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874 Views
參加編號: 606001125. 目錄:. 第1部分: 前言 第2部分: 專題探討 & 資料分析 第3部分: 總結. 第1部分:前言. 研究目的:. 關注到消費者權益是否得到保障。 . • 政府近年為食物標籤的立法作出諮詢,了解 是否有立法的必要。. 研究理念:. 我們希望:. • 了解食物標籤對消費者的影響力。. • 了解食物標籤是否有欺騙及隱瞞消費者。 . 研究項目:. 主要針對食物標籤上的 營養聲稱 及 功能聲稱 。. 研究方法:. 印象測試:. • 了解消費者選購包裝食品的習慣。. 維生素 C 含量測試:.
E N D
目錄: 第1部分:前言 第2部分:專題探討 & 資料分析 第3部分:總結
研究目的: • 關注到消費者權益是否得到保障。 • 政府近年為食物標籤的立法作出諮詢,了解 是否有立法的必要。 研究理念: 我們希望: • 了解食物標籤對消費者的影響力。 • 了解食物標籤是否有欺騙及隱瞞消費者。
研究項目: • 主要針對食物標籤上的營養聲稱及功能聲稱。 研究方法: 印象測試: • 了解消費者選購包裝食品的習慣。 維生素C 含量測試: • 引證食物標籤的可信性。 閱讀及分析食物標籤: • 探討食物標籤可能含有誤導消費者內容。
營養聲稱可分為兩大類: 1.營養聲稱是甚麼?
1. 營養素含量聲稱 說明食物中營養素的含量。 (例如「高鈣」;「低脂」)
2. 營養素含量比較聲稱 比較兩種或以上同類食物 的營養素含量。 (例如:低脂– 脂肪含量較 同一牌子的一般產品少5% )
功能聲稱可分為兩大類: 2.功能聲稱是甚麼?
1.營養素功能聲稱 說明某種營養素對人體生長、發育和機能的正常運作所產生的生理作用。 (例如:鈣有助鞏固骨骼 和牙齒生長。產品 X 含豐富鈣質。)
2.其他功能聲稱 說明某種食物或其成分對人體機能正常運作或身體活動所產生的生理作用。
第2部分:專題探討 資料分析
為了清楚了解食物標籤的質素,於是我們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討:為了清楚了解食物標籤的質素,於是我們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討: 方法一: 印象測試 (牛奶產品) 方法二: 維生素C含量測試 (橙汁及橙味飲品) 方法三:標籤分析 (橙汁產品及保健產品)
方法一: 印象測試 (牛奶產品)
印象測試:(目的) 我們希望籍此測試去探究食物標籤的影響力,從而找出受訪者有沒有閱讀標籤的習慣。 印象測試 :(方法) l讓受訪者以約 1 分鐘時間閱讀卡紙上, 牛奶樣本 標籤的資料, 受訪者有了大概印象後, 再詢問有關 其生活經驗的問題: 1. 若為自己選購牛奶, 您會選擇以上哪一款? 為什麼? 2. 若為家人選購牛奶, 您會選擇以上哪一款? 為什麼?
