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60 Views
试论停征 “ 两费 ” 对工商部门财务管理的影响. 班级: 07 秋会计本科 2 班 学号: 0765001205133 姓名:潘俊晓 指导老师:周娟. 目 录. 写作大纲 ………………………………………………… 2 内容摘要 ………………………………………………… 3 关键字 …………………………………………………… 3 正文 ……………………………………………………… 4 参考文献 ………………………………………………… 18. 写作大纲. 一、 “ 两费 ” 的由来,包括 “ 两费 ” 的含义,收取 “ 两费 ” 的法律依据等。
E N D
试论停征“两费”对工商部门财务管理的影响 班级:07秋会计本科2班 学号:0765001205133 姓名:潘俊晓 指导老师:周娟
目 录 写作大纲 …………………………………………………2 内容摘要 …………………………………………………3 关键字 ……………………………………………………3 正文 ………………………………………………………4 参考文献 …………………………………………………18
写作大纲 一、“两费”的由来,包括“两费”的含义,收取“两费”的法律依据等。 二、征收“两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主要从活跃市场经济方面来写。 三、“两费”征收中呈现的弊端,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适应发展方面来写。 四、停征“两费”的积极意义。 五、新形势下工商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六、加强工商财务管理的建议。
内容摘要 2008年9月1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商总局联合通知精神,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以下简称“两费”)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征收,从此,征收了二十多年的“两费”退出了历史舞台。“两费”从产生到停征对工商部门职能转变和财务管理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两费”的由来,征收“两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费”征收逐渐呈现的弊端,同时还涉及到国家出台停征“两费”的政策,对减轻个体工商户负担,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等内容。最后对新形势下工商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工商部门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两费”的由来 • “两费”是指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向个体工商户征收,主要用于建设集贸市场,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费开支。 • 个体工商管理费的收取源于1983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个体工商业户管理费收支的暂行规定》:对从事购销活动的,按营业额的0.5%—1.5%收取;对从事劳务活动的,按收益额的2%—3%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的收取是源于1983年2月国务院下发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除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在集市上进行议购议销业务外,对进入集市交易的商品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取少量的市场管理费,工业品、大牲畜费率按成交额计算不得超过1%,其他商品不得超过2%。
二、征收“两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 集贸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摇篮,在各级政府和工 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鼎力推动下,创造了一片新天地:据1993年统计,当年全国市场建设投资217亿元,建市场7969个,全国累计建有集贸市场83001个,比1978年增加了1.5倍。商品成交额达5343亿元,比1978年增加41倍,集贸市场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5.4%上升到28.03%,提高了22.63个百分点,成了我国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交易的大通道和大市场,撑起了商品流通的半壁江山。到1995年,工商机关开始与所办市场实行全面“办”“管”脱钩,2001年实现全面脱钩时,工商部门交出去17846个市场,总资产为298亿元。工商部门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建一处市场、活一片经济、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三、“两费”征收中呈现的弊端 • 第一,“两费”征收显得越来越不合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发生了转变,特别是1998年工商与市场管办分离体制改革,工商部门早已不再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市场,职能转变为维护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征收“两费”已经偏离了其原本用于建设集贸市场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的初衷,只剩下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经费开支的一种途径,再收取工商管理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已成为极不合理的“乱收费”了。
第二,“两费”征收凸现政府职能缺失。”两费”在运行的20多年里,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缺乏向工商部门拨付的禀赋,视收费为当然的应得收入,造成公共财政缺失;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收费定支出,结构庞大、人员臃肿,如不彻底解决以收费养活工商管理部门的难题,一旦上级工商行政部门对下级拨付不到位,收费便成为应急之举,导致工商部门自身职能扭曲。第二,“两费”征收凸现政府职能缺失。”两费”在运行的20多年里,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缺乏向工商部门拨付的禀赋,视收费为当然的应得收入,造成公共财政缺失;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收费定支出,结构庞大、人员臃肿,如不彻底解决以收费养活工商管理部门的难题,一旦上级工商行政部门对下级拨付不到位,收费便成为应急之举,导致工商部门自身职能扭曲。 • 第三,“两费”征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1998年工商部门实行省级垂直管理之前,“两费”更多地被纳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入预算盘子,背离了“取之于个体工商户用之于个体工商户”的收费宗旨,形成了所谓“最弱势的市场主体养活政府综合监管执法部门”的局面。收取管理费人为阻碍了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壮大,恶化了本已严峻的就业环境。集贸市场曾被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摇篮”,而如今,这个“摇篮”在收费的重压下逐渐萎缩。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一组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个体工商户7年间减少65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近93万户。
