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742 Views
第七章休閒運動專業化. 第一節: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 第二節:國內外休閒運動專業領域之教育情況。 第三節:國內外知名休閒運動組織與知識體系。 第四節:國內外休閒運動相關專業證照。 第五節:休閒運動專業倫理規章。 第六節:休閒運動從業人員須具備的專業能力。. 第一節 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 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 (225 頁 ) 「專業」一方面是指 精湛的學識 與 卓越的能力 ,另一方面則是 服務 或 奉獻 ,專業也是一種全職的工作,此種工作能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貢獻,也受到社會的尊重,從事專業工作者必須受過相當程度的高等教育,並在某一特殊的知識領域受過專職訓練。
E N D
第七章休閒運動專業化 第一節: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 第二節:國內外休閒運動專業領域之教育情況。 第三節:國內外知名休閒運動組織與知識體系。 第四節:國內外休閒運動相關專業證照。 第五節:休閒運動專業倫理規章。 第六節:休閒運動從業人員須具備的專業能力。
第一節 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 休閒運動專業化之意涵:(225頁) 「專業」一方面是指精湛的學識與卓越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服務或奉獻,專業也是一種全職的工作,此種工作能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貢獻,也受到社會的尊重,從事專業工作者必須受過相當程度的高等教育,並在某一特殊的知識領域受過專職訓練。 以休閒運動領域而言,認定專業資格的效標有: 1.社會價值與目的 2.公眾認同 3.專門化的專業準備 4.專門化的知識體系 5.資格認定、證照考取 6.專業倫理規章
第二節國內外休閒運動專業領域之教育情況 (一)美國休閒遊憩專業教育課程 (226~228頁) 休閒專業課程分三個等級,用於進行休閒專業素養之培養,分別為:1.知識與基本學習;2.瞭解及尊重專業表現;3.實際執行的專業能力。 此外,休閒專業課程須具備兩大方面:1.基礎認知:提供休閒相關科系的學生廣泛的基礎認知及知識背景,使學生未來能以專業能力為基礎,促進他人生活品質,為休閒領域盡一分心力。 2.專業能力培養:包括七大基本專業學習能力,分別為a.基礎概念;b.專業;c.傳遞系統;d.方案與活動計畫e.行政與管理;f.法律認知;g.實習經驗。
第二節國內外休閒運動專業領域之教育情況 (二)美國運動管理課程之規劃歷程(228~229頁) 1.學士班核心課程 2.碩士班核心課程 3.博士班核心課程2000年,SMPRC公佈學士班課程分為十大領域,碩士班九大領域,博士班五大領域,如表7-1所示。 (三)國內休閒運動相關科系之課程規劃現況歷程(231~233頁) 楊文燦、施而惠(2004)將課程分為七類:1.觀光、休閒、遊憩概論類;2.觀光法規類;3.研究工具類;4.遊客心理及行為類;5.遊憩規劃設計類;6.遊憩經營管理及實務類;7.遊憩體驗及效益類。 金敏玲(2004)提出休閒與遊憩專業基礎能力五大類;及休閒遊憩專業領域的四大類。
第三節 國內外知名休閒運動組織與知識體系 一、國內外知名休閒運動組織(233~236頁) 1、國外 (234~235頁)-10會 a.美國休閒與遊憩學會;b.美國健康體育休閒與舞蹈聯盟;c.澳洲和紐西蘭休閒研究學會;d.美國休閒治療協會;e.加拿大休閒研究學會;f.加拿大公園與休閒學會;g.國際節慶與活動學會;h.北美運動管理學會;i.美國國家公園遊憩學會;j.世界休閒學會。 2、國內(236頁)-4會 a.世界休閒組織臺灣分會;b.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c.中華民國體育學會;d.臺灣運動管理學會。 二、國內外之知名休閒運動相關期刊(237~238頁)
第四節 國內外休閒運動相關專業證照 一、國外休閒運動相關專業證照制度(238~241頁) (一)公園與遊憩專業人員證照(CPRP) 1、公園與遊憩專業人員證照 (CPRP) 2、臨時公園與遊憩專業人員 (PPRP) 3、準公園與遊憩專業人員 (APRP) (二)遊樂場安全檢查員證照(CPSI) (三)水上活動設施操作員(AFO) 二、國內休閒運動相關專業證照制度(241~242頁) (一)政府機關 (二)民間組織 (三)國際事業組織
第五節 休閒運動專業倫理規章 倫理規章 (243~244頁)是彰顯專業的重要指標,其讓從業人員瞭解工作的核心價值,並知曉工作中相關的倫理責任,以落實在日常工作之中。 藉由倫理道德規範的建立,專業更能取信於社會,休閒運動服務之提供與人、社會、環境等面向息息相關,從業人員之專業倫理議題不容忽視。以下請參考(243~244頁表)NASSM對會員所規範之倫理規章:
第六節休閒運動從業人員須具備的專業能力 一、專業能力之意涵(245頁)專業能力是旨在專業生涯中,有助於個人妥善地處理每一項工作,並獲致成功之知識、技術與行為。專業能力包含了工作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及其所表現出的態度與後延伸的行為,將綜合性的個人能力運用於工作中,即是專業能力的展現。 二、休閒運動產業專業能力之內涵(245~249頁) (一)休閒運動服務業之管理人員 (二)健身俱樂部之體適能指導者 (三)運動場館營運專業人力 (四)運動經理人 (五)運動賽會經理人
第八章 運動休閒與環境保護 第一節:環境議題對運動休閒的影響。 第二節: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在運動與休閒經營策略。
