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917 Views
關於台灣人 網路侵權行為 與 態度的調查研究. 2014 年 8 月. 大綱. 研究方法 網路愛與懼 網路娛樂樣態 「侵權」定義 侵權者的網路行為 侵權者 的 認知與態度 侵權行為的動機 台灣網民的下一步. 研究方法. 團體質化討論. 網上量化研究. 2014 年 3 月 16 至 17 日. 2014 年 4 月 23 日至 5 月 8 日. 18-24 歲的男性持續侵權者 18-24 歲的男性偶爾侵權者 25-34 歲男/女 性偶爾侵權者 ( 部份為家長 ) 18-24 歲的男性曾經侵權者 50% 受訪者被要求記錄兩週內的網路視聽行為.
E N D
關於台灣人網路侵權行為與態度的調查研究 2014年8月
大綱 • 研究方法 • 網路愛與懼 • 網路娛樂樣態 • 「侵權」定義 • 侵權者的網路行為 • 侵權者的認知與態度 • 侵權行為的動機 • 台灣網民的下一步
研究方法 團體質化討論 網上量化研究 2014年3月16至17日 2014年4月23日至5月8日 • 18-24歲的男性持續侵權者 • 18-24歲的男性偶爾侵權者 • 25-34歲男/女性偶爾侵權者(部份為家長) • 18-24歲的男性曾經侵權者 50%受訪者被要求記錄兩週內的網路視聽行為 • 1200位回覆者年齡層為18-59歲 • 取樣足以代表全人口 • 參與者皆為匿名
台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塊 • 社群連結、娛樂、資訊迅速流通等 顯而易見的優點。 • 眾所肯定的掌控感、便利性、低消費。 超過75%的人 上網 • 「資訊流通是如此快速—想找什麼資料都找的到。」 • 18-24 • 經常上網者 • 「網路上什麼資訊都有,不必獨自費力找出所有解答。」 • 18-24 • 經常上網者 • 「最重要的是方便—我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 • 25-34 歲 • 偶爾上網者 資料來源:Internetworldstats.com
線上社交是主要的上網行為 使用網路時間分配(小時) 觀看新聞 收發 電子郵件 社群網站 找資料 收聽音樂 樣本:全台灣(1200) A2. 請問您平日上網從事些什麼活動?時間多久?
年輕族群上網最常觀賞影片 使用網路時間分配(小時) 觀看影片 找音樂 並下載 找影片/電視節目並下載 打線上遊戲 其他 樣本:全台灣(1200) A2. 請問您平日上網從事些什麼活動?時間多久?
凡事有利必有弊 • 網路的負面影響是很明顯的 • 浪費時間 • 減少真實的人際接觸 • 在沒有暗示情況下提到「危險」,並感到害怕 • 駭客+網路洗版等騷擾 • 電腦病毒 • 仿冒品 • 「網路減少了和人們的實際接觸,對話也減少了。」 • 18-24歲侵權者 • 「請問手機和我到底誰是你女朋友?!」 • 25-34歲 • 偶爾侵權者 • 「有些人真的是在網路上惡搞,接著就是造謠和講廢話。」 • 18-24 歲 • 曾經侵權者 • 「我討厭的是那些沒根據的批評。」 • 18-24 歲 • 偶爾侵權者 • 「你本來想說上網半小時,結果下線時已經過了3小時!」 • 18-24 歲 • 曾經侵權者 • 「我不喜歡線上購物買到假貨。」 • 18-24 歲 • 持續侵權者 較諸其他市場的量化研究,結果更為顯著
上網時最擔心電腦中毒 上網時的主要顧慮 樣本:全台灣(1200取樣) N11. 請問當您上網時,您的主要顧慮是什麼?
家長擔心小孩接觸不適當的網路內容 小孩上網時, 家長的主要顧慮 樣本:學齡前兒童(513) D12A. 請問您的小孩會從網路下載或串流傳輸非法內容嗎? D12B. 請問當您的小孩上網時,您的主要顧慮是什麼?
