各位专家应恪尽职守,努力工作 • 3、评估工作尽可能不影响学校 正常的工 作。 • 4、食宿从俭
评估工作方法小结 • 问: • 问卷调查,专业分析问卷调查,其它场合的询问; • 听: • 自评报告,课堂、专题研讨会; • 看: • 参观考察,材料; • 谈: • 个别访谈,走访,座谈会; • 测: • 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测试;
剖: • 专业剖析; • 议: • 专家组内部议论、交流和沟通; • 评: • 专家组内部对学校进行评估并形成意见,向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通报意见; • 整: • 秘书将上交省评估委员会的材料和交省秘书处的材料分类管理,离校时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