第一節 環境議題對運動休閒的影響 一、蒙特婁議定書(259頁) 1987年提出限制氟氯碳化物對大氣臭氧層之破壞後,運動休閒領域開始意識到環境對於活動進行的影響,特別在戶外活動參與時,開始顧慮紫外線強度對皮膚的影響,進而改變活動的時段與調整時間長度。(記住數字7) 紫外線指數:0~2 ; 3~4 ; 5~6 ; 7~9 ; 10~15 微量級 低量級 中量級 過量級 危險級 曬傷時限: 30分內 20分內 15分內
第一節 環境議題對運動休閒的影響 二、里約宣言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架構公約 (259~260頁) 目標為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水準上。
第一節 環境議題對運動休閒的影響 三、京都議定書 (260~261頁) 1997年12月規範38個國家及歐盟,以個別或共同的方式控制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數量以期減少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第二節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在運動與休閒經營策略第二節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在運動與休閒經營策略 一、運動與休閒產業經營對於環境保育議題的重視(一)運動休閒場館的開發與環境保護議題 (262~263頁) LEED評估項目:1.永續性基地開發;2.用水效率;3.能源與大氣;4.材料與資源;5.室內環境品質;6.創新與設計過程。 根據2003年「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將綠建築定義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 評估綠建築之九大指標:1.生態多樣性指標;2.綠化量指標;3.基地保水指標;4.日常節能指標;5.CO2減量指標;6.廢棄物減量指標;7.水資源指標;8.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9.室內環境指標。 (二)運動與休閒產業的營運與環境保護議題(267~268頁)
第二節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在運動與休閒經營策略第二節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在運動與休閒經營策略 二、運動休閒活動推動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 無痕山林運動(LNT)推動的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為:(269~270頁) 1.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2.在可承受的地點行走宿營;3.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4.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5.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6.尊重野生動植物;7.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三、大型運動賽會舉辦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271~272頁)
第九章 治療式遊憩 第一節:治療式遊憩概要。 第二節:治療式遊憩的過程。 第三節:治療式遊憩的應用。
第一節 治療式遊憩概要 『遊憩』的定義(279頁) 1.法蘭克.波科曼:積極而愉悅的使用休閒時間。 2.霍沃.丹佛:個人自願參與任何令人愉悅的休閒活動,並且馬上可以從中獲得持續性的滿足。 3.陳水源:消除精神與體力上之一切疲勞,日常生活的一種休閒活動。 所以,「遊憩」可以說是人類利用自由時間於身心休閒狀態下,所從事的各類型活動的總稱,從事者可從中獲得個人滿足與愉快的體驗。 『Recreation』原文蘊含:再生、主動、創造等意涵。
第一節 治療式遊憩概要 『Recreation Therapy』的定義(279~281頁) 『Recreation』原文蘊含再生、主動、創造等意涵。而『游藝治療Recreation Therapy』既不應受限於特定的「休閒」時間,也不需要受到地點與環境的局限,而應以活動或治療的內容觀念為主,處方觀念為輔,並以個別化為關鍵原則。 凡是依個人特性與需求,活動內容具有遊憩或休閒本質,能針對參與者產生健康促進或治療效果,都應該包含在「 Recreation Therapy 」的範圍內。
第二節 治療式遊憩的過程 (284~290頁) 一、評估:評估可提供客戶發展計畫階段的適當資料及方向。 二、計畫:此階段中優先設定的是:確立的目標、發展的課程、策略和明顯的方針及評值與決定的工具。當此階段完成後,治療式遊憩專家與客戶即要設計好符合客戶的需求之治療式遊憩課程。 三、執行:包含客戶與治療式遊憩專家的計畫執行實現。 四、評值:個人計畫課程中的目標及方針將會被評定。
第三節 治療式遊憩的應用 一、治療式遊憩在各領域的應用(290~299頁) 1.精神與心智健康;2.矯正與社會異常;3.濫用問題;4.自閉症;5.智能障礙;6.重度多重障礙;7.神經肌肉疾病;8.認知復健;9.老年人照護;10.兒童遊戲;11.心臟復健;12.痙攣性疾病;13.愛滋病。 二、治療式遊憩於矯治機構與社會偏差行為的運用 三、治療式遊憩過程的運用:請參閱(294~299頁)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