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48 Views
体液检查. 张学思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一、脑积液检查. 血脑屏障. CSF 的生理功能.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来机械性损伤。 调节颅内压。 为脑、脊髓运送营养物质及运走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一)脑脊液检查目的. 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二) CSF 检查的适应症. 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考虑为神经系统疾患者。 疑有颅内出血者。 有脑膜刺激症状者。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脱髓鞘疾病。.
E N D
体液检查 张学思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来机械性损伤。 • 调节颅内压。 • 为脑、脊髓运送营养物质及运走代谢产物。 • 调节神经系统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一)脑脊液检查目的 • 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二)CSF检查的适应症 • 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考虑为神经系统疾患者。 • 疑有颅内出血者。 • 有脑膜刺激症状者。 •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 脱髓鞘疾病。
(三)CSF穿刺的禁忌症 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 有视乳头水肿的颅内压升高者。 • 脑疝。
(四)标本采集 • 一般由腰穿刺术取得。 • 穿刺后先作压力测定 • CSF分别收集于3-4只无菌试管内,每管1~2ml,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常规检查,必要时再留一管进行细胞学检查。 •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五)脑脊液常规检查项目 1、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以及凝固性等 2、显微镜检查:细胞总数与细胞分类记数。 3、糖与蛋白质定性检查
颜色 • 正常:无色。 • 红色:(1)穿刺损伤出血,(2)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 黄色:(1)陈旧性出血,(2)蛛网膜下腔梗阻(3)高胆红素血症。 • 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 微绿色:常见于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 • 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透明度 • 正常CSF应为清晰透明。 • 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CSF也可呈透明外观。 • 化脓性脑膜炎:混浊。 • 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混浊。
凝固性 • 正常CSF:24h不凝固。 • 结核性脑膜炎:12-24h液面有薄膜形成。 • 化脓性脑膜炎:1-2h出现凝块与沉淀物。 • 蛛网膜下腔梗阻:黄色胶冻状。
显微镜检查 • (1)细胞计数: • 【参考值】 成人 (0~8)×106/L • 儿童 (0~10)×106/L • (2)细胞分类:正常CSF无红细胞,白细胞以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为主。
临床意义 • 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以N为主。 • 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以L为主,早期以N为主。 •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加,以L为主。 • 脑寄生虫病:细胞数可增加,以E为主。 • 出血性疾病:多为红细胞, • 肿瘤: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以L为主。
化学及免疫学检查 • 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及分类检查。 • 葡萄糖检测。 • 氯化物检测。 • 相关酶学检测,如ADA、LDH、CK等。 • 病原体抗原与抗体检测:如结核抗体、乙型脑炎病毒抗原与抗体检测。
蛋白质(protein) • 【参考值】:阴性或儿 童:0.2~0.4g/l, 成 人:0.15~0.45g/l • 【临床意义】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见于: •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等。 • 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部肿瘤。 • 椎管内梗阻等。
葡萄糖(glucose) • 【参考值】儿童:2.8~4.5mmol/l • 成人:2.5~4.5mmol/l • 【临床意义】葡萄糖降低常见于: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显著减少,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发生在中、晚期,病毒性脑膜炎多无变化。 • 低血糖。 • 颅内肿瘤。
Donnan平衡 氯化物 • 【参考值】119~129mmol/l • 【临床意义】 • ①结核性脑膜炎中明显减少。 • ②化脓性脑膜炎中可减少,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为正常。 • ③低氯血症时脑脊液氯化物减少。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CSF特点(1) • 化脓性脑膜炎:乳白色混浊,PRO,GLU,氯化物,细胞数,白细胞以N为主,可发现细菌(LDH )。 •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 PRO, GLU,氯化物,细胞数 ,白细胞以L为主,可找到抗酸杆菌,(ADA、LZM )。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CSF特点(2) • 病毒性脑膜炎:清晰或微混, PRO,GLU或正常,氯化物正常,细胞数,白细胞以L为主。 • 脑出血性疾病:血性,PRO,GLU ,氯化物正常,细胞数 ,以RBC为主。(LDH、CK、AST ) • 脑肿瘤:无色或黄色,PRO,GLU 正常 或降低,氯化物正常,细胞数正常或,以L为主。
CSF常规报告单 • (1)乳白色混浊有凝块。 • (2)PRO(+++),GLU:(-)。 • (3)细胞数:750×106/L ,多核细胞:90%,单核细胞:10%。
基本知识 •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rane effusion)
(一)浆膜腔积液检验目的 • 区分积液为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 探寻渗出液的病因。
漏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 漏出液(transudate):非炎性疾患所致,基本机制如下 •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 -------- 淋巴回流障碍。 • ---------其它原因:如醛固酮分泌增加。
渗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 渗出液(exudate):多为局部炎症所致 • -------感染性因素。 • -------创伤、组织破裂以及出凝血机制引起的血液积聚。 • -------肿瘤直接或间接侵犯浆膜腔。 • 特点:大分子物质与细胞均能通过。
(二)浆膜腔积液检验的内容 • 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如颜色、气味、透明度以及凝固性等)、显微镜检查(如细胞总数,细胞分类记数等)以及Rivalta试验。 • 化学及免疫学检查:糖、蛋白质、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以及淀粉酶(AMY)等。 • 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检查以及细菌培养等。 • 细胞学检查:检查有无肿瘤细胞。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点为3∽5,因在酸性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漏出液常阴性,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 检查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 外观 淡黄色、透明或微混 呈黄色、血性、脓性多混浊 • 比密 <1.018 >1.018 • 凝固性 不自凝 能自凝 •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 细胞总数 <100*106/L >500*106/L • 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依病因而定 • 总蛋白 <25g/L >30g/L • 葡萄糖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 • 积液/血清LD比值 <0.5 ≥0.5 • 细菌检查 无细菌发现 可找到病原菌
常见渗出液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 • 脓性渗出液:黄色混浊,含大量中性粒细胞,细菌学检查阳性,LDH升高明显,多由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化脓菌引起。 • 血性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红色,常由穿刺损伤、肿瘤或结核等引起,结核性积液溶菌酶与腺苷脱氨酶升高明显,而癌性积液可找到肿瘤细胞或肿瘤标志物阳性。
常见渗出液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 • 浆液性渗出液:呈黄色、清亮或微混蛋白30-50g/L,常见于结核、化脓性炎症早期与浆膜转移癌,结核、化脓性炎症引起积液葡萄糖常降低。 • 乳糜性渗出液: 乳白色混浊 ,常见于丝虫病、结核或肿瘤。 • 胆汁性渗出液:黄绿色,胆红素试验阳性,胆汁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