四、停征“两费”的积极意义 • 第一,从现实的角度说,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涉及2500多万个体工商户和300亿元左右的收入,有利于减轻个体工商户负担、促使中小企业轻装上阵的一个可行选择,是为现行经济打下坚实发展基础的必然。个体工商户相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其实是弱势群体,但私营企业却不要收需要缴纳“两费”,个体工商户却要缴纳工商管理费,进入集贸市场经营的还要收取市场管理费,(“两费”是专门针对个体工商户收取的,私营企业不需要缴纳)这是很不公平的。因此“两费”的停征有利于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促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
第二,从政府职能转变来说,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的停收,表明了政府职能正在向正常的市场经济迈进。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目前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符合市场要义与法治精神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比如说,国家财政一定要保证各级工商管理部门的正常经费;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 • 第三,对工商部门发展来说,“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可以回归市场监管原位,按照三定方案的要求,把精力用在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维护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上。
五、 新形势下工商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收支供需矛盾突出 • 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是由省级垂直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要,执法资金数量大、标准高、增长快,其下属还有众多基层工商所,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作用的重要性,公用经费标准高于一般行政单位,加上装备经费、办公经费支出数额大、增长快,人均公用经费支出较其他行政单位要高。
二是工商部门行政性收费项目、数额较停征“两费”前减少,目前有个协会员的会费、登记费和罚没款三项,这些款项全额上缴省级工商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商系统原来实行的是公务费按地区类别定额包干,业务经费按征收“两费”时收入的一定比较来核定。“两费”取消后,还按照原来的比例由财政来划拨经费,由于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致使相应核定的业务经费也不一样。近两年,但随着工商文化建设和基层“六好工商所”建设等,各种硬件设施要求提高,支出增长因素比较多,加之有些地方征收“两费”时因各种原因雇佣的临时工,目前尚未清退,还要支付这部分工资。但可支配经费有限,支出增长过快,原本隐性的问题都慢慢暴露出来,形成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工商部门行政性收费项目、数额较停征“两费”前减少,目前有个协会员的会费、登记费和罚没款三项,这些款项全额上缴省级工商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商系统原来实行的是公务费按地区类别定额包干,业务经费按征收“两费”时收入的一定比较来核定。“两费”取消后,还按照原来的比例由财政来划拨经费,由于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致使相应核定的业务经费也不一样。近两年,但随着工商文化建设和基层“六好工商所”建设等,各种硬件设施要求提高,支出增长因素比较多,加之有些地方征收“两费”时因各种原因雇佣的临时工,目前尚未清退,还要支付这部分工资。但可支配经费有限,支出增长过快,原本隐性的问题都慢慢暴露出来,形成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两费”取消后,工商部门财务人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省去了“两费”的核定、汇缴、销票等工作。但工商部门回归市场监管原位,实行监管服务责任区,市场监管的力度加大,办公用车、人员差费增加,还有就是增加了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工作量是有增无减,需要食品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试剂,新形成了一部分支出。总之,综合这几方面致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单位支出的实际需求,造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两费”取消后,工商部门财务人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省去了“两费”的核定、汇缴、销票等工作。但工商部门回归市场监管原位,实行监管服务责任区,市场监管的力度加大,办公用车、人员差费增加,还有就是增加了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工作量是有增无减,需要食品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试剂,新形成了一部分支出。总之,综合这几方面致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单位支出的实际需求,造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四是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公用经费支出中公务费支出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增长幅度较高。此外,还有邮电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日常性开支过大,但经费核定没有变化,而业务经费支出紧张,设备购置及维修费用支出较少。
