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73 Views
药品批发企业 GSP 认证中存在问题. 省局药品认证中心 奚军伟 2014 年 5 月 西安.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四、答疑.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1 、 《 药品 GSP 认证申请书 》 单独装订 经营范围 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意见 分支机构情况表.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 陕西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 第八条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报送以下资料: (一)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书 》
E N D
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中存在问题 省局药品认证中心 奚军伟 2014年5月 西安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四、答疑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 1、《药品GSP认证申请书》 • 单独装订 • 经营范围 • 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意见 • 分支机构情况表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 《陕西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 第八条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报送以下资料: • (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书》 • (二)《药品经营许可证》正、副本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 (三)批准经营特殊药品的,应提交相应的批复复印件; • (四)企业实施GSP情况的说明; • (五)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 • (六)企业制定的应对经营活动中质量风险点的管理重点和处置预案;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 • (七)质量管理人员情况表; • (八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有资质要求的人员简历、任职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技术职称证明,执业药师资格证和执业药师注册证复印件; • (九)企业仓储、验收养护等设施、设备情况表; • (十)企业经营场所、仓库平面布局图和流向图,并严格标明比例; • (十一)企业合并认证的所属药品经营单位情况表; • (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四)企业实施GSP情况的说明;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四)企业实施GSP情况的说明; • 企业实施GSP情况的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 (1)企业的基本情况、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描述及上一年度企业药品经营质量回顾分析; • (2)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岗位人员配备整体情况; • (3)各岗位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管理情况; •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况; • (5)企业内审制度概况; • (6)设施与设备配备状况; • (7)检定与校准实施情况; • (8)计算机系统概况,简述与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控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使用等情况; • (9)简述药品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运输、配送、退货、投诉处理、不良反应报告、追回和配合药品生产企业履行召回职责等方面的管理情况和运作程序; • (10)GSP实施中发现的不足、整改措施及效果。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 1、冷库、冷藏车、冷藏(保温)箱、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验证报告。 • *05302冷库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1)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2)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4)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5)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6)对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7)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8)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 *05303温湿度监测系统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 • 1、采集、传送、记录数据以及报警功能的确认。 • 2、监测设备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确认。 • 3、测点终端安装数量及位置确认。 • 4、监测系统与温度调控设施无联动状态的独立安全运行性能确认。 • 5、系统在断电、计算机关机状态下的应急性能确认。 • 6、防止用户修改、删除、反向导入数据等功能确认。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 *05304冷藏车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1)车厢内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2)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4)开门作业对车厢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5)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车厢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6)对本地区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7)在冷藏车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8)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 冷藏箱或保温箱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1)箱内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分析箱体内温度变化及趋势;(2)蓄冷剂配备使用的条件测试;(3)温度自动监测设备放置位置确认;(4)开箱作业对箱内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5)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的保温效果评估;(6)运输最长时限验证。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 验证报告存在问题: • 1、验证对象不全; • 2、验证项目不全; • 3、验证报告相关内容不符合逻辑; • 4、质量管理人员对验证过程、相关验证数据不能融会贯通。