印象測試 : • 在這次印象測試中,我們選擇了7種不同品牌的牛奶作為測試項目: 樣本: 選擇作為測試樣本的原因: • 維記鮮奶 沒有任何食物標籤 •維他高鈣低脂牛奶 有詳盡列出營養資料 •維記高鈣脫脂牛奶 有詳盡列出營養資料 •牛奶公司聰明奶 有多項功能
印象測試 : • • 在這次印象測試中,我們選擇了7種不同品牌的牛奶作為測試項目: 樣本: 選擇作為測試樣本的原因: •十字牌鮮奶 有強調其信譽保證 •牛奶公司優鮮奶 有多項功能,適合各類人士飲用 •保利牛奶 外國製造
印象測試 : 測試產品:7種不同品牌的牛奶產品 測試對象:老、中、青、幼 時間:2005年2月6日 地點:元朗廣場附近 人物:成功訪問31人
印象測試 : 以下剪輯約1分鐘短片,內容為1名途人進行印象測試的過程。
印象測試 : 以下是挑選數張有關當日印象測試的照片。 我們的組員正認真記錄數據。 一名途人正認真地為我們進行印象測試。
印象測試 : 當日進行測試時供受訪者閱覽的樣本資料。
印象測試 :(數據分析) l棕色數字代表 為自己選購該款牛奶的受訪者人數; 紫色數字代表為家人選購該款牛奶的受訪者人數; l總成功受訪人數為 31人, 包括兒童4人, 青年10人, 中年14人, 老年3人
印象測試 :(發現1) *有過半數受訪者選擇「高鈣低脂」及「高鈣脫脂」 牛奶, 而這些受訪者中均以健康及其營養 價值作為選擇牛奶的準則。 *在受訪過程中, 我們觀察到受訪者其實不太留意標籤內容, 只看其包裝上的聲稱(如高鈣低脂牛奶飲品)。
印象測試 :(發現2) *「牛奶公司聰明奶」及「牛奶公司優鮮奶」上標榜 不同功能,分別是「加上DHA會令人『聰明』」、「Calcium N有效鎖住鈣質」等,都能吸引受訪者選擇:7名選擇「牛奶公司聰明奶」的受訪者中,都認為飲用它會變得「聰明」;選擇「牛奶公司優鮮奶」的9名受訪者中,有近 8成都相信其聲稱。 *由此可見,產品上的功能聲稱確能吸引消費者的注 意,相信有助增加產品的銷量。
印象測試 :(發現2) *另一方面,維記鮮奶的包裝盒雖然沒有任何食物 標籤,但根據受訪者所說, 選擇維記鮮奶是由於 其品牌的信心保證,可見受訪者並沒有細閱食物 標籤的習慣。 維記鮮奶包裝盒
印象測試 :(總結及建議) *由於消費者未必留意標籤內容, 因此廠商可能會忽 視食物標籤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建議: • 政府應盡快完成立法──規管食物標籤上需要顯示 • 的資料及其真確性。 • 加強宣傳及教育市民對食物標籤的認識,以確保 食物標籤的質素及其內容之準確性和可信性。
印象測試 :(仍需改善之處) •因訪問過程需時,難以訪問更多消費者。 •市場上還有其他品牌, 但我們只選擇7種品牌。 •是次測試沒有記錄受訪者所來自的階層。 -- 此部分完 --
方法二: 維生素C含量測試 (橙汁及橙味飲品)
實驗: 目的 希望透過實驗,測試市面上數種品牌的橙汁中,其維生素C含量,以引證食物標籤上的營養成分標籤是否真確。 方法:維生素C測試 把樣本逐滴滴進 DCPIP溶液,當DCPIP溶液變成無色,記錄所需的DCPIP溶液分量後,我們可以一公式計算出樣本所含的維生素C含量。
實驗: 實驗產品:6種不同品牌的橙汁、鮮榨橙汁 地點: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生物實驗室 時間:2005年1月22日
實驗:(步驟) 1.首先把所需的果汁樣本過濾. 2.每個樣本提取10ml 3.每個樣本用1ml DCPIP 溶液測試 4.當樣本把DCPIP溶液轉變成無色,實驗便完成 5. 經運算後得知橙汁樣本中的維生素C含量
實驗: 以下剪輯約1-2分鐘短片,內容主要為實驗過程。
實驗: 以下剪輯約1-2分鐘短片,內容主要為實驗過程。 按影片一下播放 按影片一下播放
實驗: 以下挑選數張有關當日實驗的照片。 離心機 (幫助過濾橙汁樣本) 實驗用具 (圖中燒杯為DCPIP溶液)
實驗: 以下挑選數張有關當日實驗的照片。 我們的組員一絲不苟地進行實驗。
實驗:(實驗結果) • 備註:維生素C溶液的濃度為0.02%
總結:(橙汁)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在測試的橙汁牌子中發現了以下數個陷阱: • 1. 大部分牌子的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與標明的有很大出入, • 例如: • Mr. juice標籤中所標明的維生素C的含量 = 100ppm 測試出Mr. juice中維生素C的含量 = 550ppm 廠商是很有可能根本沒有測試過橙汁或橙味飲品中維生 素C的含量,標籤上的含量可能是他們虛構出來的。
總結:(橙汁) 2.部份製造商刻意地在橙汁或橙味飲品中加重維生素C的含量, 與鮮搾橙汁比較高出很多,可能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 但… • 因為過量的維生素C不被人體吸收,過剩的維生素C會被排 • 出體外過量吸收更可能引致腎石,所以增加維生素C含量並 • 不代表產品更健康、更有益。
總結:(橙汁) 3.大部分橙汁或橙味飲品都會在產地包裝上突出一些字詞,而 這些字詞很容易誤導消費者。例如: • -純。「純」容易令消費者聯想到包裝內的橙汁與 • 鮮搾橙汁的營養價值相同,但生產商往往會 • 在橙汁當中加入額外的營養素等。 -鮮。「 鮮」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怎樣才算是鮮?
