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hapter 7. 纲 要. 7.1 线粒体形态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7.3 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7.4 线粒体功能 : 氧化磷酸化 7.5 线粒体遗传、增殖和起源 7.6 过氧化物酶体.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 1850 年,德国生物学家 Rudolph Kölliker 第一系统的研究了线粒体。 ( 肌细胞 ) ◆ 1900 年, Leonor Michaelis 氧化还原反应 

blak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hapter 7

  2. 纲 要 7.1 线粒体形态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7.3 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7.4 线粒体功能:氧化磷酸化 7.5 线粒体遗传、增殖和起源 7.6 过氧化物酶体

  3.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 Kölliker第一系统的研究了线粒体。(肌细胞) ◆ 1900年,Leonor Michaelis 氧化还原反应  ◆ 1943年,Arbert Claude 采用盐法分离技术分离到线粒体  ◆ 1948年George Hogeboom等采用蔗糖介质分离有活性的线粒体 能量转换的部位    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rebs循环、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

  4.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形态 大小 线状 直径约0.5~1μm 长度在1.5~3 μ m 颗粒状 故名线粒体

  5. 7.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6. 7.2 线粒体结构与化学组成

  7.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进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 比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据此推测: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而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 线粒体膜通透性实验

  8. 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Lubrol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Lubrol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

  9. 外膜(outer menbrane) ◆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外膜含有较大的通道蛋白:孔蛋白; 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中的孔蛋白 ß折叠

  10. 内膜(inner membrane) ◆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部位,通透性差; ◆含有大量的心磷脂(cardiolipin), 心磷脂与离子的不可渗透性有关; ◆内膜的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按作用分3类酶 ①运输酶类 ②合成酶类 ③电子传递和ATP合成的酶类

  11. 膜间隙(intermenbrane space) ◆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功能:建立电化学梯度 线粒体基质(matrix) ◆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功能:进行氧化反应, 主要是三羧酸循环

  12. 线粒体膜的运输系统

  13. 线粒体的钙调节作用 系统1是由膜动力势引起的Ca2+离子流向线粒体基质; 系统2是通过与Na+离子的交换将Ca2+离子输出到胞质溶胶。

  14. ◆线粒体各部分的蛋白质来自何方? ◆定位机理如何? 7.3 前导肽与线粒体蛋白定位

  15. 7.3.1 蛋白质寻靶与分选 蛋白质的两种运输方式 ●翻译后转运 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 即先合成,后运输。在合成释放之后需要自己寻找目的地,又称为蛋白质寻靶。 ●共翻译转运 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在翻译的同时进行转运定位, 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称为蛋白质分选。

  16. 细胞质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与去向 共翻译转运 翻译后转运 分秘泡

  17. 游离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去向

  18. 前导肽与信号肽 ◆前导肽(leading peptide) 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19. ◆线粒体前导肽的性质 ●长约20-80个氨基酸,通常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 ●序列中不含有或基本不含有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并且有形成两性(既亲水又疏水)α螺旋的倾向。 有利于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需要消耗能量; ●需要分子伴侣。

  20. ◆前导肽的特异性 ●具有细胞结构的特异性  ●前导肽的不同片段含有不同的信息(双导向序列)

  21. 两个导向序列,位于N端最前面的为基质导向序列,其后还有第二个导向序列,即膜间隙导向序列,功能是将蛋白质定位于内膜或膜间隙两个导向序列,位于N端最前面的为基质导向序列,其后还有第二个导向序列,即膜间隙导向序列,功能是将蛋白质定位于内膜或膜间隙 双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膜间隙导向序列

  22. ◆如何证明前导肽引导 蛋白质进入线粒体? P274

  23. ◆实验设计 ●分离线粒体 ●与具有线粒体基质定位信号的前体蛋白温育 ●胰蛋白酶处理

  24. 线粒体蛋白定位的实验

  25. 7.3.2 线粒体蛋白定位

  26. 线粒体基质蛋白定位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的定位 需要两个前导肽、两种方式: ◆保守性寻靶 ◆非保守性寻靶 线粒体内膜蛋白的定位 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定位