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一、企业申报资料存在问题(十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 2、企业上年度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新开办企业不提供)。 • 3、*01301企业应当设立与其经营活动和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或者岗位。 • 有组织机构框架图。 • 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 • 设置的组织机构、岗位应与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本标准检查项目共259项,其中严重缺陷项目(**)6项,主要缺陷项目(*)107项,一般缺陷项目146项。 • 合理缺项:主要项目:30项,一般项目:20项 • 目前已进行现场的企业共63家,限期整改4家。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0801企业内审不全面,无相应文件; • *00801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 • 1、有成立内审领导小组的文件,领导小组组长应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2、有内审制度、计划、方案、标准。3、应明确规定内审周期,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4、内审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相关管理部门及业务单位(部门)共同参加。5、有内审记录,包括内审现场评审记录、问题汇总记录、问题整改记录、整改跟踪检查记录等。6、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汇总现场评审记录形成内审报告,并经企业负责人签字批准。7、内审标准至少应包括GSP规范的全部内容。 • *01711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未参与相关验证; • *01711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组织验证、校准相关设施设备。1、企业应当对冷库、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以及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等进行验证,确认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规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并能安全、有效地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冷藏、冷冻药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2、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工作的监督、指导、协调与审批。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仓储、运输等部门共同实施验证工作。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04901 冷库的划分的不合格区不合理,无地垫; • *04901 经营冷藏、冷冻药品的,应当配备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 • 1、有生物制品经营范围的以及经营冷藏、冷冻药品的,应配备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冷库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应当合理划分冷库收货验收、储存、包装材料预冷、装箱发货、待处理药品存放等区域,并有明显标示。 • *05103 企业配备的保温箱不具有外部显示和采集体内温度数据的功能; • *05103 冷藏箱及保温箱具有外部显示和采集箱体内温度数据的功能。1、车载冷藏箱及保温箱配置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2、可实时采集、显示、记录、传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数据。3、具有远程报警功能。4、可通过计算机读取和存储所记录的监测数据。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5302 对冷库的验证项目内容不完整; • *05302 企业应当对冷库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及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验证。 • 冷库验证的项目至少包括:(1)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2)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4)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5)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6)对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7)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8)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 *05303 企业未对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进行验证; • *05303企业应当对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及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验证。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6001 未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储存、备份数据,备份记录和数据的介质未存放于安全场所,现场检查发现计算机无法识别储存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 • *07401 冷藏药品到货时,未能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检查,做不到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 • *11001企业未对其他单位运输药品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审计。 • *11001 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运输药品的,应当对承运方运输药品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审计,索取运输车辆的相关资料,符合《规范》运输设施设备条件和要求的方可委托。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2001:企业质量负责人不具有执业药师资格。 • *00802: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后,没有开展内审。 • *00802 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 • *02701:企业开展的培训工作不到位,收货及验收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并履行职责。 • *02701 企业应当按照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使相关人员能正确理解并履行职责。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2101: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执业药师资格未注册。 • *04906:企业未按要求配备冷藏车。 • *04906:企业冷库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数量不够(只有1个),且不能实施自动报警。 • *05302:企业对冷库没有验证。 • *05304:企业对保温箱没有验证。 • *05701:企业建立的计算机系统不能满足经营全过程及质量控制的要求。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 00701 企业常温库面积480㎡,高度4.8m,配置3P空调4台,其空调系统功率与库房面积不匹配。 • *0070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与其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 • 1、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文件、计算机系统等应符合本规范及相关法规文件的规定。2、不得出现机构设置与企业实际不一致的情况。部门职责、权限必须界定清晰,不得相互交叉,不得有职责盲区。3、不得出现人员资质不符、能力不胜任、未履行职责的情况,兼职不得违反规定。4、不得出现库房布局、面积、容积与经营规模不匹配的情况。5、不得出现空调系统功率与库房面积、容积不匹配的情况。6、计算机系统操作权限设置应合理,与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相一致。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1711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未组织仓储、运输部门实施保温箱的验证工作。 • * 05103 企业验证和使用冷藏箱不具有外部显示箱体内温度数据等功能。 • * 07401 个别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未及时核查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 • * 08101 企业对实施电子监管码的药品数据采集未及时上传。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现场检查评定标准一般缺陷项目共146项 • 统计前35家企业现场检查缺陷项目,共403项,涉及101项,约占一般缺陷项目的70%;将出现次数大于5次的27项作以统计,共涉及240项,约占总缺陷项目的60%。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现场检查评定标准一般缺陷项目共146项 • 统计前35家企业现场检查缺陷项目,共403项,涉及101项,约占一般缺陷项目的70%;将出现次数大于5次的27项作以统计,共涉及240项,约占总缺陷项目的60%。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1704(11)01704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并建立药品质量档案。 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信息分析应用不及时 、未进行汇总、分析和应用 02401(6)从事采购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2601(6)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药品专业知识及技能、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等。 • 未对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进行培训 • 02702(19)培训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并建立档案。 • 1、有培训记录:内容应有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地点、举办单位、参加人员等。 • 2、有培训档案:内容应有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教材、人员签到簿、课件、考卷、培训汇总等。 • 3、应进行培训效果的测评,确保相关人员能正确理解并履行职责。 • 培训档案内容不全; • 无培训记录 • 培训效果不好。质量管理部门对中药饮片验收员技能培训不到位(验收员未能正确回答吴茱萸的性状鉴别要点);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3301文件应当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文件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应明确文件格式,文件应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和版本号。 • 文件未标明种类、文件编号、版本号; • 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未按规定格式,对题目、种类、目的及版本号进行编号。 • 03302文件文字应当准确、清晰、易懂。文件中文字表述应准确、清晰、易懂,文件内容不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前后矛盾。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个别地方前后不一致(入库储存操作规程规定相对湿度为40-60%,质量方针文件中规定为35-60%); • 在质量制度中使用“工商、商商”等简写性描述代替“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与药品经营企业”;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3501(16)企业应当保证各岗位获得与其工作内容相对应的必要文件,并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 • 1、各部门或岗位在工作现场应有相应的现行文件。2、应对文件内容进行培训,对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各岗位能正确理解文件要求,并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 • 各岗位工作现场未存放相应的现行文件,不方便查阅及学习 • 收货岗位工作现场未配发岗位职责文件。 • 复核岗位现场未提供相应的现行文件(制度)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4401(7)库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应当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防止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 • 库房缓冲区狭小,人流、物流通道混用; • 未有效划分退货、发货等各状态区域。 •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物流需要穿过常温库、阴凉库的药品合格区,才能进入相对应的库房(待验区)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4603(9)库房内墙、顶光洁,地面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 墙皮有脱落痕迹;部分地面出现凸凹不平未处理;墙面有与外界相通的洞(直径约8CM) • 04605(8)04605库房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响的措施。 • 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场所应通过设置顶棚、雨篷等防护措施,防止药品被雨雪等污染。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4702(9)库房应当配备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 • 1、有避免阳光直射的避光设备,应有完好、有效的通风的设施设备。2、有风帘、挡鼠板、灭蝇灯、粘鼠胶等防虫、防鼠设备。 • 库房无避光设施、中药材库无通风设施。 • 企业库区无通风调控设施。 • 常温库大门无挡鼠板; • 常温库大门无风帘;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4707(7)库房应当有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专用库房或专用区域。 • 库房内无包装物料专用存放场所; • 4708(7)库房应当有验收、发货、退货的专用场所。 • 1、验收、发货、退货应有专用的库房或区域。