總結:(橙汁) 4.大部分橙汁或橙味飲品當中都含有額外加添的成分,例如: -香味料 -Tropicana加入胡蘿蔔素等營養素 因而變成了「假橙汁」。 -糖 -果汁先生加入鈣等營養素 這不但破壞橙汁的營養價值,更有可能對人體有害的。 而這方面的說明往往只放在不顯眼的位置或只佔很少 的包裝面積。
總結:(橙汁) 5.大部分橙汁或橙味飲品的標籤表達營養值多少時會… • 用一些複雜的單位,e.g. ppm , ppb ,mg。而不採用 一些普遍而簡單的單位,例如是 %。因此消費者很難明白。
總結:(橙汁) 6. 大部分橙汁或橙味飲品用了很多專業名詞,目的是 想消費者看不懂。如: RDA。 7. 大部分橙汁或橙味飲品的標籤都是英文,目的可能是 令消費者難以明白標籤的內容。
實驗:(限制) 1.我們選擇了6種橙汁,而市場上還有其他品牌。 2.橙味飲品及橙汁品牌中的食物標籤所提及的… e.g :鈣、維生素A、蛋白質等 它們所需的技術很高,因而無法測試。我們只能 判斷標籤中維生素C一環中是否含有瞞騙消費者, 而不能判斷標籤中所有提及的資料是否屬實。 -- 此部分完 --
方法三:標籤分析 (橙汁產品及保健產品)
橙汁及橙味飲品的標籤分析: 從觀察中所得,我們發現: 1.以上提及過的單位容易誤導消費者,例如: • Mr. Juice 標籤上所標明的vit.C含量是100ppm (即是0.01%) *生產商卻以ppm這專業單位代替常用單位%而大部分 消費者是看不懂的。 *以ppm表示亦可將數字擴大,如果把0.01%擴大至100ppm, 但其實0.01和100ppm的含意是相同的,生產商這樣做的目 的何在呢? *是否用ppm會令人覺得專業一些?或是將數字擴大,由 0.01擴大至100會令消費者覺得橙汁的營養會較高?
橙汁及橙味飲品的標籤分析: 2.橙汁標籤上的單位不但複雜,單位而且很難轉換: •mg = milligrams(s) 毫克 • ppm = 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 (表示微量特質之量的單位) • ppb = 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 • 消費者就算想衡量營養值的高低也很難,亦沒法將不同牌子作 比較。 3.有些品牌的標籤不標明該品牌果汁是否有維生素C或是到底有 多少維生素C。
橙汁及橙味飲品的標籤分析: 4.實驗的結果與標籤上所標明的差距很大,差距不是點數,而是個位數、十位數甚至是百位數,這證明了標籤上所寫的未必可信。 • 5. 事實證明了... • 橙汁或橙味飲品包裝的質素不一定代表其營養價值的 高低。 • 包裝上的標籤未必是準確,這是對消費者沒有幫助的。 -- 此部分完 --
*該產品含有多項功能及營養聲稱. 但並沒有任何 標籤標明其成份含量,消費者無辦法得知,而產 品可能並沒有消費者所預期的質素。 -- 此部分完 --