大量觀賞影片、電視節目、音樂 侵權者提及並使用 國外內容 上電影院仍受歡迎, 但線上觀影人數 也勢均力敵 自承侵權者和非侵權者,都是 線上影片和電視節目的觀賞者。 台灣流行音樂 華語流行音樂
台灣人熱愛電影、電視節目及音樂產品 我購買過含有一些影片/電視節目或音樂的USB/硬碟 將我看過的一段影片或電視節目上傳至臉書或YouTube,以便能與其他人分享 使用VPN存取尚未在台灣發行的國外影片和電視節目 使用USB/可攜式硬碟或雲端儲存空間和親朋好友分享音樂 使用USB/可攜式硬碟或雲端儲存空間和親朋好友分享影片和電視節目 將YouTube視頻轉換成MP3(音樂檔) 購買「付費觀看」的影片/訂閱電視節目,例如中華電信 (即您必須支付一筆費用來觀看特定影片) 線上免費串流傳輸電視節目 線上免費下載電視節目 線上免費串流傳輸影片 線上免費下載影片 線上購買音樂檔 線上購買電視節目 線上購買影片 到電影院看影片 線上租影片或電視節目 10 25 樣本數: 1200 A3: 請回想一下,如果您曾有過以下活動,請說明每項活動的頻率。
本研究之名詞定義(台灣) 「侵權」定義 本研究中所稱「侵權」是指未經合法授權, 透過網路上傳、下載、觀賞、收聽或複製 享有著作權的電影、音樂、影片、電視節目之行為
本研究之名詞定義(台灣) 現行侵權者 在過去12個月曾使用盜版內容 非現行 侵權者 持續侵權者 至少每週1次 侵權行為 偶爾侵權者 約每個月1次 侵權行為, 未若持續侵權者頻繁 • 曾經侵權者 • 受訪者表示 • 在過去至少12個月 • 未曾使用盜版內容 • 非侵權者 • 受訪者表示 • 從未使用盜版內容 DIY 下載或串流傳輸盜版內容,但沒有分享 • 只分享 • 只分享 • 盜版內容, • 並無下載或 • 串流傳輸行為 • DIY • 並分享 • 下載/串流傳輸並分享 • 盜版內容
本研究之名詞定義(台灣) 現行侵權者 在過去12個月曾使用盜版內容 非現行 侵權者 持續侵權者 至少每週1次 侵權行為 偶爾侵權者 約每個月1次 侵權行為, 未若持續侵權者頻繁 • 曾經侵權者 • 受訪者表示 • 在過去至少12個月 • 未曾使用盜版內容 • 非侵權者 • 受訪者表示 • 從未使用盜版內容 DIY 只分享 DIY 並分享 本研究各分項的名詞定義將在適當處說明— 本研究所有資料只針對音樂和影片/電視節目
將近 ¾ 的台灣人曾經有網路侵權行為 曾做過任何形式的侵權 10 25 21 樣本數:N=1200
現行侵權比例高 曾經有 任何形式的侵權 10 25 21 樣本數:N=1200
影片/電視節目和音樂的侵權比例幾乎相同 曾經有任何形式的 影片/電視節目侵權 曾經有任何形式的 音樂侵權 10 25 21 樣本數:N=1200
和新加坡相比,比例仍高 曾經有任何形式的 影片/電視節目侵權 曾經有任何形式的 音樂侵權 10 25 21 曾經侵權者 現行侵權者 從未侵權者 曾經侵權者 現行侵權者 從未侵權者 樣本數: N=1200 NB. 只使用新加坡和台灣研究裡均顯示之侵權行為
超過半數的現行侵權者下載並分享 現行侵權者 10 25 21 樣本數:N=690 ( 自現行侵權者樣本擷取)
各分項大小 現行侵權者 57% 非現行 侵權者 43% 持續侵權者16% 偶爾侵權者 41% • 曾經侵權者 • 16% • 從未侵權者 • 27% DIY 54% 分享 6% DIY並分享40%
分類摘要 現行侵權者 57% 傾向:年輕族群 非現行侵權者 43% 傾向: 年長、已婚、教育程度略低 持續侵權者 16% 年輕、女性、 學生/兼職工作者、 單身 偶爾侵權者 41% 較年輕男性、 較高教育程度 • 曾經侵權者 • 16% • 中年、女性、 • 中等教育程度、 • 網路帳號共同持有人 • 從未侵權者 • 27% • 年長、男性、單身、 • 低教育程度 DIY 54%女性、 兼職工作者、 單身 • 分享 • 6% • 較老、女性、 • 已婚、多數為 • 全職工作者 • DIY並 • 分享40% • 年輕、男性、學生、單身、高教育程度