2、冷藏药品、特殊管理药品等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应在相应的专用库房设置验收区、发货区、退货区。3、药品待验区域有明显标识,并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4、待验区域符合待验药品的储存温度要求。5、验收设施设备清洁,不得污染药品。6、待验区按规定配备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与数据上传设备。 • 冷库内未划分验收、发货、退货等区域。 • 冷库区的电子监管码扫码枪未放置于冷库验收区 • 库房内未设置退货区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5201(18)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应当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记录和档案。1、有设施设备检查、清洁和维护管理制度或规程,明确相应的管理周期。2、有专人负责药品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有效。3、有空调、温湿度探头、冷库制冷机组、发电机组、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冰箱、冰柜、计算机系统、电子监管码采集设备、除湿机、通风扇等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记录。4、应建立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设备清单、购货发票复印件、使用说明书、计量单位颁发的检定合格证(在有效期内)等。设备清单应详细记录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使用状况、设备保管人、维修服务商等内容。 • 企业建立的设施设备档案内容不完整; • 企业对空调、冷库制冷机组等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无记录;对保温箱配备的同型号的多个冰排未进行编号管理。 • 设施设备档案内容不全(无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5501(7)验证应当按照预先确定和批准的方案实施。有经过质量负责人批准的验证方案,并按方案实施验证。1、企业应当根据验证方案实施验证。(1)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在新投入使用前或改造后需进行使用前验证,对设计或预定的关键参数、条件及性能进行确认,确定实际的关键参数及性能符合设计或规定的使用条件;(2)当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超出设定的条件或用途,或是设备出现严重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要查找原因、评估风险,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跟踪效果;(3)对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进行定期验证,以确认其符合要求,定期验证间隔时间不超过1年;(4)根据相关设施设备和监测系统的设计参数以及通过验证确认的使用条件,分别确定最大的停用时间限度;超过最大停用时限的,在重新启用前,要评估风险并重新进行验证。2、验证方案需经企业质量负责人审核并批准后,方可实施。3、应当确保所有验证数据的真实、完整、有效、可追溯。4、企业可与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共同实施验证工作,企业应当确保验证实施的全过程符合《规范》及附录5的相关要求。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5502(7)验证报告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验证报告应当经过质量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 06102(7)企业采购药品应当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应每年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协议有效期限不得超过《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 • 未签订质量保证协 • 质量保证协议未加盖公章 • 质量保证协议无有效期限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6501(6)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双方质量责任;(二)供货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资料且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三)供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具发票;(四)药品质量符合药品标准等有关要求;(五)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有关规定;(六)药品运输的质量保证及责任;(七)质量保证协议的有效期限。 • 1、企业应每年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2、质量保证协议应对资料真实性和有效性、合法票据、药品质量、包装、标签、说明书、运输等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协议的有效期,并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 个别质量保证协议有效期的起始日期在签订协议之前(签订协议时间为2014年3月20日,有效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7101(10)企业应当定期对药品采购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 1、每年对供货企业质量情况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应包括收货拒收、验收不合格、销后退回、售后投诉等药品质量管理情况,以及监督抽验情况、供货单位质量信誉等。2、应有评审报告,评审资料建立档案。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7501(8)收货人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药品,应当按品种特性要求放于相应待验区域,或者设置状态标志,通知验收。 • 1、符合收货要求的药品,应按药品温度特性、储存分区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等要求放置于相应待验区域。2、冷库内待验区面积应与经营规模相适应。3、收货人员应当将核对无误的药品放置于相应的待验区域内,并在随货同行单(票)上签字后移交验收人员。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7802(6)验收结束后,应当将抽取的完好样品放回原包装箱,加封并标示。 • 检查验收结束后,应当将检查后的完好样品放回原包装,并在抽样的整件包装上标明抽验标志,对已经检查验收的药品,应当及时调整药品质量状态标识或移入相应区域。 • 08606(6)养护人员应当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进行重点养护。 • 企业未指定专人负责对在库储存的冷藏、冷冻药品进行重点养护检查。 • 企业对有效期较短的品种未进行重点养护;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08609(13)养护人员应当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 有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的记录。 • 企业对养护信息未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报告; • 企业养护人员未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无记录。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11101(6)企业委托运输药品应当与承运方签订运输协议,明确药品质量责任、遵守运输操作规程和在途时限等内容。 • 1、与承运方签订委托运输协议。