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48 Views
第 16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海尔大厦位于曼哈顿第 36 街与百老汇大街的交汇处,属于 典型的罗马建筑,以前是格林尼治银行的总部,至今已有 70 年 的历史。 据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尔 · 贾迈尔介绍,海尔冷藏酒 柜、窗式空调、冰柜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几年来成倍增 长,去年的销售额达到 1.5 亿美元,在美国家电生产商中排名第 五位。 . (1) 国际投资 和 国际贸易 迅速增长; (2) 跨国公司 数量增加、影响增大; (3) 1995 年 1 月 1 日 ,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希望通过开放市 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年代.
E N D
海尔大厦位于曼哈顿第36街与百老汇大街的交汇处,属于 海尔大厦位于曼哈顿第36街与百老汇大街的交汇处,属于 典型的罗马建筑,以前是格林尼治银行的总部,至今已有70年 的历史。 据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尔·贾迈尔介绍,海尔冷藏酒 柜、窗式空调、冰柜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几年来成倍增 长,去年的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在美国家电生产商中排名第 五位。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数量增加、影响增大;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希望通过开放市 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 1970~1974 128亿美元 1989 1 900亿美元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为什么会出现的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社 会化加深。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 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表现
动脑筋 1.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 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 题。 女孩(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 又缺乏资源。 男孩(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 术落后,也缺乏资金。 双方可以通过南北对话进行经济合作。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 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 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 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 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 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居世界经济竞争。 (2)弊 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②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 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 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 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 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 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 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你如何认识和 看待反全球化这种现象?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 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 设。而且,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 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 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 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 1.机遇: 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经济, 提高综合国力。 2.挑战: 中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 3.应对措施: ①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②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 验;③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④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 易组织的一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12月上旬,欧共体12国在马斯特里赫特市举行的首 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共定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 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 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拥有3.6亿人口,年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 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 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特区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 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 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两方面跨 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 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 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在国内进行。 回答: ①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种趋势? ③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亚太经济有何影响?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全球一体化 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 美好的前景。没有中国的参加,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想一想,甲乙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想一想,甲乙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男甲:全球化使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外国商品进来,国内很多 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工人工资可能要降低,甚至要失业,不好。 女乙:全球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增加 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能增加。 甲乙两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很全面。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甲乙两人说出的结果都是有可能 出现的。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 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 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若能如此, 就会像乙所说,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工人工资。否 则,甲所说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A 1.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呈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亚太经合组织(APED)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原料最便宜的国家购买原料 B.在劳动力较为低廉的国家生产产品 C.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D.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破坏作用 4.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 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 D D
B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战后经济所发展的导致了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C.保护大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D.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全球 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差距 B.科技水平存在差距 C.自然条件存在差距 D.生产方式存在差距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