觀看/收聽的動機 電視節目 多為共同 音樂 獨自 影片 共同或獨自 娛樂 「我想看這部動畫很久了。」 18-24歲,持續侵權者 打發時間 「只是旅途中打發時間。」18-24歲,偶爾侵權者 休閒 「聽不同歌手的音樂…有助我放鬆心情。」18-24 歲,持續侵權者 社群聯絡 「晚餐後和全家一同觀賞民視《遊龍戲鳳》」24-35 歲,偶爾侵權者 習慣 「我有空就放音樂,讓自己沈澱下來。」18-24 歲,偶爾侵權 找資料
只考慮「便利」,而非考慮「合法」 合法 非法 就音樂而言 • 「便利性」是主要的原因 • 例如:Tune-in, Spotify, KKBox • 但也有很多受訪者提到會購買喜歡的CD • 焦點團體研究結果顯示,觀看盜版電視節目比例高 • 習慣性瀏覽 • (特別是新聞) • 瀏覽社群網站 • 流行內容 • 盜版內容來源較為個人,非計畫性的用電腦瀏覽 • 頻繁提到西方內容 在台灣,對侵權者而言,合法和非法共存
(線上)影片和電視節目來源 曾聽說過的 網站 目前使用的 網站 Igogoshare.com 樣本數:影片/電視節目現行侵權者 (580) X1A. 請問您之前是否聽說過以下哪些網站? X3A. 在以下您所知道的網站之中,哪些是您目前正在使用的網站 (過去3個月內至少使用1次)?
(線上)音樂來源 曾經聽說過的網站 目前使用的 網站 樣本數:音樂現行侵權者 (567) X1B. 請問您之前是否聽說過以下哪些網站? X3B.在以下您所知道的網站之中,哪些是您目前正在使用的網站 (過去3個月內至少使用1次)?
辨別內容來源 • 「YouTube可以用關鍵字搜尋….又方便又迅速。」 • 18-24歲,偶爾侵權者 • 「『風行網』下載快,畫質佳。」 • 18-24歲,偶爾侵權者 • 「我用KKBox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 18-24 歲,曾經侵權者 • 「Ah Ben Forum 會定期更新最新的音樂專輯。」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 「伊莉論壇有許多的電視影集、影片、綜藝節目可供選擇,所以我從那邊下載。」 18-24歲,偶爾侵權者 某些合法來源,例如YouTube、KKBox也完全符合這些要件 – 合法性不是選擇的動力,也不是選擇的阻力。
台灣侵權者對網路盜版品質的需求 • 和其他市場不同的是,台灣市場對盜版品仍要求品質。 • 雖然相較於畫質,易使用和便利性(在家,隨時可觀看)仍是許多人的首要考量。 • 即使是最猖獗的侵權者也承認對畫質的妥協 • 中文網站資料 • 曾經侵權者停止侵權的主要動力 • 「我選擇付費,因為品質較佳。」 • 18-24歲,偶爾侵權者 • 「我們是用電腦觀看(影片),如果要好的畫質,我們會去戲院。」 • 18-24歲,曾經侵權者 • 「要區分影片和電視比較容易— • 除非你對音質非常要求,那你就會選擇正版。」 • 24-35歲,偶爾侵權者 如果影音內容品質的差距拉大並為眾所皆知,那麼合法和非法內容就會被拿來比較, 且大家將會選擇合法內容(以目前而言)
在台灣,串流傳輸的吸引力 • 與其他市場相同,串流傳輸較為流行 • 即時性和便利性是串流傳輸的主要吸引力 • 電腦中毒的風險較低 • 然而,(侵權者)認同串流傳輸的影片或電視節目品質較差 • 如果你重視品質,那就用DDL • 在某些網站提供下載的情況下, 網路使用者傾向選擇串流傳輸 • 「我選擇線上串流傳輸而非下載,這樣比較節省 時間,電腦也不會中毒。」 • 18-24歲,偶爾侵權者 • 「fun 698 是我到目前為止發現最方便的網站。 當你看完整部影片,畫面會有黃色顯示。 我也可以今天看一半去睡覺,隔天再把它看完。」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串流傳輸提高盜版影片和電視節目的流通 N=381 N=132 N=249 N=354 N=148 N=453 N=122 N=232 N=305 N=455 N=163 N=292 樣本數:現行侵權者 N=690; 持續侵權者 N=196, 偶爾侵權者 N=494 (以上樣本皆層指明從事以上行為) N3: 請指明您從事以下每一項活動的頻率