  27. 线粒体基质蛋白定位 前导肽 前导肽酶

  28. 前体蛋白在游离核糖体合成释放之后,在细胞质分子伴侣 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 • 然后通过N-端的前导肽同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 • 并在受体(或附近)的内外膜接触点(contact site)处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进入转运蛋白的运输通道, • 然后由电化学梯度驱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 在基质中, 由线粒体分子伴侣Hsp70(mHsp70)继续维持前体蛋白的解折叠状态。 • 接着在Hsp60的帮助下, 进行正确折叠, • 最后由前导肽酶切除导向序列,成为成熟的线粒体基质蛋白。

  29.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保守性寻靶 膜间隙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前导肽酶

  30.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的转运 定位需要两个导向序列,基质导向序列和膜间隙导向序列。这类蛋白有两种转运定位方式。 保守性寻靶 前体蛋白在N-端的基质导向序列引导下采用与线粒体基质蛋白同样的运输方式,将前体蛋白转运到线粒体基质, 在基质中由前导肽酶切除基质导向序列后, 膜间隙导向序列就成了N端的导向序列, 它能够识别内膜的受体和转运通道蛋白,引导蛋白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然后由线粒体膜间隙中的前导肽酶将膜间隙导向序列切除。

  31. 线粒体膜间间隙蛋白非保守性寻靶 膜间隙导向序列 基质导向序列 前导肽酶 膜间隙导向序列作为停止转运序列锚定在内膜上

  32. ● 非保守性寻靶 在线粒体基质导向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但是疏水的膜间隙导向序列作为停止转运序列锚定在内膜上,从而阻止了蛋白质的C-末端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然后通过蛋白质的扩散作用,锚定在内膜上的蛋白逐渐离开转运通道,最后在前导肽酶的作用下,将膜间隙导向序列切除,蛋白质释放到膜间隙。

  33. 线粒体外膜、内膜蛋白的定位 只需一个前导肽,引导外膜和内膜蛋白穿膜,前导肽后面一段疏水的停止转运序列阻止转运蛋白进一步穿膜, 外膜蛋白:停止转运序列与外膜转运酶结合 P274 内膜蛋白:停止转运序列与内膜转运酶结合

  34. 7.4 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作用 7.4.1 真核细胞中的氧化作用 糖的有氧氧化(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 氧化后产生CO2和水,分为三个阶段 ◆糖氧化成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CoA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35. 葡萄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糖酵解(glycolysis):细胞质中的葡萄糖(或糖原)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 细胞质中 • 不耗氧

  36. 糖的酵解与氧化 糖酵解 丙酮酸

  37. 线粒体基质中乙酰辅酶A的生成 ◆丙酮酸跨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在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作用下氧化成乙酰辅酶A。

  38. 乙酰辅酶A的生成 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

  39. ●生物需要能量时首先利用多糖; ●必要时也会利用脂肪: ▲脂肪被水解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能够进入线粒体基质,通过β氧化途径(β-oxidation pathway)循环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

  40. β氧化

  41.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又叫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

  42. 三羧酸循环

  43. 7.4.2 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线粒体能量转换策略  ◆三羧酸循环中的能量转换 NAD+ → NADH FAD+ → FADH2  ◆NADH和FADH2必须被氧化才能维持三羧酸循环 NADH + 1/2 O2 → NAD+ + 能量 FADH2 + 1/2 O2 → FAD+ + 能量  ◆NADH和FADH2被氧化时释放的H+、电子和能量如何安置?

  44. 几种辅酶的结构

  45. ■ 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 电子载体类型 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6. ◆黄素蛋白 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基组成的酶类,结合的辅基可以是FAD或FMN 两个质子和电子 ◆细胞色素 血红素辅基Fe3+和 Fe2+ 单个的电子 ◆铁硫蛋白 细胞色素类蛋白 铁-硫中心 Fe3+和 Fe2+ ◆泛醌或称辅酶Q 一种脂溶性的分子 两个电子和质子 部分还原的称为半醌,完全还原的称为全醌

  47. 泛醌的氧化与还原

  48.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酶的复合体 ◆功能 ●电子传递 ●H+的传递 ●利用氧,产生水和ATP

  49. 电子传递链

  50. ●复合物I (Complex I) 又称NADH 脱氢酶或NADH-CoQ 还原酶复合物, 功能:催化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给CoQ,伴随着4个质子被传递到膜间隙。 ●复合物Ⅱ (Complex Ⅱ) 又称为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CoQ 酶复合物, 功能:催化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辅酶Q, 不伴随氢的传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