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280 Views
4.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3.1 简单电路的设计 1. 逻辑抽象 分析因果关系,确定输入 / 输出变量 定义逻辑状态的含意(赋值) 列出真值表 2. 从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式 3. 选定器件的类型 4. 根据所选器件,化简或变换逻辑函数式: 若用 SSI 的门电路,则要求将逻辑式化为最简式 若用 MSI 组合逻辑电路,则要求将逻辑式变换成所用器件的逻辑式相似的形式。 若用 PLD ,则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 EDA 软件自动完成。 5. 画出逻辑电路图. 例:设计一个三人表决逻辑电路,规定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意,方案方可通过。.
E N D
4.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3.1 简单电路的设计 1. 逻辑抽象 • 分析因果关系,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 定义逻辑状态的含意(赋值) • 列出真值表 2. 从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式 3. 选定器件的类型 4. 根据所选器件,化简或变换逻辑函数式: • 若用SSI的门电路,则要求将逻辑式化为最简式 • 若用MSI组合逻辑电路,则要求将逻辑式变换成所用器件的逻辑式相似的形式。 • 若用PLD,则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EDA软件自动完成。 5. 画出逻辑电路图
例:设计一个三人表决逻辑电路,规定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意,方案方可通过。例:设计一个三人表决逻辑电路,规定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意,方案方可通过。 1. 逻辑抽象 三人态度为A、B、C,且1状态代表同意,0状态代表不同意。表决结果以Z表示,且1为提案通过,0为未通过。 2. 写出逻辑表达式
3. 选用小规模集成的门电路 4. 化简 用与门和或门 用与非门 5. 画出逻辑图
采用中规模集成的常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一、 选用译码器和门电路 1. 逻辑抽象 2. 写出逻辑表达式 3. 变换 4. 画出逻辑图
二、选用数据选择器 1. 逻辑抽象 2. 写出逻辑表达式 3. 变换:Z=A’BC+AB’C+ABC’+ABC 4. 画出逻辑图
4.3.2 复杂电路的设计 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 • 将整个逻辑电路划分成若干个比较大的顶级模块。 • 再将其逐级划分成更小的模块,直到划分为能够实现的、规模较小的底层模块电路为止。 实现方式 • 自顶向下:从获得最佳电路性能出发进行模块的划分和设计,并不考虑这些模块是否已经存在。 • 自底向上:力图将电路划分成已经有的电路模块(标准集成器件)。
例:要求为某旅店设计一个客房服务呼叫系统。已知该旅店有1~9号共9个房间。每间内设置有一个呼叫开关,分别为K1~K9。当1号房间的呼叫开关K1合上时,无论其他房间里的呼叫开关K2~K9是否合上,服务员值班室的数码管显示器应显示数字1。当K1没有合上而K2合上时,无论K3~K9是否合上,数码显示器应显示数字2。依此类推,只有当K1~K8全未合上而K9合上时,才显示数字9。例:要求为某旅店设计一个客房服务呼叫系统。已知该旅店有1~9号共9个房间。每间内设置有一个呼叫开关,分别为K1~K9。当1号房间的呼叫开关K1合上时,无论其他房间里的呼叫开关K2~K9是否合上,服务员值班室的数码管显示器应显示数字1。当K1没有合上而K2合上时,无论K3~K9是否合上,数码显示器应显示数字2。依此类推,只有当K1~K8全未合上而K9合上时,才显示数字9。 解:根据对设计要求的分析,首先可以将整个呼叫系统逻辑电路划分为优先编码器、代码转换电路和数码显示电路三个模块。 数码显示电路又可划分为七段显示译码器、数码管驱动电路和七段数码显示器。 按照信号的传递路线把现成的集成器件连接起来。
4.4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一、什么是“竞争” 两个输入信号“同时向相反的逻辑电平变化”,称存在“竞争” 二、只要存在输入信号的竞争,就有可能产生输出尖峰脉冲噪声的危险,这种现象称为“竞争-冒险”现象。 A+A’型(0型)冒险 AA’型(1型)冒险
消除竞争-冒险现象的方法 一、在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联滤波电容 缺点:增加了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并使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变缓。 二、引入选通信号 将选通信号的有效作用时间选在输入信号变化结束后, S=1期间的输出信号不会出现尖峰。
三、修改逻辑设计 只要逻辑函数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化成Y=AA’或 Y=A+A’的形式,则可判定其电路有竞争—冒险的可能。 形式为Y=AA’的可能将出现正向尖峰脉冲; 形式为Y=A+A’的可能将出现负向尖峰脉冲。 如Y=AB+A’C在 B=C=1的条件下,Y=A+A’,可能将有负向尖峰脉冲出现。 若将原逻辑关系 改为 Y=AB+A’C+BC 则可在B=C=1时,使Y=A+A’+1=1, 确保没有负向尖峰脉冲出现,消除了原逻辑设计中的竞争 — 冒险。
重点难点 • 重点: •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 常用组合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应用 • 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的判断 • 难点: • 灵活运用常用组合电路模块进行电路设计
第5章 触发器 5.1 SR锁存器 1. 由或非门组成的SR锁存器 R、S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有效 R端称为复位端或清零(0)端 电路有两个互补的输出端 S端称为置位(1)端 Q端的状态定义为电路输出状态 “0”态:Q=0、Q’=1 “1”态:Q=1、Q’=0
现态:输入信号作用前Q端的状态,现态用Q 表示。 1) 工作原理 次态:输入信号作用后Q端的状态,次态用Q *表示。 0 0 0 0 1 1 0 1 0 0 若初态 Q= 1 若初态Q = 0 R=0、S=0 状态不变
R=0、S=1 置1 无论初态Q为0或1,锁存器的次态为1态。 信号消失后新的状态将被记忆下来。 0 0 1 0 1 1 0 0 1 1 0 1 若初态 Q = 1 若初态 Q = 0
R=1、S=0 置0 无论初态Q 为0或1,锁存器的次态为0态。 信号消失后新的状态将被记忆下来。 1 1 0 1 0 0 0 1 1 0 0 0 若初态 Q = 0 若初态 Q = 1
S=1 、 R=1 状态不确定 无论初态Q 为0或1,触发器的次态Q*和Q’*都为0 。 触发器的输出既不是0态,也不是1态 1 0 当S、R 同时回到0时,由于两个或非门的延迟时间无法确定,使得触发器最终稳定状态也不能确定。 0 1
由或非门组成的SR锁存器的特性表: 特性方程:Q* = S+R’Q(约束条件: SR = 0)
(设初态为0) 3)工作波形 Q Q’ 提问:触发器的特点及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小 结 作 业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或非门组成的SR锁存器的工作原理。 作业: P151 5.1
A B AB O A B AB O 图(1)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内容 1、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设计一举重比赛中的裁判电路,要求:比赛有A、B、C三名裁判,A为主裁判,B、C为两名副裁判,只有当两名以上裁判(必须包括A在内)认为上举杠铃合格时,裁决才算通过。 2、人的血型有A、B、AB、O 4种。输血时输血者的血型与受血者血型必须符合图(1)中用箭头指示的授受关系。试用数据选择器(74LS151)和非门(74LS04)电路设计一个逻辑电路,判断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上述规定。(提示:可以用两个逻辑变量的4种取值表示输血者的血型。用另外两个逻辑变量的4种取值表示受血者的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