盜版音樂在串流傳輸和下載的分野較不明顯 N=417 N=282 N=135 N=118 N=94 N=391 N=273 N=259 N=165 樣本數:現行侵權者 N=690; 持續侵權者 N=196, 偶爾侵權者 N=494 (以上樣本皆層指明從事以上行為) N3: 請指明您從事以下每一項活動的頻率
而且,持續侵權者熱愛分享 N=133 N=114 N=56 N=77 N=183 N=328 N=239 N=91 N=148 N=69 N=431 N=121 N=310 N=230 N=98 樣本數:現行侵權者 N=690; 持續侵權者 N=196, 偶爾侵權者 N=494 (以上樣本皆層指明從事以上行為) N3: 請指明您從事以下每一項活動的頻率
音樂分享 N=137 N=107 N=62 N=75 N=174 N=317 N=243 N=89 N=154 N=67 N=374 N=112 N=262 N=216 N=101 樣本數:現行侵權者 N=690; 持續侵權者 N=196, 偶爾侵權者 N=494 (以上樣本皆層指明從事以上行為) N3: 請指明您從事以下每一項活動的頻率
然而,以新加坡的數據而言,侵權比例並未增加然而,以新加坡的數據而言,侵權比例並未增加 觀賞盜版影片或電視節目 使用盜版音樂 平均而言,14% 的人無法說出,和1年前相比,他們最近比較多或比較少觀看盜版影片或電視節目。 就音樂而言則是15% 的人無法說出。新加坡: 14% 影片或電視節目,10% 音樂 市場飽和的證據? N7(b)/N8(b): 和1年前相比,您現在還有購買或觀看侵權影片或電視節目….購買或收聽侵權音樂?
地點的影響 • 偏好在家 • 最被需要、最常想要侵權的地點 • 合法性問題最少的「安全環境」 • 對於在工作場所或學校侵權的擔憂顯示 不合法,也並非理想的地點 • 害怕被偵察的危機感變大 • 音樂的狀況有些不同 • 在家取得的(侵權)音樂 並不必然在家收聽 • 「在家可以安靜觀看,不受打擾。」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 「在學校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我們在學校不做這些事情。」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 「工作場所比較是一個公共空間。 我想這會比較可能被政府督導… 你會很容易被找到並鎖定。」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研究記錄顯示,幾乎所有侵權行為都發生於傍晚時的住家
影片/電視節目侵權地點 樣本:影片/電視節目持續侵權者N=162; 影片/電視節目偶爾侵權者N=418 N8A2. 請說明您從以下地點下載或串流傳輸侵權影片/電視節目的頻率。
音樂侵權地點 樣本:影片/電視節目持續侵權者N=162; 影片/電視節目偶爾侵權者N=418 N8A2. 請說明您從以下地點下載或串流傳輸侵權音樂的頻率。
侵權者知道什麼是侵權 「沒有取得影片或音樂公司的許可,在發行之前你就可以觀看或收聽其影音產品。若你沒有付費就觀看或收聽(那就是侵權)。 」 偶爾侵權者 25-34歲 「侵權是應付費而未付費觀看影片的行為。未經同意而使用他人財產的行為。」 偶爾侵權者 25-34歲 「(侵權)就是違法。」 【笑】 「(侵權)是免費取得。」 「(侵權)是侵害財產權。」 持續侵權者 18-24歲 「侵權是 未經原作者同意的使用。」 偶爾侵權者 18-24歲
「合法」與「非法」的考量? • 非法性不是選擇內容來源時的直接考量因素 • 也不是現今選擇時的動力 • 然而,侵權者會因此而區分來源 • 「授權」和「未授權」是普遍使用的術語 • 這兩個術語能幫助我們瞭解此議題,同時也是瞭解侵權者行為有別於「非法」的方式
絕大多數的行為被視為非法 合法的 非法的 不知道 樣本:所有台灣受訪者 N=1200 N4: 對於以下每一種情形,請表明您認為這是合法的、非法的,或者您不知道。