支出刚性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正常因素,也就是客观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性增长、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和物价上涨等;二是非正常因素,在停征两费后,各级工商部门的工作重心都有所转变,原来的很多非正常因素就显得更为突出,现就“两费”停征后,几个主要非正常性增长因素分析如下:支出刚性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正常因素,也就是客观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性增长、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和物价上涨等;二是非正常因素,在停征两费后,各级工商部门的工作重心都有所转变,原来的很多非正常因素就显得更为突出,现就“两费”停征后,几个主要非正常性增长因素分析如下:
1、财务支出的范围过宽,包揽过多,而应由政府解决的事项因无法解决而转嫁到各职能部门。如政府要求捐助的扶贫帮困资金,给各事业单位的赞助资金等,造成财务支出中的越位;而应由政府负担的一些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支出费用,如职工取暖补助、住房公积金补贴等却无力全额补贴到位,还以“两费”停征前的标准来衡量,就存在了严重“缺位”现象。
2、沉重的支出压力与过紧的财力并存。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法定支出或硬性支出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不少单位要求增加投入,并达到规定水平。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两费”停征后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的转变,一些硬件设备的支出就加大,办公费用不断提高,汽车燃修费用不断上涨,通讯费用也在加大,而可支配和调控的资金有限,使财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沉重的支出压力与过紧的财力并存。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法定支出或硬性支出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不少单位要求增加投入,并达到规定水平。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两费”停征后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的转变,一些硬件设备的支出就加大,办公费用不断提高,汽车燃修费用不断上涨,通讯费用也在加大,而可支配和调控的资金有限,使财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3、管理监督不力与铺张浪费并存。在“两费”停征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变,日常监管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事物,一些领导缺乏正确判断的能力,其行政行为直接影响财政行为,在支出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不必要的开支或项目,领导说要开支,财务部门就很难顶得住。另外,“两费”停征后,职能转变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红盾”网络的架设,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电脑、传真机、打印复印机等的广泛应用,耗电量与公办耗材费大大增加,按上级要求,文件和简报增多,耗用了大量资材,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二)潜在负债的存在,给各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潜在负债的存在,给各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 近年来由于核定经费逐年减少,支出增长因素比较多,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单位蜘蛛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两费“停征后,一方面,这部分有限的资金既要保证业务工作的开展,又要用来购置设备和一些小型维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在单位的经费满足不了其需求时,单位一方面要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另一方面又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所以在开展自身业务工作的过程中,如在“两费”停征后,工商执法干部下乡巡查的力度加大,执法车辆的临时性燃油费、干部的伙食费,就难免发生业务经办人员自身垫付或赊欠而又不能及时报销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潜在的负债。
(三)重视资金管理,忽视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三)重视资金管理,忽视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 • 一是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监督检查不彻底、不经常,造成固定资产丢失损坏时有发生,而帐务核销处理不及时,造成帐实不符。 • 二是资产核算不细致,物资登记不全,数字不准确,如调拨、赞助资产手续不全,财务部门无入账依据,致使部分账外资产无法确定具体价值,不能及时入帐,造成“家底不清”现象。
三是闲置资产未能充分利用,对一些暂时搁置不用的资产缺乏管理。以博州温泉县工商部门为例,其原来在两个乡镇设立的基层工商所取消之后,办公场所处于闲置状态,缺乏管理,未进行出租或出借,为单位实现开源创收。 • 四是单位领导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钱轻物的思想。大多数单位没有设专人管理实物,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 •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两费”停征前,工商部门经费相对来说比较充足,有些资材直接来自于上级调拨,很多工商部门“过紧日子”的思想尚未形成,加上垂管系统领导在不同区域间进行调动,后来的领导根本摸不清“家底”,造成了对一些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疏于管理。
六、加强工商部门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改变支出方式,挖掘节支潜力 • 在“停征”两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支出管理,强化支出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我认为可将节支重点放在压缩车辆费用开支方面,转变对其开支的方式,可采用两种方法节约车辆费用开支:
一是由省级工商部门统一核定全系统车辆包干费用。考虑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和核定每辆车的包干经费。按照“一清到底,不留死角,不留尾巴”的要求,对各单位汽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汽车的配备和使用,规定各单位配车的范围、定编原则和数量、购车和换车及处置的审批手续、小汽车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规定,为配备、使用、管理车辆提供政策依据。在清车的基础上根据车辆核编数及车辆情况分别核定车辆的燃修费、保险费,一次性补给给单位,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一律不补。一是由省级工商部门统一核定全系统车辆包干费用。考虑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和核定每辆车的包干经费。按照“一清到底,不留死角,不留尾巴”的要求,对各单位汽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汽车的配备和使用,规定各单位配车的范围、定编原则和数量、购车和换车及处置的审批手续、小汽车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规定,为配备、使用、管理车辆提供政策依据。在清车的基础上根据车辆核编数及车辆情况分别核定车辆的燃修费、保险费,一次性补给给单位,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一律不补。
二是集中调配资金,由省级工商部门负责全系统车辆损失赔偿。为切实控制支出的进一步增长,作为财政供给部门,自治区工商局可将全区系统的车辆进行全部造册登记,实行统一管理。在政策允许经过相关部门协调的情况下,工商系统的车辆可不再向保险公司投保,而是由自治区工商局集中调配一部分资金作为全区系统车辆损失赔偿金,对出现交通事故的机动车辆损失,根据有关规定由自治区工商局负责赔偿,对未出现事故等损失的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对此部分经费进行专项管理和高层决策及事故审查审核。如此项措施实施,每年就可节省大量的保险金投资,可缓解系统目前紧张的支出状况。二是集中调配资金,由省级工商部门负责全系统车辆损失赔偿。为切实控制支出的进一步增长,作为财政供给部门,自治区工商局可将全区系统的车辆进行全部造册登记,实行统一管理。在政策允许经过相关部门协调的情况下,工商系统的车辆可不再向保险公司投保,而是由自治区工商局集中调配一部分资金作为全区系统车辆损失赔偿金,对出现交通事故的机动车辆损失,根据有关规定由自治区工商局负责赔偿,对未出现事故等损失的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对此部分经费进行专项管理和高层决策及事故审查审核。如此项措施实施,每年就可节省大量的保险金投资,可缓解系统目前紧张的支出状况。
三是合理规划,在支出管理上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压缩支出规模的做法。特别是在停征“两费”后,支出增大不可避免,但支出管理以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益,并对支出进行跟踪、监督,增强调控能力,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和权限,坚决执行适度从紧的财务政策,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经费支出,逐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支出规模,从而实现行政单位支出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合理规划,在支出管理上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压缩支出规模的做法。特别是在停征“两费”后,支出增大不可避免,但支出管理以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益,并对支出进行跟踪、监督,增强调控能力,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和权限,坚决执行适度从紧的财务政策,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经费支出,逐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支出规模,从而实现行政单位支出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潜在负债 • 在“两费”停征后,要解决潜在负债,就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 一是单位会计要加强会计核算,对市场巡查的频率和执法人员数量进行了解,另外对干部外出执法办案可能会造成的垫付情况要及时询问,按照会计制度如实反映这部门支出,使负债账面化、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领导“看米下锅、量体裁衣”合理安排支出,也不会因时间等原因发生误解。 • 二是加强对单位有关会计法规、财务规则等知识的培训,使其明确法律,增强单位领导理财的责任感,使其在管理中自觉做到勤俭办一切事。
(三)加强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克服“重钱轻物”思想(三)加强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管理,克服“重钱轻物”思想 • 在停征“两费”后,各级工商部门应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摸清家底,在添置新资产的同时加强对已有资产的管理。对调拨的资材要重视起来,对于暂时闲置的资产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在不违反财经法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租出借的方式来获得收益,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另外很多基层工商可以利用独立庭院办公的空间,统一劳动种菜,以实现开源节流。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和闲置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资金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避免目前各自为政造成的制度执行不严谨和管理上的不统一的弊病。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坚持按期清查,保证账款、帐物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工商行政管理2008年第22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全方位促进职能到位》、23期《推行六化举措,规范执法行为》。 2、新疆工商2008年12期《“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面临的问题》,2009年第1期《积极转变思想,应对“两费”停征后的新情况》。 3、新疆非公有制经济2008年第11期《以管理促发展,以发展促服务》、12期《“两费”停征对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中国工商报2009年2月16日《工商总局就停征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答问》。 5、辽源日报2008年9月9日《“两费”停征带来的思考》。 6、新疆自治区工商局办公平台工商论坛。
演示完毕 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