2、内容包括承运方制定并执行符合要求的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对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和实时监测的要求,明确在途时限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责任。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11201(7)企业委托运输药品应当有记录,实现运输过程的质量追溯。委托运输记录至少包括发货时间、发货地址、收货单位、收货地址、货单号、药品件数、运输方式、委托经办人、承运单位等内容,采用车辆运输的,还应当载明车牌号,并留存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复印件。 • 1、委托运输药品的,应有药品委托运输记录。 • 2、药品委托运输记录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可追溯,至少应包括:发货时间、发货地址、送达时间、收货单位、收货地址、货单号、药品件数、运输方式、委托经办人、承运单位等。采用车辆运输的,还应当载明车牌号,并留存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复印件。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11801(6)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售后投诉管理。 • 1、售后投诉管理应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2、应建立并公布多种方便可及的投诉渠道,如:投诉电话、传真、信箱、电邮、联系人等。
二、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缺陷项目) • 12201(14)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 • 1、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应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要求和企业实际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程序。2、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3、应实现网络在线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4、有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并经过相关培训,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品不良事件的记录、收集、分析、调查、评价、处理、上报。 • 企业有药品不良反应制度,但未按程序收集并上报。 • 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 企业未配备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和报告的工作人员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1、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应在职在岗,不得兼职其他业务工作。其他业务工作具体是指哪些?答:其他业务工作指采购、收货、储存、销售、运输、财务等,不属于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岗位职责的工作。 • 2、企业内部调整岗位,是否需要重新培训?答:企业应当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与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 3、在组织机构设置中,若公司规模不大,只设信息管理员已足以完成相关工作,那么还用设信息管理部并制定其部门职责吗? • 答:原则上信息管理部门应单独设置并制定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但若公司为中小企业,设信息管员能胜任信息管理相关工作,则可不设信息管理部。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4、按新版GSP要求,经营疫苗应有两个独立冷库,可不可以和其他低温药品共用冷库? • 答:新修订GSP没有明确提出经营疫苗不能与其他低温品种共用冷库,但明确提出经营疫苗应当配备两个以上独立冷库。为体现其独立性,可以理解为在保证库容的前提下,其他冷链药品可以储存于疫苗冷库中。 • 5、请问公司总部与下属非法人分支机构能否共用冷库与冷藏运输车? • 答:如果下属非法人分支机构与公司总部统一购进、统一储存的,可共用冷库;统一配送的,可共用冷藏运输设备。 • 6、若企业只设阴凉库时,如何设置温度控制范围? • 答:若企业只设阴凉库时,温度设置为10-20℃,超出该温度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度不超过5-25℃ 。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7、公司经营的品种均为常温保存,是否需要设置阴凉库?答:根据药品储存的要求,企业仓库可全部阴凉管理,不设置常温库。但不能只有常温库而不设阴凉库。 • 8、批发企业经营“抗生素”,若无经营冷链品种,是否可不设置冷库?答:是的。若有经营,应配置相应的冷链设施设备并按要求实行冷链管理。 • 9、仓库是否需要设置易串味库?答:新规范已取消对易串味库的设置要求,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要求决定是否设立易串味库。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10、中药材、中药饮片能否分区存放?答:不能。如企业具有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库房。 • 11、验收养护室是否还需要设置?答:新规范对验收养护室未作要求。 • 12、按新版GSP要求,经营中药饮片是否也需要做首营品种? • 答:普通品种不需要,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需要做首营品种。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13、发票上的购、销单位名称及金额、品种应与付款流向及金额、品名一致,并与财务帐目内容相对应。其中“金额、品种应与付款流向及金额、品种一致“,是否要求客户汇款金额与销售单金额以及发票金额必须一致? • 答:新规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的票、帐、货、款须一致,发票和随货同行单等原始单据应能关联、对应、清晰。并没有要求客户汇款金额与销售单金额以及发票金额必须完全一致。 • 14、冷库一直存放有药品,是否必须进行空载验证?答:暂不需要,如日后发生仓库变更或冷库改建的情况,再进行空载验证。 • 15、验证一般在夏冬两季或极端天气进行,批发企业今年年底申请GSP认证,夏季高温环境下的验证无法完成,在检查过程中会认为我司的验证工作不完善吗?答:企业错过了温度极端天气未能完成验证的,在检查中不会判为缺陷。但企业在认证后应继续完成全部的验证工作,否则,在日后跟踪检查或日常检查将会判为缺陷。
三、工作中积累问题整理 • 16、对于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含特殊管理药品复方制剂要注意哪些? • 答:一是要注意不允许现金结账,二是不允许购货单位提货人员自提,必需将药品送到购货方的仓库。 • 17、请问如何理解“运输工具密闭”?答:运输工具密闭是指车箱体应当整体封闭、结构牢固、货箱门严密可锁闭,可有效防尘、防雨、防遗失。 • 18、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的一般程序是什么?认证时限一般为多少个工作日?答:申请GSP认证的一般程序为:企业申请与受理、市局初审、省局业务受理处资料受理及形式审查(5个工作日)、省局药品流通监管处资料审查(15个工作日)、省局审评认证中心组织认证现场检查(35个工作日)、省局行政审批(15个工作日)、制证办结(7个工作日)、告知发证(3个工作日)。 • 省局受理办初审(2个工作日)、省局市场监督处形式审查(5个工作日)、省局认证中心资料审核(5个工作日)、认证中心组织认证现场检查和复核40个工作日、省局市场监督处审核(5个工作日)、省局市场监督处主管处长复审(3个工作日)、省局分管领导审定(3个工作日)、省局受理办和市场处制证、送达(5个工作日)、市场处公告(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