個人使用侵權內容的來源有些混亂– 現行侵權者給予自己行為合理化的機會 合法的 非法的 不知道 曾經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曾經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非侵 權者 曾經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非侵 權者 非侵 權者 曾經 侵權者 曾經 侵權者 曾經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非侵 權者 非侵 權者 非侵 權者 曾經 侵權者 現行 侵權者 非侵 權者 樣本:所有台灣受訪者 N=1200 N4: 對於以下每一種情形,請表明您認為這是合法的、非法的,或者您不知道。
盜版就是偷竊 • 台灣侵權者清楚瞭解盜版是一種偷竊 • 但這並不是主要顧慮 • 正如同其他市場,(侵權者)並不是真的對執法及懲罰感到畏懼 • 他們覺得在網路上可以為所欲為 (矛盾的是,他們希望其他人受到限制) • 有些人如此解釋他們的行為 • 他們是盜版內容的使用者 • 他們並不是偷竊,他們只是使用贓物 • 在他們心中 – 自己的行為並不是罪大惡極 • 「我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抓侵權者沒什麼用,反正大家都在做。」 • 18-24歲,偶爾侵權者 • 「只是擋掉病毒罷了。凡是妨礙我的利益的, 都要擋掉。」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目前為止最高的同意率 剽竊創意內容 就是偷竊/小偷 樣本:所有受訪者 N=1200. N5: 請表明您對下列敘述的同意或不同意程度。.
他們可以辨別侵權內容 • 侵權者提供的簡單辨別方式是,線上的違法、非線上的合法 • 或許更顯示他們的習慣而非真實狀況 • 其他容易辨識侵權品的方式: • 付款方式 – 品質 – 可取得性 • 簡體中文字 – 剛發行的 – 高風險廣告 • 侵權者知道自己正在從事侵權行為 • 認為自己可能是侵權者的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違法 存在著「模糊的空間」 • 然而, 「模糊的空間」被認為自己不是侵權者的人 當作是合法的「藉口」 • 「【你可以這樣辨別侵權品】你是否付費?以及你是否看到色情廣告?」 • 24-35歲,偶爾侵權者 • 「如果你必須付費,那這是有授權的。產品下方通常有聲明,如果是授權品就會明白標示。反之亦然。」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 「如果你想看合法的影片就到電影院去。基本上線上的都是盜版品。」 • 18-24歲,持續侵權者 在台灣,隨著盜版內容品質的提升,盜版內容將更不容易被察覺 – 當然這是對非侵權者而言
辨識盜版內容 侵權影片/電視節目 非法 侵權音樂 非法 樣本:影片/電視節目現行侵權者 (580) / 音樂現行侵權者 (567) X5A. 以下哪一種情形顯示影片/電視內容可能是侵權(非法)的? X5B. 以下哪一種情形顯示音樂內容可能是侵權(非法)的?
盜版傷害 • 台灣的侵權者被告知盜版對個人、產業、台灣創造力的潛在衝擊 • 再一次的,侵權者將這些衝擊 和他們的行為脫鉤 • 觀看經驗對個人的傷害或衝擊 較為強烈 「票房收入將會下跌,觀影比例會下跌,他們(電影業)會賺比較少錢。廣告商也會投入較少資金。」 18-24歲 持續侵權者 「電影公司是【受影響最大的】,而且也會影響公司內所有人。」 18-24歲 偶爾侵權者 「如果市場持續萎縮,台灣明星將會出走… 我到中國大陸去的時候,發覺那邊的節目比台灣好。」 25-34歲 偶爾侵權者 「(侵權者)將我們帶到一個沒有好的創作的世界。創作者將失去創作新內容的熱情。」 18-24歲 偶爾侵權者 「如果被抓到,要負法律責任。」 曾經侵權者 「更大的問題是被原創作者告上法院。」 25-34歲,偶爾侵權者
傷害正在發生 盜版傷害台灣的 文化創意產業 盜版造成台灣 文創產業經濟損失 盜版減少台灣 文創產業就業機會 盜版傷害台灣的 道德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